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印证

2023-06-14 18:00 作者:微同学Z  | 我要投稿

马克思主义来源于西方,却独独在东方的文明古国生机勃勃,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也是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中国文化土壤的本质是什么?它为什么能够孵化马克思主义的内核?这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我选择用儒家经典《大学》来对比了解马克思主义。

《大学》中这样写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借用《大学》的范本格式,我将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核重新编辑,那么我们将得到这样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认知世界,在改造世界,在达到共产主义社会。想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历史唯物,历史唯物就是安住当下,就是知止;还要辩证唯物,辩证唯物就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马克思主义者想要治国平天下,带领无产阶级奋斗,必须用实践来检验真理,而实践检验真理也正是 ‘致知在格物’。”

由此可知,马克思主义内核和中国传统文化土壤本质相同,两者互相吸引,互相促进,最终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芽生根,茁壮成长,生机勃勃。

同样的,佛的三觉为“自觉,觉他,觉圆满行”,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写过,佛的三觉正是儒家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纲领,他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在认知世界,在改造世界,在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从这个方向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高深的、包容的、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现,也为宗教中国化提供了可行的理论范本。

《大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印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