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看《红楼梦》第七十八回 老学士闲征姽婳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
标题含义:老学士闲征姽婳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
老学士:贾政
姽婳:形容女子体态娴静美好(我感觉按照红楼梦的谐音梗 应该是“鬼话”)
姽婳典故:林四娘原本是秦淮歌妓,后又成了衡王朱常庶的宠妃,虽然平生只参加过一次战争,却因此而被人们称为“姽婳将军”。姽婳就是美丽的意思,这位年轻貌美的姽婳将军,在那次艰难的战争中香消玉殒。
痴公子:贾宝玉
芙蓉诔:在小丫头的口中,他听说了晴雯变成了芙蓉神的花神,所以叫芙蓉诔
诔: lěi〈名〉1) 哀悼死者的文章 2) 又如:诔文(悼词。亦简称“诔”)

疑问:为什么贾政近乎卫道士一本正经的突然会为一个歌妓宠妃的人物做文章呢
贾政觉得姽婳将军带领女将们为报答恒王而前去和流寇们厮杀的故事“风流隽逸,忠义慷慨”,于是认为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歌功颂德的题材,为了向朝廷表明“圣朝无阙事”,就要求贾兰、贾环和贾宝玉各写一首《姽婳词》,以表彰“姽婳将军”的忠义之心。

众人的诗词解析
贾兰
姽婳将军林四娘,玉为肌骨铁为肠,
捐躯自报恒王后,此日青州土亦香。

贾兰用的是七言绝句,写“姽婳将军”美貌,写“姽婳将军”勇武,写忠义事迹转下,末句赞叹其英名不朽为结
虽然整首诗平平无奇,但比较符合贾政儒家正统的观念,符合四书五经,八股文字,科举可以。
但就诗情才思,贾兰却是平庸无能之徒。(不过如果以后科举高中倒是可以救助贾家)

贾环
红粉不知愁,将军意未休。
掩啼离绣幕,抱恨出青州。
自谓酬王德,讵能复寇仇。
谁题忠义墓,千古独风流。
五律四韵八句,平仄相谐,且风格儒雅典重,(说实话根据贾环以前的表现,很诧异贾环可以做出还不错的诗词)首联“红粉”与“将军”相对,切题“姽婳将军”,刻画出林四娘的双重性格、不同身份。颔联正对谨严,“掩啼离绣幕”对“抱恨出青州”,描写林四娘为报戮君之仇,率众袭贼之事;颈联又是一对句,刻画林四娘的心理,充满自信语气,与“掩啼”、“抱恨”相应,写出刚烈忠贞的女侠气概。尾联发此感叹,切中作诗题旨。小说写众人评说道:“更佳。倒是大几岁年纪,立意又自不同。
贾政对于贾环诗词的评价
贾政道:“还不甚大错,终不恳切。”贾政对贾环这首诗还较满意,认为过得去。比贾兰写得好,但平平无奇

贾宝玉(贾宝玉的诗词好长好长)
恒王好武兼好色,遂教美女习骑射。
秾歌艳舞不成欢,列阵挽戈为自得。
眼前不见尘沙起,将军俏影红灯里。
叱咤时闻口舌香,霜矛雪剑娇难举。
丁香结子芙蓉绦,不系明珠系宝刀。
战罢夜阑心力怯,脂痕粉渍污鲛鮹。
明年流寇走山东,强吞虎豹势如蜂。
王率天兵思剿灭,一战再战不成功。
腥风吹折陇头麦,日照旌旗虎帐空。
青山寂寂水澌澌,正是恒王战死时。
雨淋白骨血染草,月冷黄沙鬼守尸。
纷纷将士只保身,青州眼见皆灰尘,
不期忠义明闺阁,愤起恒王得意人。
恒王得意数谁行,姽婳将军林四娘,
号令秦姬驱赵女,艳李秾桃临战场。
绣鞍有泪春愁重,铁甲无声夜气凉。
胜负自然难预定,誓盟生死报前王。
贼势猖獗不可敌,柳折花残实可伤,
魂依城郭家乡近,马践胭脂骨髓香。
星驰时报入京师,谁家儿女不伤悲!
天子惊慌恨失守,此时文武皆垂首。
何事文武立朝纲,不及闺中林四娘!
我为四娘长太息,歌成余意尚彷徨。
在第七十八回前,宝玉在众姐妹的结社联吟活动中,诗作得并不出色,常常是让宝钗、黛玉比了下去,而且诗思也不敏捷,甚至黛玉还暗暗替他打小抄。唯独与贾环、贾兰同赋《姽婳词》,才露锋芒、显神思,做了一篇很象样的歌行体诗。对此,有人评云:“盖社中不欲诸女一人下第,深情体贴,故藏才焉。”是说宝玉在众姐妹面前,藏才露拙,故意矮一头,这是出于他对姐妹的深情体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