华中科技大学“对后疫情时代医疗资源紧张问题的调查与思考”社会实践总结
问题出现
寒假期间,在确认病毒毒性已经大幅减弱的情况下,自去年12月以来,国家实行了全面放开的政策。然而,针对春节前后出现的大面积医疗资源短缺的情况,例如买药难,买抗原难,医院急诊压力倍增等等。本实践小组计划利用寒假在家乡展开实践活动,对常备药物和家用医疗用品等医疗资源的具体情况和各地区对这种情况的应对措施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结果和生活经验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安全措施
由于需要在各地展开调查,本实验组提前制定了安全预案,尽量避免二次感染。
为了认真抓好此次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问题,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杜绝不安全事故发生,
切实保障我们小组所有成员人身财产的安全,我们故制定了此次调研活动应急预案.
一、人员安全教育问题.
加强所有成员的安全意识,增加组员安全知识,提高组员解决安全问题的能力.故在活动之前,社会实践活动人员必须事先了解当地的环境等.对成员进行防疫安全方面知识的教育。
二、活动计划问题
事先制定每项活动的具体计划.在进行活动之前,必须要有计划、有纪律地实行活动调研,避免造成活动无目的、人员工作无秩序而导致时间浪费和人员安全问题的出现。
三、安全工作分工问题
本组共有三人:
队长:施云升
联络员:李卓鸿
安全员:陶胜利
安全员分享疫情防控有关的知识,每天定时确定小组内成员的体温情况,身体健康情况,记录并上报。

展开调查
由于疫情,活动风险较大,我们分为线上线下两部分调查,成员既在身边开展调查,也同时利用互联网搜集资料。
药物过剩与短缺: 12月,全面放开没多久,由于药物产量不足,物流阻断,群众恐慌等多方面原因,多地出现了药物短缺的情况,如图所示,为组内成员在家附近拍摄到的药店缺药情况:

见微知著,各地医疗资源缺口由此可见一斑。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盲目囤药导致药物过剩的新闻却也屡见不鲜。

由此得见,医疗资源分配确有不均匀的情况,缺药与过度同时上演。
2.物价问题:
在缺药情况最为严重的一段时间内,布洛芬这类平日常见的退烧药,反而成为某些商家的“招财宝”,此外倒卖药品,异地买药情况也时有出现。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3.虚假科学传播
在恐慌心理下,不少人往往对信息来源失去判断力,出现盲目抢药现象。如下新闻报道便是其中之一:

可见,虚假信息传播,对公众造成误导的同时,也加剧了抢药问题。
4.尝试与探索
疫情无情人有情,尽管疫情阴霾笼罩,但,人间自有温情在,不少人也在贡献自己的力量,缓解缺药问题。
有的药店逆流而上,尽自己所能为民众服务。

网友自发分发药品,为他人伸出援助之手。

微信上成立疫情互助平台,为急需药物的人们雪中送炭:

这些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
个人体验:
在调查中,我不幸感染新冠成为“小阳人”,那几天,我深刻体会到药物极度匮乏的严峻问题,退烧药几乎售罄,周边药店,许多药物断货(本文中展示的第一张图片),只有亲身经历,才明白医疗资源紧张带来的影响之大。
总而言之,在这次关于医药方面的社会调查中,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但与此同时也感受到温情的一面,正如《鼠疫》中所言,如果世上有什么东西值得人们永远向往并且有时候能够得到,那就是人间真情。

反思与总结
经过本次调查,结合亲身经历,我们认为医疗体系仍是有待完善的,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应该提前增产药品,确保药店供应,另外也要落实诸如凭身份证买药类似的限购措施,防止恶意囤药倒卖和过度囤药的事件。医疗事关每一个人的生活乃至生命,我们每个人都应尽到自己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