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格利安王朝史07】梅葛:我作为国王的实力是无限的(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
笔者引言:今天我们要聊的是教会叛乱,但实际上教会叛乱的过程不是我们的重点。在此之前,我们一直以历史叙述为主,但其实,这并不符合我的本意,也让我们的文章囿于细枝末节,显得累赘(上一期的数据也相当的不好看)。而这一期我们主要讲历史结论与历史解释,套用一些理论,努力增强我们这个专栏的专业性与思辨性。
人是社会的动物,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军队、监狱等暴力机关是维护阶级统治的工具,而一套由上至下贯彻渗透的价值观则是调和阶级矛盾的最佳工具。因而,要有效组织社会生产,调节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就必须既要有硬的暴力机关,又要有软的价值取向。在我国的西周时期确定的礼乐制就是教化人心的产物,后来儒家一直强调克己复礼,也是对这一套价值体系的继承,之后发展成三纲五常,忠君爱国等思想,成为渗透入中国人脑海的价值观。这套行而有效的价值观阻止了人们的“想入非非”,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整个社会赋予了难以想象的稳定性。在古印度,就是由祭祀婆罗门阶级构造的宗教体系,强调吠陀至上,祭祀万能,崇尚苦修的价值观,这被他们称为“正法”,扮演着与古代中国的“天理”相似的社会职能。这些维系社会运转的底层价值观是每个社会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为社会中的个体提供行为逻辑。比如说,一个中国古代的农民可能会问:“为什么我要拼命种田,给地主交租,给国家交税?”那么儒学的价值观就会告诉他是因为要忠君爱国,是因为君为臣纲。如果是一个古印度的首陀罗可能会问:“为什么我要把宝贵的牛奶和酥油浪费在普祭上?为什么我要供养庙里的婆罗门祭司?”祭司就会告诉他是因为普祭能取悦神明,而供养婆罗门是吠陀规定的义务。(大家可能对印度神话不是很熟,向大家推荐卢醯檀,俱什摩的故事了解第一点,而婆罗门的神圣性推荐大家看因陀罗因杀梵而被逐下王位的故事和因陀罗被仙人乔达摩诅咒的故事)
这就是宗教扮演的社会角色,也是维斯特洛为什么不能消灭七神宗教的原因。
所以,中国的儒学和世界各地的各种宗教都扮演着这样的调和者的角色。维斯特洛大陆也不例外,在这里七神宗教扮演着这样的职责。当外来统治者到来时,必须尊重这样的底层价值观,否则他的统治必不长久。而此时,谁掌握了底层价值观的解释权,或者说释经权,谁就掌握了人心。所以教会叛乱才会如此猛烈,席卷全境,难以收拾,而平定教会叛乱的过程就是收回释经权的过程。梅葛的错,就错在没有正确认识到七神宗教的必要性并为他所用。
一、血海中厮杀出的国王
征服四十二年,伊尼斯一世在龙石岛去世,维桑尼亚太后当即接回了王弟梅葛,在龙石岛宣告加冕为梅葛一世。伊尼斯的遗孀阿莱莎因此外出避难。
但梅葛的即位并非一帆风顺。按照安达尔人继承法,王位应该归属他的侄子,伊尼斯的长子伊耿,教会对他的即位发出质疑。然而梅葛向来是一个能打趴就绝不辩经的人,七神宗教又偏偏有一个很流氓的规矩,在七神面前打赢了就无罪。于是维斯特洛上罕见的七子审判就此拉开帷幕。

据史料记载,这场战斗短暂而血腥。有信仰buff加成的战士之子和“忠君爱国”的“仁人志士”们难分伯仲,最后只剩下梅葛国王一人,他的头盔被砸扁,但他仍然活着,并就此获得了王位的合法性。而同时,七位最强大的战士之子的陨落也揭示了一个事实,即这位新国王武力超群,不会像伊尼斯那样采取怀柔羁縻的政策。还记得我们上一篇说的这两位国王就是仁厚与铁血的两个极端吗?我们之前已经说过了伊尼斯的表现是仁懦的极端,这一篇里面梅葛的表现就是暴虐的极端。

马克思曾经说过:“宗教是底层人民的鸦片。”在他那个年代的语境下,鸦片并非像如今一样人人闻之色变,而是一种舒缓剂,镇痛剂的存在。从某种角度讲,可以理解为宗教是底层人民的奶头乐。梅葛从来不懂得这个道理,他以为有龙就是一切,却不明白什么叫人心向背,不明白七神宗教到底在维斯特洛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他以后身败名裂的结局从一开始就被注定了。以后的坦格利安家族——除了某个疯子——再也没有人将孩子命名为梅葛。
梅葛在七子审判胜出之后,于生死之际弥留二十七天,这些日子里,风云激荡。教团武装内部起了争执,到底应该是奉梅葛为王还是听从总主教的命令反抗。御林铁卫指挥几千人包围了雷妮丝丘陵(思怀圣堂的所在地,教团武装在此处聚集)。潮头岛的阿莱莎太后宣称自己的儿子伊耿为真正的国王,应者寥寥。全境各地的教团武装成员都涌向君临,被围困在秧鸡厅的伊耿王子和雷妮亚公主就此脱困(此时雷妮亚已有身孕)……
最重要的一项莫过于从潘托斯驶来了一艘船,上面是梅葛的妻子亚丽与他在潘托斯的情妇“塔城”的泰安娜。泰安娜本人据说精通毒药和黑魔法。她甫一到来,维桑尼亚太后便把梅葛全权交予她照料。第二天梅葛就醒来了。根据传闻,维桑尼亚和泰安娜二人同样精通黑魔法,或许是嗅到了同类的味道,维桑尼亚如此信任泰安娜。
二、我作为国王的实力是无限的
梅葛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骑着贝勒里恩降临在雷妮丝丘陵,然后焚毁了思怀圣堂,战士之子的精华就此烟消云散。本来他继位的合法性已经得到确认,焚毁圣堂并无必要,但梅葛的性格就比较焚书坑儒,他仰赖于,迷信于龙的威力,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展现自己武力的机会。思怀圣堂的焚毁进一步刺激了教会,梅葛与教团武装的战争就此开始。

第一场战争在河湾地的石桥镇打响,我愿称其为维斯特洛凡尔登,绞肉机程度与一战那个凡尔登相比只能说是落霞与孤鹜齐飞。九千名穷人集会成员被击于半渡,那些装备简陋,手握农具的农民们怎么敌得过重甲铁骑的冲击呢?这场屠杀之惨烈甚至让二十里格远的曼德河都被染红,原本的石桥镇因此改名为苦桥,也是正传中凯特琳见到蓝礼的地方。

另一场规模巨大的战役在黑水河打响,梅葛国王参战,取得了碾压式的胜利。
梅葛回到君临,在此与他带来的“塔城”的泰安娜完婚,迎娶其为三房妻子,龙王一夫多妻的传统在梅葛一朝正式得到确认。这场婚礼在此前被焚毁的思怀圣堂的遗址上举行,仿佛是有意挑衅(“仿佛”这两个字去掉好像也没什么不对)。甚至出逃的阿莱莎太后也被维桑尼亚“请”了回来参加婚礼,这更强化了梅葛的正统性。
此时伊尼斯的长子与长女受凯岩城公爵的庇护,雷妮亚公主生下了双胞胎女儿艾瑞亚与雷哈娜。据说雷妮亚公主为了保护新生女儿的安全,恳求伊耿与她们暂时去自由贸易城邦避难,伊耿为了伸张他与生俱来的权利拒绝了(什么慕容复王语嫣剧本)
此后的半年没有什么大动作,只是一心一意地修建着红堡,任凭全境的教团武装蠢蠢欲动,四处奔走。但随即,他们迎来了龙之怒,维桑尼亚与梅葛让西境和河间地到处浓烟滚滚,随即两人调头,直奔教会的中心——旧镇。
三、梅开二度
巨龙来临前夜,整个旧镇乱成了一锅粥,就像是三体里面那个名场面,在三体舰队到来前的那碗大米粥一样。整个旧镇屏息以待黎明与巨龙的到来。
然而此时陡生波澜,因为总主教死了。

总主教一死,原本紧张的气氛荡然无存,海塔尔伯爵当即解除战士之子的武装并逮捕他们(其中甚至包括他的亲弟弟)。城头变幻大王旗,坦格利安的黑底红龙高悬于旧镇之上,又迅速地选出了一个老糊涂了的总主教。这简直是明示了:释经权还给你们,你们想让总主教怎么说他就怎么说。
于是梅葛在旧镇的繁星圣堂涂抹圣油,被教会承认为合法国王。接下来的半年里,梅葛在旧镇清除异己,开庭理事,教团武装被名义上解散了,梅葛与他的原配王后瑟蕾茜·海塔尔也在这里重归于好。似乎一切都在向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
四、以卵击石
梅葛的统治从来没有真正收服过人心,众人皆知。在那些对梅葛不满者的支持下,伊耿与雷妮亚偷偷潜入君临,偷走了雷妮亚的龙梦火,也是在这里,伊耿王子第一次骑上了巨龙——他父亲的坐骑闪银。大家或许还记得,梅葛和维桑尼亚的龙刚刚与西境和河间地的领主们进行了友好交流。因而在伊耿的这次起事中,西境和河间地的领主多数都响应了他,不过没有一个公爵肯出头,这或许是一个不祥的预兆。
在神眼湖畔,年仅十七岁的伊耿王子的军队几面受围,四面楚歌。但这是坦格利安家族的战争,龙才是一切。王子骑上了闪银,正准备身先士卒,但此时贝勒里恩驾临。说来讽刺,贝勒里恩和闪银本是父子兄弟的龙,此时它们却在神眼湖之上开始了生死决战,就像是几十年后那场同样的神眼湖上的叔侄之战的预演。闪银的体型只有黑死神贝勒里恩的四分之一,战争的结果简直不假思索。年轻的王子坠落在神眼湖中,打破了平静的水面,就像是打破了他那个执着的梦。

雷妮亚公主并未跟随丈夫参战,即使参战又能怎样呢,梦火比闪银还要小,加在一起也难敌贝勒里恩。雷妮亚没时间哀恸与流泪,她还要为女儿打算。母女三人躲藏在仙女岛,担忧着梅葛的到来,但贝勒里恩黑色的龙翼并未出现在东方的天空——梅葛早已回到君临,想拼命造出一个继承人。

五、徒劳无功
梅葛的宫廷阴郁沉重,尽管他有三位王后,却没有一位能为他生下一个继承人。征服四十四年,好消息终于传来,亚丽·哈罗威王后宣布自己怀孕,但第三个月便流产了,这个死婴形貌怪异,四肢扭曲。这让梅葛大怒,处死了与亚丽王后怀孕有关的所有人。
然后“塔城”的泰安娜出现了,这位情报总管兼王后告诉国王亚丽·哈罗威害怕年老色衰,无子傍身,便在父亲的帮助下,找了许多情人,以便怀上孩子。不断呈上的证据让梅葛不得不信。红堡中哈罗威家族的人被屠戮殆尽,亚丽王后受到非人的折磨后,尸体被剁成七块在城门示众。梅葛仍不肯罢休,他把赫伦堡的哈罗威家族灭族,甚至对哈罗威伯爵的小镇进行屠城(这个镇子在正传中曾经出现)

等梅葛回到君临时,噩耗传来,维桑尼亚太后逝世。一德不懈曰简;平易不訾曰简;治典不杀曰简;正直无邪曰简;易从有功曰简;平易无疵曰简;至德临下曰简;仕不躁进曰简;能行直道曰简;执要能固曰简,故谥曰简,为高简皇后。维桑尼亚为了坦格利安家族的利益操碌终生,正是她完成了对谷地的征服,正是她确保了伊尼斯的平安继位,正是她对伊尼斯的昏聩行为再三劝谏,希望他维护坦格利安的权威,正是她迎立了梅葛,确保王位稳定(在当时的情况下,迎立梅葛确实是最好的选择)。维桑尼亚虽为长女,实为次子,鞠躬尽瘁,殚精竭虑,是坦格利安王朝早期的定海神针,她的逝世也代表着开国三人的正式谢幕,坦格利安王朝进入了新的阶段。
在太后驾崩的混乱中,阿莱莎和她的孩子们逃离了龙石岛,骑走了沃米索尔和银翼,盗走了暗黑姐妹。阿莱莎入宫为质子的次子韦赛里斯因此被杀,激起全国民愤。
征服四十五年的事情乏善可陈。红堡落成(参与建设的工匠全部被杀)。

瑟蕾茜王后去世。思怀圣堂的废墟被改建为龙穴(有人相信这是坦格利安家族的龙越变越小的原因)。
然而他的残暴是要付出代价的,天欲取之,必先与之。梅葛的噩梦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