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科幻小说】枝江宇宙-珈乐后篇-第二十章

2022-08-14 12:38 作者:传说中那只喵  | 我要投稿

      7月11日,枝江生命科学公益基金会地下二层,水母楼一楼小教室。

      “梆梆梆。”

      “请进。”

      “老师好~”珈乐推开大门,蹦蹦跳跳地进了教室。

      讲台上,身着迷彩装的青年军人蹲着马步,伏在案头,一副奋笔疾书的忙碌模样。

      “小王你好。”冷枪抬头瞅了眼,又低头看了看腕上的电子表。“还有点儿时间,稍等我一下,你先坐。”

      “好~”珈乐抬步滑到课桌边,放下书包,回头见冷枪聚精会神的样子,好奇心霎时涌了上来。她眼珠一转,轻轻打开书包翻找几下,掏出一枚金属圆球。

      小机器人挺直身子,踮起脚尖,两手夹住圆球举在头顶,刚刚好超过了讲台的高度。

      圆球咔嚓一声从中间裂开一条缝,露出漆黑的瞳孔。眼球灵动地转了转,直直望向堆放在讲台上的书本。

      “贝式武装的构造与结构?武器操作指南?乙型驾驶说明?”透过外接视野,珈乐看到了讲台上堆着的几本书,心里顿时一惊。“老师,你们的计划要进入下个阶段了?后面是不是就没空来给我上课了啊?”想到或许再也见不到几位老师,她一时竟有些患得患失。

      “你知道?”冷枪停住笔,抬头看向小机器人,神情中带着些许意外。

      珈乐收起眼球机器人,伸手在金属脑壳上轻轻敲了敲,傻里傻气地笑了两声。

      “你们项目组不简单嘛。”冷枪嘴角一抽,合上笔记,没再追问。他在讲台上按动几下,打开了身后的屏幕,滑动手指切出一张封面。“今天开始,我们学习新的内容。”

      “贝式武装设计原理解析?”珈乐缓缓念出封面上几个大字,不解地挠了挠头,问道:“老师,这不是你们的项目么,讲给我听会不会不太好啊?”

      “经执委会批准,你将暂时加入曙光计划第二阶段。”看着机械大眼陡然变得呆滞的小机器人,冷枪微微一笑。“未来两个月,你会和我们小队一起学习操纵贝式武系作战机器人。”

      “学习,贝式武系作战机器人?”珈乐茫然地重复了一遍。“两,两个月?”

      “没错,两周驾驶,两周操作,两周战术,两周对抗。”冷枪敲了敲屏幕,说道:“今天我们先打基础,从设计原理学起。”

      “哦。”小机器人木木呆呆地点了点头,仿佛被剧烈的转折冲晕了头脑。

      冷枪慢慢翻了几页,跳过简介和目录,让画面停留在第一章。等到收拾好情绪的小机器人像往常一样“哐”的一声坐上了课桌,他才开始上课。

      “第一章,我们讲操作系统。”冷枪说道:“前天拿到材料后我仔细翻了翻,发现贝式武装的所有设计都围绕一个核心,操作系统。”

      熟悉的内容让珈乐的脑子慢慢转了起来。“操作系统?win25那样的?”她歪了歪头,声音里透着疑惑。

      “没错,就是那样的操作系统,不过我这里说的是刻在基因里,人类天生自带的那一套。”冷枪伸出手掌,缓缓捏成拳头。“大脑操控肉体,就如同我们操控机器,自有一套操作系统。人类出生后,经过多年生活,对肉体的操作已经形成了无数神经链接,变成了深入骨髓的习惯。”他敲了下屏幕,画面翻页,展示出一副人类神经示意图。画面快速缩小,一条条神经脉络从人体延伸出来,连接在外部的机器肢体上。“贝式武装的设计理念,就在于最大程度复用人类已有的操作系统,基于脑芯对电子信号与神经信号的高速转译,让人对机体如臂使指。”

      “哦~好厉害~”珈乐听得似懂非懂,却不忘鼓掌叫好。蟹钳般的双手快速敲击在一起,发出打铁般的锵锵声。

      冷枪抬手制止了顽皮的小机器人,揉了揉耳朵接着说道:“几年前在军校进修时,我在档案库里翻到过一篇调研记录,是当年战龙项目对机器武装外形的一次调研,其中就包括人型。”

      “战龙也想过造人型作战机器啊?”珈乐好奇地问:“为啥当年没做成呢?”

      冷枪愣了一下,反问道:“小王同学,你该不会觉得人类外形是一种很有优势的形态吧?”

      “咦?不是吗?”珈乐挠了挠头,疑惑不解。“人类能成为地球霸主,不就证明了人类形态的优越性么?”

      “你,想得还挺深。”冷枪噎了一下,顿了顿才继续说道:“那我们按照自然界来类比一下,人型机器是拿着枪穿着盔甲的巨人,坦克是举着盾牌支着炮管的大象,飞机是抓着枪和导弹的老鹰,战龙是背着各式武器的猛兽集团,还有海那边放大了几百倍装载了无数武器的蜘蛛海。”

      珈乐在脑子里过了过,似乎看到了一个孤零零的人类,被无数装备了长枪短炮的怪物围在中央。

      “哇,好可怕!”小机器人猛摇头。

      “人类能成为地球霸主,可不是因为肉体具备什么优势。设计人型机器的初衷,是为了在人类生活的环境中活动,如今随处可见用来代步的仿生机器人可以说是最典型的例子。”冷枪出神地盯着讲台上的教材,缓缓说道:“但,战争不一样。”

      “战争。”珈乐伸了伸脖子,咽了下并不存在的口水。

      “评价战争机器通常有四大指标。”冷枪又翻了一页,在屏幕上展示出一张指标分解示意图。“火力、防护、机动、可靠性。这四大指标又细化出几十个小指标,在战龙项目的调研报告里,人型结构的整体评价劣势突出。”

      珈乐看着示意图上人型结构惨不忍睹的分数,疑惑道:“那为什么现在又行了呢?听说拉姐一个人就灭了好几个战龙集群呢。”

      “这也是我之前一直抱有的疑惑。”冷枪轻轻点了点头,说道:“我大致想到了两个因素,其一便是操作系统的差异。”

      “操作系统?”珈乐挠了挠脑壳。

      “没错,操作系统。”冷枪重复了一遍,却不再继续说下去,只是抱起手臂看着小机器人,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期许。

      “操作系统啊……操作身体的系统……我们用来操作身体的系统,我们?我们!”小机器人双手用力敲了一下,大声喊道:“我知道啦!”她跳下课桌,兴奋地绕着小小的教室转圈。“那些武装起来的动物,并不是真正的动物,他们的脑子,是人!”

      “说对了。”冷枪轻轻拍手,说道:“人类操控野兽的身体,就如同在一套操作系统外又再套了一层操作系统,在获得野兽的身体优势时,灵活性必然受到影响。”说到这里,他却摇了摇头。“至于队长为什么能做到如此程度,我也想不明白,或许等到上机亲自操作一次就知道了。”

      “脑芯出现才十年吧,难怪战龙项目做不出人型。”珈乐摆摆手,老气纵横地叹了口气。“这就要沦为旧时代的杂鱼啦,可怜的小战龙。”

       冷枪张了张嘴,一时不知该从哪里说起。他摸着下巴沉吟片刻,说道:“这只是战龙武装没有采用人型的其中一个原因。当年外置脑机接口发明不久,没人能料到技术突破如此之快,以至于如今的战龙系统还有一部分功能因为底层设计难以改动,乘员还在使用外置脑机接口。”

      “另外一个原因呢?”小机器人轻轻一跃坐回课桌上,晃着腿好奇地问:“不会是贝氏装甲吧?”

      “准确的说,是材料学的突破。”冷枪一边说一边快速翻页,画面停留在一张数值统计表上。“贝式武装使用的材料指标远远超出战龙武装使用的材料。”他顿了顿。“当然报价也是。”

      “这个我学过哦~”珈乐兴致勃勃地挥了挥手,显摆道:“记得在理论课上听哪个老头子讲过,贝式武装用到了十多种高熵合金,配方是几十年时间一点点攒下来的,好几种到现在产量都提不上来。”她顶着下巴仰头回忆道:“有些需要无重力环境,有些要在真空里用电弧熔炼浇铸。最费劲的是贝氏装甲用到的合金,即便有程序精密控制整个冶炼过程,复现率也不过三成。”

      “没有操作系统与高性能材料这两个条件,战龙项目就算造出了人型作战兵器,也会如调研报告里描述的那样不堪一击,甚至活动稍微剧烈一些就可能散架。”冷枪对着若有所思的小机器人说道:“如今,在解决成本和产量问题前,贝式武装也只能作为少量精锐部队的特种装备。”

      “哦。”珈乐在脑海里瘪了瘪嘴。

      “抛开成本,人型作战兵器的泛用性极强,好处还是不少的。”冷枪敲了敲屏幕,画面翻到一张武装设计示意图。“模块化设计的武器可以视战场变化快速换装,地面适应性虽不如多足型,却可以克服很多轮子、履带难以通过的阻碍,进行轻量化改造后,还具备短暂飞行的可能,上到太空,又拥有战机不具备的防护性能。”说到这里,冷枪的声音里透出一股笑意。“甚至卸下了武装,还能可以开到工地里搬砖。”

      珈乐脑子一懵,傻傻地反问:“搬,搬砖?”

      冷枪清了清嗓子,正色道:“战时修壕垒堡,平时抗洪救灾,这些可都是我军的优良传统。”他敲敲屏幕又翻了一页,一张工程装备的设计草图覆盖掉了武装设计示意图。“地面、水下、太空的都有,这些目前还只是我个人的想法,等到计划后期拓展研发时再交上去。”

      戴着工程头盔,肩头扛了一袋水泥的贝拉浮现在脑海里,珈乐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她挺了挺小身板,抬手行了个不伦不类的军礼,大声说道:“老师,请一定要实现!”

      “嗯,问题不大。”虽不知道这个古灵精怪的学生又想到了什么,冷枪还是从小机器人的动作中感受到了由衷的认可。他微微点头,指着画面中几个模样古怪的设备说道:“尤其是在太空里,机器人的灵活性远比功率重要,换上工程设备的作战机器人能顶好几个工程机器人。”

      “太空啊。”珈乐身子一仰,两手撑在桌面,定定地望向天花板。那道目光仿佛穿透了地壳,穿过了大气层,投向广阔无垠的星空。

      “咳咳。”冷枪捏拳在嘴边咳了一声,说道:“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学习。”他敲了敲讲台,唤回小机器人的注意力。“下一章,我们来学习贝式武系乙型机器人的内部构造。”

      “哦~”


      “7月12日,星期三,小雨。

      早上接到通知,说给我们准备的机体还在调试中,上机时间推迟到周六,今天放假,嗨皮~

      上午美美地睡了个回笼觉,下午应邀去参观基地最大的,有上千平的豪华健身房,见到了废不拉几的小费,和忙完项目正在休假的小青跟小贾大叔。

      原来之前他们仨都在曙光计划里干活,都是被计划执委会临时拉走的壮丁╮( ̄▽ ̄)╭

      小贾大叔在健身房里还挺出名的,大家都叫他雕侠。小费说,是因为当年小贾大叔刚到基地时定制的假肢还在制作,好几个月都只能用一只右手干活。虽然动手能力欠缺,但他经验丰富,古道热肠,帮同事解决了不少问题。大家见他缺了一只手,像极了武侠小说里的人物,慢慢的雕侠的名号就叫开了。

      跟棍叔那种想要浑身长满手的怪胎不一样,小贾大叔超宝贝他那只假手,每练完一组杠铃就要检查一遍,也不嫌烦。听小青说,那只假手就是小贾大叔的第二条命,当年为了那手,大叔主动跟基地签了二十年的不平等条约,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唔,为啥感觉小青说起不平等条约的时候还挺羡慕的?

      对了,重新介绍一下今天发掘到的宝藏人物,传说中的社牛患者——青姐。之前给我上课时还没什么感觉,今天才算涨了见识,真正有眼不识泰山啊。我们在健身房待了两个小时,来来往往上百人没有小青不认识的,王哥李哥张口就来,大家也都很给面子地称呼她为青姐。碰见相熟的,她还会殷勤地递上一瓶水,聊上几个来回,眼里似乎完全没有职位高低。唔,其实道理我也懂,身份地位是组织是社会赋予的,抛开这一层大家都是平等的存在。不过知易行难诶,能掌握其中分寸还能应付自如,青姐是真的牛。

      小费嘛,是真的废不拉几,挺着个大肚子做不了卷腹就算了,举的哑铃比小青的还轻。仿生人教练把他送上杆子,指望他抬抬腿练下核心,结果他就跟个风干的咸鱼一样吊了十来秒。最离谱的是还真让他折腾出了一身大汗,腆着脸找我要乃老师的练习曲,说要告慰一下辛劳的身体。我没给(´ 3 `)”


      “7月14日,星期五,晴。

      出太阳了,出梅了,好耶~

      又跟冷老师学了一天贝式武装的原理,感觉我已经具备了徒手拼出一台贝武机的实力,哼哼~

      今天在小青引荐下认识了一位死了好几年后成功复活的传奇人物——小陈,就是那个陈尸XX年的那个陈。

      当年病毒肆虐,许多人年纪轻轻就因为病危被迫成为了基地众多活冻人中的一员,小陈也是其中之一。那时候天朝的司法实践认定死亡的标准还停留在呼吸停止,心脏、脉搏停止,还没有采用脑死亡,于是他们在法律层面就都‘死’了。后来有了黄金一号,这些人大都被复活了过来,向法院申请撤销了死亡宣告,只有小陈运气不太好。当年继承了他所有财产的妻子已经变卖掉家当,消失不见了。

      虽然有过惨痛的人生经历,但从跟小陈的接触当中完全看不出来。小伙子留着一头潇洒的披肩短发,脸颊微圆,因为长期生活在地下的缘故,皮肤异样的苍白。一身廉价的地摊货,被他穿出了飘逸的感觉,明明因为活冻少了好些年的阅历,谈吐间却像是蕴含了某些哲理,仿佛隐于市井的高人,让人不敢小觑。

      我们一边喝茶一边天南地北地聊了许多,才知道原来小陈和小费都在信息部,只是分属不同岗位,一个负责监控,一个负责安全。下次干脆把小费和小贾大叔也叫上,大家一起交个朋友~

      唔,我这算是在向社牛进化么?总觉得躲在小机器人背后就跟戴了面具似的,少了好多顾虑,嘿嘿~


      PS:至今还没收到推迟课程的通知,或许明天就能真正坐上贝武机啦,芜湖~”


【科幻小说】枝江宇宙-珈乐后篇-第二十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