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老实的人是不是不适合做信贷?

在这个“厚黑学”、“情商论”、“腹黑术”等一些鸡汤横飞的职场社会里,坚持做一个内心纯良、待人真诚的“老实人”真的很难得。
做了那么多年销售,我发现一个惊人的规律:信贷公司很多销冠看起来都是“略显内向,不善言辞”的老实人。而那些能说会道,油嘴滑舌的“非老实人”反而业绩很一般。
这也是有理由的,你表现得太过聪明,任何人都会对你产生天然的防备心里,毕竟我们每个人都不想被别人占便宜,都只想占人家便宜。
所以客户无形中从你那获取的潜在信任要远比你的自我描述来得重要!这个客户包括贷款客户,也包括跟你合作的中介。
题主既然问这个社会老实到底还有没有用,其实这个主要还是两面性看待的。你说你给人的印象就是老奸巨猾,处处耍小聪明的,那谁愿意跟你交朋友,你有点小心机因此尝到了点蝇头小利,但也有可能由此损失了大头。

做生意、做销售都是如此,天花乱坠、巧舌如簧虽然给你的口才、产品暂时提升了不少印象分,但供应商、合作伙伴会一直对你有个“太过机灵、心怀鬼胎”的潜在认知。不要吃惊!跟人精做生意,大家都是有所忌惮和保留的。但是对于老实人,很容易激起别人的亲近感和控制感。为了规避风险,他们宁愿放弃你所描述的暴利,转而和这些“老实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但你要说你在社会中太老实了……职场晋升,你永远斗不过那些溜须拍马之徒。可能没有人会算计、针对你,但同样,你也没什么存在感。脏活累活默认都是你,利益分配永远没有你的份。做生意更不用说了,你得亏出翔。
所以“老实人”其实是个弹性词,没有所谓的好与坏。真正的聪明人都是大智若愚,人家眼中的你只是你想给他看的那一面。在可放弃点上,显得谦让大度;而在不可触犯的利益上,寸土必争。
谈合作、交朋友时,老实人天生能获得别人的亲近感;谈条件、处对象,适当制造假象对手,抬高自己;伤及自己利益时,记住会哭的孩子才能奶吃。

讲一个贷款的例子蛮有意思,你们千万不要模仿。
我一同事一次和客户闹翻了,客户说坚决不在你这做了。
结果我那同事还是偷偷把资料录进去,结果还批出来了!先斩后奏,打电话给客户说现成的额度就在这了,你退一步我退一步,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竟然谈成了!
过程角度讲,偷偷给客户申请是不合规的,但从结果论来讲,他的大胆激进让他白多了几十万业绩,毕竟从他自己角度讲,业绩才是真金白银。
公众号:阿生笔记
B站:阿生笔记
知乎:阿生笔记
公众号后台回复【营销】,有惊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