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國.清朝】《说一丈不如行一尺》(二)

2020-11-30 00:19 作者:广州武术_巭  | 我要投稿

【中國.清朝】《说一丈不如行一尺》(二)

在影视文学作品中经常提到的奏折,是清代特有的官文书。它始行于康熙二十年前后,当时还只限于极少数亲信官员使用,是君臣之间的一种机密通信文书,康熙一朝总共才有一百三十七名官员获准写折子。

2.若能实力奉行,胜过来陛见十次

清代臣工奏事,分为折奏和面奏两种。雍正不仅要求百官减免不必要的折奏,对陛见面奏控制得也很严。雍正三年(1725)十月,贵州巡抚石礼哈奏请陛见,希望当面奏报地方事务,聆听训旨,雍正批示:“道路甚远,不必无益之往来。便再来陛见,亦不过朕批来之旨教勉你耳。若能实力遵行,胜来陛见十次也。”

同样的批示,还见于雍正八年(1730)正月湖广襄阳总兵杨鹏奏请陛见的折子上:你若能恪尽职守,遵朕训谕,实力奉行,凡所见所闻据实入奏,不欺不隐,比起千里迢迢来京见朕行套礼不知要强多少倍了。

一次,新任湖广提督张正兴请求陛见,雍正批谕:你刚刚到任不久,临行前朕已谆谆训谕,还有什么可说的?“若不能心领实力奉行,便频来陛见,何益之有?”

对广东布政使甘汝来奏请进京陛见的批评更为尖刻,雍正说:所奏实属无知,“朕指示汝莫务虚名,莫务小惠”,“实力实心,勇往办事”,此类谕旨已是多次,你不实力遵行,而总是请求觐见图虚荣,如此“来往万余里,旷职奔走道途,实不解汝是何意见。”这里,雍正强调的是,臣工不当把心思放在与皇上见面上,重要的是不欺不隐,实心办事。

雍正就是这样,他考察百官重的是行,而不是言。他所关注的是文武大员们是否实实在在地干事,而决不在于密报是否勤,说的是否动人悦耳,用雍正自己的话说就是:“只务实行,不在章奏”,“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中國.清朝】《说一丈不如行一尺》(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