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影像方志| 荔波:峰丛瑰丽的世界自然遗产,人类文明记忆的千年“水书”

2022-12-29 21:57 作者:三献志愿者诸语  | 我要投稿

中国影像方志| 荔波:峰丛瑰丽的世界自然遗产,人类文明记忆的千年“水书”

https://mp.weixin.qq.com/s/JHD67bSgVpjecokWn7JpIA

央视科教  2020-05-24

樟江曲折,瀑布跳动,涓涓的溪流,勾勒出荔波绿色田园的幽静与秀美。布依族、水族、瑶族、苗族等各族百姓在这里与山水相伴,仿若置身桃源。

图片


峰丛瑰丽的世界自然遗产


荔波拥有世界上保存完好的喀斯特原始森林,是地球同纬度难得的一块绿洲,被誉为“地球腰带上最后一块绿宝石。”

图片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原始森林具有极高的科研和保护价值。1996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2007年,“中国南方喀斯特”正式成为世界自然遗产。荔波作为贵州省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开始名扬天下,荔波的生态保护工作也跨入了新阶段。

图片

荔波县政府按照保护区的特点,划分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种不同管理强度的区域,还设置了网络监测系统,智慧导览系统。实验区内,珍稀植物旁都放置了二维码,游客们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来了解珍稀植物的相关知识,增强保护濒危物种的意识。


“猴鼓舞”粗犷奔放


白裤瑶是因族中男子都穿着长可及膝的白裤而得名。相传,白裤瑶的祖先在迁徙途中,遇险被猴子所救。人们便模仿猴子攀爬跳跃的神态起舞,感念其救护之恩,于是诞生了“猴鼓舞”。

图片
图片

跳起猴鼓舞,白裤瑶的人们仿佛在和自己的祖先对话,可以读懂祖先们不离不弃,一路迁徙,繁衍壮大的生存之道。原始古朴的猴鼓舞是白裤瑶代代传承的文化密码,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图片

2008年“瑶族猴鼓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地政府为猴鼓舞制作了专题纪录片,完整记录这门民族艺术的特色和保护历程。从国家到地方的保护,更激发了荔波人学习猴鼓舞的热情。

图片


千年“水书” 全人类的文明记忆


作为水族的一个重要聚居地,荔波留存了大量珍贵的水书文本资料。目前荔波县档案馆馆藏水书原件9402册,成为贵州省内馆藏水书原件数量最多、种类最全、内容最丰富的馆藏地。其中明代的写本《泐金•纪日卷》等23部水书古籍原件还被列入了《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图片

几千年来,水书被水族人民世代传承着,它与东巴文一样,是至今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被誉为世界象形文字的“活化石”。

图片

水书主要由象形字、仿汉字和水族原始宗教的各种密码符号构成,这些文字和符号记录了天文、地理、民俗、哲学等等远古文化信息,是水族人民的 “百科全书”,时至今日,其中的规矩条文,依然指导着水族人的生产和生活。

图片

为了更好地传承水书,2002年,国家档案局将水书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荔波县还成立了水书抢救办公室和水书的传承所,定期对民间水书先生进行培训。

图片

如今,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的水书及水族文化的课题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荔波县还启动了水书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工作。

图片


文旅融合 推进“全域旅游”


用艺术装扮生活,创造生活,洪江村成了荔波文化建设的典范,一幢幢用彩色壁画装饰的老房子也成了樟江河畔一道亮丽的风景。

图片

水春河景区位于樟江上游,是樟江风光最为秀丽的一段。急流险滩的激情与峡谷平湖的婉约,使这里成为贵州大型山水民族歌舞《水韵樟江》的演出实景地。

图片
图片

2012年,为庆祝“中国南方喀斯特”正式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五周年,荔波打造了一台大型山水实景剧——《水韵樟江》。

图片
图片

2015年3月,荔波县在贵州省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把生态和传统民俗转化为发展优势,相继推出了大、小七孔景区、樟江河景观带、冰雪世界、水世界等旅游项目。同年7月,荔波樟江景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图片
图片

用影像记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今天的影像,明天的历史


中国影像方志| 荔波:峰丛瑰丽的世界自然遗产,人类文明记忆的千年“水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