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笔记
焦虑性人格障碍:过度爱、缺爱都会形成同一种行为习惯模式,认为爱和关注只能从外界获得、只能靠他人获得。 学会拒绝是人格成熟标志,根据情境调整边界。 精神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物质依赖 人格心理学:研究思想、情绪、行为的模式 什么决定一个人的行为:人格、环境 环境分家庭环境、幼儿园环境、学校环境、单位社会文化环境 特质和情景 思考: 什么是健康人格 怎样改变异常行为,抑郁焦虑 一个情景下一个人表现出善良一面,另一个情景下表现出恶的一面。 人格: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气质、性格、体质,决定适应环境的独特性 6个流派6个角度 精神分析 特质学 生物学 人本主义 行为主义 新行为主义比较有用 认知流派 二古典精神分析 嘲笑式玩笑、黄段子 当我们看到个方面比我们差的人会有优越感,攻击本能展现了 重大灾难开玩笑:心理防御,缓解内心的焦虑 三新精神分析理论荣格 外部因素推动社会文化、环境导致思维差异 文化差异、习俗、家庭教育、社会经历 内部因素推动古典局限:人格从小定型 阿德勒人格结构 理论:1人格发展和自卑感有关 寻找优越感:价值感、幸福感 2与父母早期教育有关导致人格问题 溺爱:没有应付生活问题的能力 忽视:不能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荣格人格结构 精神病医生 1人格动力:生命力也就是心理能量。 2个体无意识:被压抑的经验,以情结的形式表现出来。 集体无意识:怕蛇 集体潜意识:人格面具 3人格类型 思维外倾。 情感外倾。 直觉外倾。感觉外倾 思维内倾。 直觉内倾。 感觉内倾 埃里克森 私生子,充满了自我认同感问题 婴儿1.5 儿童2~3自己几鞋带扣扣子 自主性 儿童4~5 内疚感 青年期12~18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我是谁 我将来走什么样的路 成年早期25 亲密感对孤独感 成年中期 65繁殖感 少年成名 被光芒笼罩下搞不清楚自己是谁,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抽烟酗酒吸毒 四特质流派人格理论 16人格理论 共同特质 奥尔波特:机能自主 过去的动机和现在的动机没有太大联系,即使行为是一样的。 健康人格:1有许多朋友、爱好 2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 3情绪上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忍受不可避免的冲突和挫折。 4具有现实性知觉,而不是根据自己希望的那样看待事物。 5自我客观化,知道自己的利弊,理解真正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差别,知道自己如何看待自己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之间的差别。 6人生哲学,有目标,生活的前景 卡特尔:人格测量问卷16PF 五大人格:外倾性:心理能量 神经质、情绪稳定性:焦虑、敌对 开放性:保守性 宜人性:利他 责任性:粗心大意、条理 特质测量不能很好的预测行为,忽略了情境 五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人格理论 差异主要来自外部力量,忽视内部力量 条件反射 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行为学习理论 刺激 反应 反应 强化 行为 后果 强化 正强化、负强化 负强化:行为 减少负性刺激 行为强化 正惩罚、负惩罚:把握好度 互动:人与人都是相互强化的 1孩子哭闹、妈妈立即安慰 孩子哭闹的更厉害、妈妈安慰的更多 2学生认真听讲、老师微笑表演,学生上课更专心。正强化 3油烟大 用油烟机 消极刺激减少 负强化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新行为主义 模仿学习:学习效率高 杀鸡儆猴 榜样的攻击行为 自我效能感理论 不必找创伤经历,观察榜样学习,产生新行为 六人本主义人格理论 罗杰斯:人本主义,信任他人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自我实现动机 每个人都有主观经验,以不同的防暑生活在一个世界 积极看待:从他人转向自己 他人的关怀是有条件的 父母对孩子提出条件,希望孩子按照一个标准生活 青春期冲突:外部环境和自我的冲突 从小的万能自我变得动摇 需要的 马斯洛:人格动力 生理、安全、归属需要、尊重、自我实现 不同时期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一样的 人最迫切的需要才是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 学习心理学的需要 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安全的需要 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激励作用会下降 启示:1不同的需求成长为不同的人格 唐僧:自我实现,对日常生活不关注 猪八戒:生理需求 孙悟空:尊重需求 2管理需求 工资 生理需求 归属、爱的需求 融入团队 尊重需要:认可、升迁 自我实现:更有挑战的事情 3自我实现后帮助他人达到自我实现的状态 真实的自我、理想的自我 心中所想与言行是否一致 自我实现:发展真实的自我,和谐的人格。达到全神贯注、忘却时间的状态。 心理健康:人际关系 积极心理学产生 教育、管理、心理咨询 七认知流派 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件事情绪不同 场依存性:依赖环境、受暗示、独立性差。 场独立性:少受环境影响。 八婴儿气质:易养型、缓慢型、难养型 焦虑:对消极评价产生的反应 产生原因之一是受到社会排斥或社会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