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沉肩”不是真理

2019-02-01 16:17 作者:一介粗人_  | 我要投稿

相信有很多人在学习健身的时候都听过一个至关重要的动作要点:“肩胛骨下沉”。训练时肩疼?你没下沉肩胛骨;借力了?你没下沉肩胛骨;觉得脖子酸?你没下沉肩胛骨……肩胛骨真的一脸懵逼,为什么总是要打压我???”


实际上,并不是你想的那样所有动作都是要下沉肩胛骨的,尤其是对于需要维持60°以上屈肩/外展位的训练动作,下沉了反而无法对目标肌群进行精确地刺激,甚至会更容易受伤。


此文我要讲解“下沉肩胛骨”的缘由,并教给大家一个更优的解决方案。 



01 肩胛骨下沉的由来

如图所示,标蓝色的是肩胛骨,它们就像俩滑板一样能在胸廓上往各个方向运动,其中一个运动方式就是“下沉”,如红色箭头所示。我们在静态姿势下,肩胛骨基本上会处于“已经沉到底”的位置,除非你体态姿势有问题。


对于训练的各种动作,“肩胛骨下沉”并不是说让它们进一步下沉,而是对抗“肩胛骨上抬”,让它们维持在原先的水平高度,以让整个肩胛系统更稳定,从而更容易做动作和提高运动表现。 


当肩胛骨上抬的时候(左边),整个肩关节就像离开了躯干的庇护,暴露在了极容易受伤的地方,肩关节会变得不稳;而肩胛骨下沉的话(右边),整个肩关节就像融入进了躯干,肩胛系统会更稳固。


因此真的有很多常见的动作需要沉住肩胛骨,避免出现因肩胛系统不稳定而受伤或发挥不出更好的运动表现:


卧推,沉住肩胛骨,否则肩很容易前伸并且不稳定,不仅容易受伤,重量还上不去;深蹲硬拉,沉住肩胛骨,让肩胛系统更稳定,从而整个躯干更稳定,更容易做动作和上重量;等等。


除此之外,有些动作也要沉住肩胛骨,避免目标肌群刺激不充分、借力、引起结构问题,我能想到最恰当的例子是划船。



划船需沉住肩胛骨,否则很容易靠耸肩代偿,并且背阔肌难以完全收缩、动作末端会肱骨前突。


我相信大部分人会觉得所有动作都要“下沉肩胛骨”,不仅为了更稳定,更为了不要练到不想练的地方。但“下沉肩胛骨”真的是真理吗?


不见得。



02 肩胛骨下沉的错误之处


“下沉肩胛骨”这个指令往往会带来另一个肩胛骨运动——肩胛骨下旋,这会大大限制肩关节的活动范围,不仅如此,还会影响大臂的运动轨迹,让我们难以精确地执行某个动作来刺激肌肉的某个地方。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让大家学习点小知识了,不懂这些的话你真的就会以为什么都要下沉肩胛骨。下面请跟上我的脚步一起来分析。



先知道肩胛骨有什么运动方式。上面是六个肩胛骨的基础运动方式,除了抬高和下沉,还有伸出与缩回,以及上旋和下旋。其中上旋和下旋是和此文相关的运动方式。


然后我们需要知道肩胛骨如何配合大臂的运动。



上图是我献身演示完全外展动作。红线标注的是肩胛骨内缘,可以看到,随着手臂的逐渐上抬,肩胛骨会发生【上旋】的运动。 



实际上,这个上旋是必须的,它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名字——肩肱节律。如上图所示,一般我们完全外展的时候,肩胛骨都会有60°左右的上旋,这个角度可以更多(比如我再刻意上旋肩胛骨,让肩往双耳进一步靠拢),但不可以更少,否则肱骨头会撞击肩峰下空间,你会感到卡压甚至疼痛。

 


上图为肩峰下空间。在大臂的运动中,肩胛骨要始终配合,让关节盂始终对准肱骨头,如果大臂往上抬而肩胛骨上旋跟不上,那么肩峰下空间内的关节囊、肌腱、软组织等就会被冲撞,你可以保持动作不变形强行冲撞,关节内可能会发炎;你可以安全起见去避痛,但这意味着动作变形。


几乎所有人都不会傻到连疼痛都不去避免,因此基本都会带来动作变形。不信的话我们做个测试:自然水平抬高双臂后,发力“下沉”肩胛骨。



可能大部分人会以为仅仅是肩胛骨下沉了,然后双臂会平移往下走,但实际上,肩胛骨会下旋,不仅如此,还会带来双臂明显的外旋动作,又由于肱骨颈有一定长度和角度,因此双臂会看起来下降了,如上图我的测试结果。


因此,这个下沉肩胛骨的举动会改变动作,让我们无法按照预期的动作轨迹执行动作。



比如一个手臂外展角度较大的夹胸动作,我想按虚线轨迹练上胸,可一旦我控制肩胛骨下沉,手臂就会外旋夹紧躯干,目标肌群瞬间没那么有感觉,离心的时候胸的拉伸感和动作幅度也会变小。这个在各种夹胸类动作中都会有类似的情况。



比如一个练后肩的动作,我想让大臂水平抬高做后伸,来孤立地练后肩,可一旦我发力下沉肩胛骨,整个大臂都会下落,导致三头长头和背部参与度变高,后肩的刺激不集中。这个在各种后肩的训练都会有类似情况。(为什么练背没有这个情况呢?因为练背本身就需要大臂比较夹紧躯干)



比如做需要手臂完全抬高的颈后臂屈伸,一旦发力让肩胛骨下沉,大臂就无法完全抬高,不得不远离脑袋,又因为负重方式是哑铃,手臂无法伸直,三头无法完全收缩。这个在各种手臂完全抬高的动作都有类似的情况。


综上,我们在各种手臂需要保持在外展60°以上的动作中,别错误发力让肩胛骨下沉,否则会带来肩胛骨下旋的负面结果,要么肩疼要么动作变形。


据我观察,训练中深刻贯彻“肩胛骨下沉”的训练者,肩胛骨都有比中立位更下旋的趋势,并且耐人寻味的是,他们的肩关节稳定性并不高,甚至更容易肩疼(说好的沉住了肩就安全?骗人的)。


到这可能有人会说,那这样我不就耸肩了吗?我并不想让上斜方变大啊!!!别急,不让你沉肩并不等于让你耸肩,我需要让你做的是——让肩胛骨后倾。



03 更好的方案


“肩胛骨后倾”并不是常规的运动,但顾名思义,意为把它“往后翻”,就像骨盆的前倾后倾那样,肩胛骨也可以前倾和后倾。


这个“后倾”在我旧版的课程中称为“上回旋”,但是不同翻译会将“上旋”与“上回旋”等同,因此我不再用“上回旋”这个说法。 


上图的第一排都是肩胛骨的前倾状态,下一排是肩胛骨后倾状态。这个【肩胛骨后倾】状态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


1、肩关节完全不受限 


当肩胛骨后倾后,肩关节没有任何受限(除了手臂放不下来),能自由地在各个角度运动,很安全;而肩胛骨前倾的话,你可以自己试一试,手臂压根无法抬超过水平面。


2、没有下旋的错误 


肩胛骨后倾是个让肩胛骨上部往后走的发力,是横向的发力,不是纵向往下的发力,因此,无论你手臂处于多少外展角度去发力让肩胛骨后倾,都不会带来肩胛骨下旋的结果,也不会影响大臂的运动,从而避免了目标肌群刺激的不精确。


3、可抑制耸肩 



肩胛骨后倾的发力大多由前锯肌下部肌束来实现,前锯肌牵拉肩胛骨下部靠近胸廓,从而有后倾的动作,而上述肌束的力线走向是有点往下的,因此能抵消掉部分耸肩的趋势。(更多避免刺激上斜方的训练技巧可详见我的课程)


学会肩胛骨后倾后,你要学会让肩胛骨在不同的上旋角度再做后倾。前后倾和上下旋是不同维度的运动,基本上是互不干扰的,因此,我们可以做到让肩胛骨稳定在任意上旋位置的后倾位做动作。


比如刚才提到的高位的夹胸、后肩的反向飞鸟、颈后臂屈伸等等,维持住肩胛骨上旋并且后倾住肩胛骨再做动作,你会发现肩胛骨很稳定,并且大臂的运动轨迹不受任何影响——上旋是为了给大臂运动创造轨迹,后倾是为了稳定。


这个“维持上旋”的做法会让你觉得上斜方有在发力,没错,确实有在发力,但对它构不成增肌的刺激,因为上斜方力线和阻力方向是垂直的,意味着上斜方收缩方向上没有阻力,没有阻力怎么变大???


你可以将“肩胛骨后倾”带入你能想到的需要让手臂外展很开的所有动作,凭空比划一下,感受下和下沉的区别。让我总结这个感受的话,我会说:我感到肩胛系统很稳,且大臂的运动无痛、无阻、畅通。



总结:

1. 下沉肩胛骨只是为了防止它们上抬,而不是进一步下沉

2. 维持60°以上的抬臂角度的动作不必要刻意下沉肩胛骨

3. 在不同抬臂角度做到维持肩胛骨后倾才是更优的选择



下一次你在训练中觉得要下沉肩胛骨时,不妨换个方式,让肩胛骨后倾,我保证你会很受用。


在我的服务号“一介粗人健身教学”有课程抽奖福利,赶快参与吧!



“沉肩”不是真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