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金融数据比较亮眼
事件:
1) 6月制造业PMI录得49(预期49,前值48.8),非制造业PMI录得53.2(预期53.7,前值54.5);
2) 6月CPI同比0.0%(预期0.2%,前值0.2%),环比-0.2%(预期0.0%,前值-0.2%),PPI同比-5.4%(预期-5.0%,前值-4.6%);
3) 6月末,M2同比11.3%(预期11.2%,前值11.6%),M1同比3.1%(前值4.7%),6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22万亿元(预期3万亿元),比上月多2.6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9859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3.05万亿元(预期2.337万亿元),同比多增2296亿元;
4) 6月我国出口(以美元计价,下同)同比-12.4%(预期-9.5%,前值-7.5%),出口环比0.5%,进口同比-6.8%(预期-4.0%,前值-4.5%),进口环比-1.3%;
5) 二季度GDP同比6.3%(预期7.3%,前值4.5%),环比0.8%(前值2.2%),其中第一产业同比3.7%,与一季度持平,第二产业同比5.2%(前值3.3%),第三产业7.4%(前值5.4%);
6) 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4.4%(预期2.7%,前值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3.1%(预期3.2%,前值12.7%)。1-6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3.8%(预期3.5%,前值4.0%),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7.9%,制造业投资同比6%。
制造业PMI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荣枯线以下,创(2005年以来,下同)历史新低。分项来看,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0.3、48.6,均创历史新低(平均值53.94、52.1),表明制造业生产活动相对低迷,市场需求相对疲软,其中出口拖累较大,新出口订单录得46.4,连续第四个月下降;原材料库存47.4低于均值(平均值47.84)与2009、2016年处于同一水平,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主要原材料库存量继续减少;产成品库存录得46.1,连续第四个月下降且在荣枯线以下,系2009年以外6月最低值,结合原材料库存初步判断,当下制造业处于主动去库存状态。

非制造业今年以来始终保持扩张态势,但扩张速度继续放缓,分项中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0.3,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保持在高位景气区间,表明非制造业企业对近期市场恢复发展信心较强。分行业看,6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7(前值58.2),6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8(前值53.8)。细分行业上,航空运输、邮政快递、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及以上高位景气区间,而批发、房地产、居民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临界点。
6月新增社融比5月明显大增,虽然存在季节性因素,但仍高于预期,意味着下半年经济预期可能转好。从下图可以看出,6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会明显高于4、5月,存在“半年末效应”,但数据好于预期,意味着逆周期调节政策、央行降息刺激了投资和生产需求。
企业债券融资2365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701亿元,显示直接融资保持平稳。社融口径下的人民币贷款32365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1825亿元,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30500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400亿,说明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增加,央行降息背景下生产投资需求增加。政府债券融资新增5388亿元,而去年同期为16216亿元,今年6月政府投资相较往年6月明显克制。


6月企业部门贷款增加2.28万亿元,同比多增687亿元,环比则多增1.42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44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5933亿元,均创下历年6月的历史新高。中长期贷款比去年同期多增约10%,表明实体经济预期向好,制造业在发力。6月住户部门贷款新增9639亿元,同比多增1157亿元,处于历史同期高位水平。居民部门6月短期贷款增加4914亿元,相较去年同期4281.87亿明显增长,反映居民消费意愿提高,中长期贷款增加4630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463亿,反映稳增长政策下房地产市场有所回暖。更值得关注的是,在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中,企业部门贷款成为拉动信贷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中企业中长贷款增量占比更是超过52%,同时票据融资减少821亿元,同比大幅少增1617亿元,显示6月新增信贷结构相较于2022年明显优化。

6月末,M2余额28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0.1个百分点;M1余额69.56万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6个和2.7个百分点。6月M2-M1增速差为8.2%,较3月的6.9%有所扩大。6月M1同比增速下降主要是翘尾因素由5月的4.12%大幅降低为-0.4%所致,实际上6月M1增长较前5个月明显快,资金淤积情况有所缓解。
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高于预期。分行业来看,制造业同比4.8%(前值4.1%),采矿业同比1.5%(前值-1.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4.9%(前值4.8%),具体来看,煤炭、黑色金属、化工、食品加工制造增速上升明显,通用设备制造、汽车对总体拖累较大。汽车制造同比增速大幅下滑,主要是去年5月低基数导致今年5月的高增速,以及去年6月汽车产能大幅回升恢复正常所致,实际上今年6月汽车产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并且新能源汽车产量仍然在快速增长,通用设备的下滑原因也近似。

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1%,略低于预期,季调后环比增长0.23%,创下近十年6月环比增速新低。分消费类别看,6月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的同比分别为1.7%、16.1%(前值10.5%、35.1%),商品零售同比增速显著低于疫情前水平,餐饮收入同比增速高于近10年疫情前均值,对应服务业PMI今年始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制造业PMI4-6月连续三月在荣枯线以下且6月CPI同比增速为0.0%。商品零售具体来看,6月汽车、服装是主要拖累项,但主因是5月在低基数效应下的异常高增速,粮油食品、饮料烟酒对增速贡献为正。

今年1-6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8%,高于市场预期3.5%,按费用构成看,建筑安装工程累计同比增长3.2%(前值3.5%),设备工器具购置累计同比增长6.9%(前值6.4%)。1-6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增速与上期持平,主要分项累计同比增速相比上期也都保持稳定。1-6月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11%,比上期提高4.1%,是导致基建超预期的主要力量,广义基建另外两个分项基本与上期持平。房地产开发投资6月同比-20.59%,1-6月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5.3%(前值-0.9%),销售额1.1%(前值8.4%),房地产表现仍然低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