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启示:别让选择焦虑控制我们的人生

2021-11-11 11:18 作者:塔罗咨询师菲尔沃  | 我要投稿

注:本文中提到的“布里丹效应”和“布里丹毛驴效应”为同一种心理学效应。


阐述定义


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 今天到底吃什么好呢,两边我都想吃,可是吃不了那么多啊

  • 和朋友出去玩到底该怎么打扮自己才好

  • 这几个东西我都想买,可是钱不够,到底该买哪个

  • 计划的事情还没做好又来了一堆事情,到底怎么安排才能都完成

……

曾经央视《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与某招聘网联合开展了一项关于“选择”的生活调查。调查显示:越年轻越焦虑,最焦虑的是90后,占比54%,其次是80后,占比50%。85%的90后受访者表示他们有“加班焦虑”。此外,还有61%的人有“晋升焦虑”,57%有“消费焦虑”,47%有“学习焦虑”,45%有“晚睡焦虑”等等。


“选择困难症”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常态,我们往往焦虑于选择当下,纠结于什么样的选择更好,不断的去权衡利弊,看看到底哪个选项更适合我们。而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会因此焦虑,这些选项又为什么那么抓着我们?他的背后是不是有什么深意和其他的东西在牵动着我们呢?


这就要提到一个概念:布里丹毛驴效应。什么是布里丹毛驴效应呢?简单来说就是指代决策中犹豫不决、难作决定的现象。


至于为什么要叫“布里丹毛驴效应”这种可爱的名字呢?自然是因为它的由来和一头憨态可掬的小毛驴有关系啦!


实验/背景


※相关试验※


布里丹是法国一位哲学家,他养了一头小毛驴,每天他都要向附近的农民买一堆草料来喂。有一天,送草的农民出于对哲学家的景仰,额外多送了一堆草料放在旁边。这下子,毛驴站在两堆数量、质量和与它的距离貌似相同的干草之间,为难坏了,一会儿考虑数量,一会儿考虑质量,一会儿分析颜色,一会儿分析新鲜度,始终无法决定究竟选择哪一堆好。于是,这头可怜的毛驴就这样站在原地,在无所适从中活活地饿死了。这就是著名的“布里丹毛驴效应”。例子虽有些极端,但这个故事确实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关键时刻容不得瞻前顾后。


※延伸※

看过《聊斋志异》的可能会记得其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两个牧童一起上山,看到了一个狼窝,里面有两只小狼崽,这两个牧童就一人抱一只小狼崽爬上了树,两棵树的距离也不是很远,也就十几步左右的距离吧。过了一会,老狼发现了问题,出来寻找自己的孩子,其中一个牧童就在树上掐小狼的耳朵,弄得小狼惨叫连连,老狼闻声跑来气急败坏地在树下乱抓乱咬,试图救下自己的孩子,而另一棵树上的牧童见状就拧小狼的腿,让这只小狼也跟着惨叫连连,而老狼又听到叫声赶去另一边,就不停的在两树之间来回跑,最终孩子一个没救下,反倒是自己累得气绝身亡。


这只狼之所以累死,原因就在于它企图救回自己的两只狼崽一只都不想放弃。实际上,只要它守住其中一棵树,用不了多久就能至少救回一只。从某种角度来说,老狼的行为就彻头彻尾的为我们展现了布里丹毛驴效应的内涵。


而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试验我们也可以看一下:


要求参与者分辨一个奇怪的旋转符号在电脑屏幕的位置,这个符号将在屏幕上出现650次,每次出现的位置都不同。一旦参与者的眼睛看到了那个旋转的符号,研究者就关掉屏幕,然后分别给参与者0~1.5秒的思考时间。结果发现,在0.5秒以内做出的决定,正确率可以达到95%;而超过1秒的思考时间,正确率就只有70%了。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思考的时间变长,我们越犹豫,可能正确率就会直线下降,没那么犹豫的按照“第一反应”或者“直觉”去思考反而就不会那么容易出错了,这其实也是一种布里丹毛驴效应的体现。

个人观点

其实,布里丹效应离我们并不远。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选择,有的时候甚至关系到一生的发展和未来的转机。但是我们也知道,机会是需要去抓住的,我们不仅要学会抓住机会,也要学会提前学习和储备,以保证我们有抓住机会的能力。


并且,机会往往稍纵即逝,我们其实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反复思考认证,从上学开始老师说的最多的话也是要求当机立断,如果速度慢了,很多东西可能就会不是你的了。


而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另一批人,他们往往是成功人士,或者是在关键时候非常非常幸运的“欧皇”,你若是问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选择,你就不害怕吗?他们可能往往是这样回复你的:“我也不知道,就是直觉而已。”或者是“啊?我凭感觉的。”


这种依据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第一印象,在极短的时间内突如其来、超越逻辑的顿悟和理解——这么说可能有点玄学化,也确实,直觉在心理学研究中属于比较玄乎其神的一种。但是在关键时刻,常常带来令人惊喜的展开。这个“凭感觉”,用最简单的语言就是,你要学会这样去做决定:

  • 我开心就好:寻求满意解而非最优解

  • 顾全大局:整体把握而非细节思考

  • 看好你自己啊:以自己作为参考点推测和把握

  • 去掉一个最低分:把最坏的结果排除掉而不是一直盯着最好的怎么才能达到

  • 你该去跳水了:在满意的时候立刻下决定而不是等到最后一刻

  • 你看到你的倒计时要结束了吗:给自己一个时间,不要无限思考

不难看出,老天爷是喜欢和人开玩笑的,你以为你辛辛苦苦研究了很久的结果,可能实际上远比你想的要漏洞百出和不尽人意,而随口一说造成的结果,又可能超出你想象的好。所以也会有人把这类人称为“直觉动物”。


菲尔本身就是这样的直觉动物,因为很容易多想,多思考太久难以下决定,所以真的切身的感受到有时候直觉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时候不信不行,你越想让这个选择有足够的理由,并且以后不会为之后悔,你后悔的可能性越大。就像你越想做好一件事,反而越容易把这件事搞砸一样。


我是菲尔,愿世界和我爱着你。


参考文献:

1.马志刚.“布里丹毛驴效应”的警示[N].经济日报,2013-03-30(008). 

2.姜红.布里丹毛驴效应[J].企业管理,2016,(06):46. 

3.陈孝斌.年轻人当学会走出“布里丹效应”[N].贵州日报,2019-03-25(005). 

4.布里丹毛驴效应[C].第四届(2018)中国驴业发展大会暨第二届国际毛驴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第四届(2018)中国驴业发展大会暨第二届国际毛驴产业发展5.论坛论文集.中国畜牧业协会,2018:212-214. 

6.《心理学与生活》

7.刘战均《心理学》


启示:别让选择焦虑控制我们的人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