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故事·谐铎(十八)
85,顶上圆光

汪葵圃君,年少时和两三个亲密朋友一起去游览黄山。他们一路攀援葛藤,爬到半山腰。此时太阳西斜,就要落山,天空一片苍茫茫的黄昏暮色,朋友不敢再留在这里,纷纷回去。汪君自己负气一个人独自攀登,前行了几十步,天空顿时陷入黑暗,月光被重重浓云遮蔽,雷声催促着急雨,汪君在闪烁的电光中,寻找上山的道路。
来到一处岩洞,有一丈多宽,几十寻高【八尺为一寻】,两边的石壁明亮得如同烛火,里面有一个老僧,低垂着眉头独坐。江君上前拜谒,老僧只是略微点了一点头,又闭目入定了。汪君靠着墙壁等待,见老僧头上忽然冒出圆光,里面出现一个身穿金盔铁甲,手里握着丈八矛的武将,矛上悬挂无数的缩小型头颅。汪君正在惊愕时,武将的头盔上端忽然现一只黄犬,弯曲后腿,作出人一样的跪拜动作,前脚并起来像是人在双手合掌,一副向佛礼拜的模样。过了一段时间,狗有些疲倦了就趴下来。狗的头上出现了一个大官,手持象牙笏板,身穿红色官服,头上戴着高高的官帽子,身上绑着宽宽的衣带,从两只袖子里拿出金银把玩,脸上像是挂着喜色。不一会儿,大官的头上顶上,又现出一个女子,浓妆艳抹,绝不是良家妇女。她解开自己的外衫,里面露出袈裟,右手拿着佛像,左手握一串佛珠,拿出蒲团铺在大官头顶上,自己端坐在上面。随后女子的头上,又现出一个婴儿,身上挂着美玉和宝石,很像是世家的孩儿。婴孩的头上,划然一下现出一个头秃牙稀的人来,和老僧的面目十分相似。这些人像层层叠累,就像一座七级浮屠层层矗立。汪君仰头凝视。这幅景象维持了半天,那个和老僧酷似的人,逐渐缩小得豆子般大小,掉进婴孩的头顶的顶穴之中,婴孩翻了一个筋斗,落进女子的道冠里,悄然消失。女子拿着佛像起身,揭起蒲团朝大官当头一击,砸开他的头,像蜂子入巢一般钻了进去。大官连忙使唤狗,狗用头抵触,大官多次抚摸狗的头,忽然朝下伸出脚。狗一站起来,大官就将其揣进武将的头盔里,然后用力掐住武将的脑袋,自己也侧身进去。武将顿时怒发冲冠,拿起矛就往老僧头上戳,凿出一条很深的口子,钻了进去。老僧头顶上的圆光,一时间全部消失不见。这时,他瞪开眼睛笑着说:“定然是又中魔扰,又要经历千年浩劫了!”
汪君把自己见到的情形告诉老僧。老僧说:“这是和尚我几世的前因。我的第一世是武安君白起。伊阙之战中,我斩首二十四万人,之后攻破赵国的长平,又在那里杀尽四十万人,随后又坑杀投降的兵卒不下数万。阎摩王大怒,将我发配六道轮回中,受尽苦难。时间到了唐朝,我一开始和李林甫同天托生。他做了牛,我做了狗。因感念前生的业报,因此虽然堕落到畜生道中,但一心向佛。阎摩王很高兴,就让我下一世投胎做了大官,得以托生宋朝,成为贾似道。不想朝廷的衣服一穿在身上,就迷失了本心;建造多宝阁,四处收受贿赂,贻误了国家社稷;在木棉庵被杀死后,灵魂投入阴曹地府。阎摩王再度生气,说:“贪官求取钱财,和娼妓喜欢钞票有什么区别,该罚作妓女!”之后投生在明朝末年,当时我叫卞玉京【秦淮八绝之一】。后来得得道高僧的指点,洗心改行,做了十七年女道士。在花粉劫难中,于一朝觉悟,因此又准许我转为男子身。又因为前生不洁,因此要在夭折道中过一回,然后再投生到江东顾户部的家里,取名阿绶,活到七岁死了。这辈子才开始度入佛门,虔诚修行善果。之前经历的几辈子,如同影子一路跟随我。”
汪君听了,大为惊讶,辞别老僧下山。将这件事告诉亲密朋友,之后循着之前的踪迹故地重游,但路途已经被云雾封锁,找不到怎么去了。
铎说:鹅笼书生的故事,当然是十分奇幻的,但对于点醒世人来说却起不了什么作用。而在这个故事中,则是佛现出了他的丈六金身,点化出十八地狱的变相,为有慧根的人说《伽耶城曹提法》。《楞严经》上说:“鬼神及诸天魔魍魅妖精,于三时佥来恒沙。”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各种精灵的出现和变幻,并不定都是因为前生的孽障。但情况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应当重视人生的因果循环。受业汪士绣识
86,掌中秘戏
“黄帝御三千六百女而成仙”,这种说法出现在道书中,被后人传为采补之术。商丘有一个姓宋的书生,喜欢研究长生不老的方法。他对于这种采阴补阳之说深信不疑,于是收了很多姬妾,日夜嬲战。有一天,宋生正和一个雏妓在欢好,突然有个道士出现在他的榻前。宋生大吃一惊,怒斥道士说:“哪里来的野道士,竟敢闯进我家偷窥私事!”道士笑着说:“男女之事,人之常情,你干嘛这么忌讳他人看?”宋生非常生气。道士又说:“如果你喜欢的话,我可以在手掌上布置好戏供你观赏。”宋生同意了,并请道士施法。道士马上左掌摊开,手掌突然大如蒲扇,掌中并排摆着九张床,每张床只有一寸大小。床上幔帐低垂,看不到帐中情形。只听见帐钩清脆作响和床铺吱呀的声音,浪语依稀不绝。随后,男女们将床褥在地上铺开,交错躺下。开始像九对虫蚁一样欢好,奇淫巧技尽数呈现在道人手掌之上。【有删略】
宋生正在凝眸谛视时,道士张开右掌,一个约八九寸恶鬼,腾跃而起,登上左掌,将那些男女一个接一个地捉来吃掉。不一会儿,骨头和肉全都吃了个干净,随后往外一吐,吐出十八个骷髅,落到掌上,恶鬼拿出腰间的绳索,将十八个骷髅头穿成一串,像佛珠一样,挂在脖子上,之后钻进道士的袖子里不见了。回看道士的双掌,什么都没有了。道士笑着说:“横陈的游戏,你看怎么样?”宋生问:“这些是什么人?”道士回答说:“都是和你一样想要以采补之法求长生的人。”宋生又问:“那恶鬼叫什么名字?”道士回答说:“这叫尺郭,是淫魔。仙家以清心寡欲达到长寿。如果在欲海中求仙,那么等淫魔一起,不但不能求长生,反而是丧生了。”宋生大悟,拜求仙人指点。
道士说:“我不是神仙,没什么能传授给你的。”书写十六个字让宋生看,拂衣而去。内容是:“内火不生,外火不煎,以水济火,是以永年。”宋生从此散去姬妾,一心探究元门正宗。一天弃家入山,不知道去了哪里。三十年后,零陵的集市上有个卖烟花的,仪容举止有点像是他。
铎说:从前,黄帝到崆峒山求仙问道,神仙广成子对他说:“无劳尔形,无摇尔精,无俾尔思虑营营,乃可以长生。”因此,黄帝之所以最后在鼎湖成仙,也是清心寡欲的结果,而那种以采战之术成仙的邪说,是文成、五利那些用来迷惑汉武帝的说法。汉武帝相信了,以为美人会给他带来长生,但汉武帝如今又在哪里呢?他长眠在茂陵的坟基上,即使后悔也已经晚了。
87,眼前杀报
浦城县令某位先生,已经戒杀生很久了。而他的夫人性情暴戾,又贪口腹,每天以屠杀生灵为乐。正好遇到她生日的那一天,命令厨房的厨师事先备办宴席。厨房下面,猪羊排成队,鸡鸭成群,伸长脖子哀鸣,全都是将要被杀死的。浦城令看了很是怜悯,就对夫人说:你的“生”日,那些动物却要去“死”,按情理上应该放生,来祈求福寿。夫人说:如果遵照佛教,禁止男女之事又要戒除杀生。那么几十年之后,人类就要灭绝,天下都变成禽兽动物世界了。你不要说这些迂腐的呆话,我不会受他人的欺骗。浦城令知道她不可以劝戒,叹息着出去了。
夫人这天夜里睡得很熟,不知不觉自身到了厨房下面。看见厨师磨刀霍霍,众多婢仆围着观看。忽然,她自己的魂魄与猪合为一体,厨师直接上前拴住猪的四个脚,提放到大木凳上,扼住猪头,拿着利刀刺入咽喉之际,夫人痛彻肺腑。又将猪尸投入百沸汤中,拔毛刮身,痛遍皮肤。接着又从颈脖剖开到腹下,痛极难忍,魂魄随着肝肠,一时全都碎裂,觉得飘泊无依。久后,夫人的魂魄又与羊合在一起,惧怕到极点,哀叫狂号。而婢女仆人们嗤嗤憨笑,好像没有看到听到一样。屠羊的惨酷,又超过杀猪好几倍。接着又杀鸡宰鸭,夫人没有不以自身来亲自承受的。全部屠杀完毕,惊魂稍稍安定。老仆人拿了一条金色的鲤鱼走来,夫人的魂魄又附到了鲤鱼身上。她听到一位婢女欢喜叫道:夫人最爱吃金鲤鱼了,现正在熟睡,赶快交到厨房,剁好了作鱼圆汤,准备做夫人的早餐。于是有人刮除鱼鳞,剔除鱼胆,斩断鱼头鱼尾。刮除鱼鳞就如同碎剐,剔除鱼胆就如同破腹。等鲤鱼放到砧板上,刀刀铮铮,细细剁碎,这时候一刀一痛,几乎如同自己化为百千万亿身来承受一寸寸的分尸。她极力狂呼,才惊醒过来,小婢进来说:鱼圆已经准备好了,夫人可以吃早餐了。于是立即命令撤去鱼圆汤。回想刚才的恐怖梦境,汗如雨下。
第二天,就嘱咐下人停止设宴。浦城令细细诘问她,夫人一五一十将梦中的情形讲给他听。浦城令笑着说:你一向不信佛,如果不是受到这些苦恼,哪能放下屠刀呢?夫人只是摇首不语,从此断荤吃素,与丈夫同守杀生戒。
铎说:因为人要吃肉,所以不知有多少鸡的脚被砍下来,多少羊的头被剁掉,人的一个舌头,断送掉多少性命啊!而那些吃素的人,却只以野菜竹笋作为佳肴,因此,凡是那些有名的菜,如仲叔猪肝、孝仪鲭鲈,吃菜的人都是佛门罪人。如果说起佛门禁止男女之事和禁止杀死的戒律来,其中具大的弊端是连诸天佛子也没有办法辩解,但人们往往不明白,圣门之书,是给贤智之人者的,而佛门之书,则是给愚蠢无头脑的人看的。给贤智之人看的那些儒家经典,以为天下的一切俗理道德是从夫妇之道上开始的。儒家经典提倡捉鱼时只钓不网,不在雁晚上休息时去射雁,这是为了让人在男女之事和杀生的时候,从中体悟出人生和社会的道理。而给愚人、无头脑之人看的绅经,则只强调一个“戒”字,比如《楞严经》中,将禁欲的道理寓于纵欲之中来解说,使道理变得生动易懂;《佳灯录》中,将青梅作为对佛的供养。但佛法从西域传到中原来,本意并不在于将戒律公之于世,例如,太常的妻子活着的时候没有吃过一天斋,但死后却上了莲花台,而鸠摩什身为修行人,却依然娶了妻子,邓州和尚,也并不守戒律,仍然吃肉。因此,当念诵李丹天堂地狱的偈子时,就能体会出,孔子和释伽牟尼创立儒教和佛教的目的是没有区别的。
88,脑后淫魔
栖霞山寺禅师豁堂大师,得传灯宗派。我就前往拜师,乞参大乘佛法。师曰:“你有淫魔每日打扰你,何得引登觉悟彼岸?”我曰:“弟子自幼读儒书,长沉迷于净业,虽然好吟诗作赋,然而文魔有之,淫魔实未有也。”师曰:“你自己不知乎?淫魔,即是文魔之变相也。如你有定力,尚可忏悔除旧习。”师就在座下设一蒲团,叫我盘腿打坐,垂眉闭目,轻易不要动。
约过了两个时辰左右,我觉脑后忽开双眼,有粉白黛绿者数十个人携手而来。开始犹对我相视而笑,接着就开始拥着我的背按摩我的肩,揶揄万状。我听师言,端坐不敢转声。渐渐听闻有私语曰,“他既然指名要我们来,何复把我们撇在脑后呢?”我也实在不能忍了,就怒道:“你们与我何处曾相逢,怎么能说我指名要你们来呢?”接着众人就含笑开始自我介绍。一说:“我是《报恩缘》传奇中的郑玉奴。”一说:“我是《才人福》传奇中的孙佛姐。”第三个说:“我是《黄金屋》传奇中的李颖娘。”剩下的人则自称瑶英、紫凤、媚兰、绣琴等等,都是以前写的传奇戏剧中角色的名字。我忍不住哑然失笑地说:“她们都是戏中的人物,哪会真有这些人呢?”众女子反驳说:“文章之灵是通于鬼神的,所以曹植才写出了《洛神赋》,宋玉才写出了《高唐赋》,《洛神赋》中的洛水神女是真实存在的,《高唐赋》中的巫山神也是真实存在的。陶渊明曾写《闲情赋》那么他一定是曾经真的见过赋中的那个女子。同样的道理,我们也是真实存在的。请你赶快转过身来吧,不要羞于面对面地跟我们讲话。”但我牢牢地记着禅师的话,仍然端端正正地坐着。众女子笑着说:“这个人有口无心,我们只须在他背后骂他,不必玷污他的真面目。”说完,她们仔细看了看我的后脑勺,恍然大悟地说:“难怪他不肯回头,原来他不知从何处偷来了一双慧眼,识破了我们的真面目。”
说完,她们转眼之间就化成了破旧的纸,被风吹得纷纷散去了,我脑后的眼睛也立刻合上。只听禅师说道:“幸亏你还有些定力,否则的话,即使文魔可以除掉,淫魔还是难以去除。”说完,将我留在座下。回家后,我烧掉了以前写的那些传奇剧本,再也不敢用这些绮艳的歌词来给我一生的行事点上污点。
铎说:儒家有教人改过的法门,佛教中有教人忏悔的法门。而我的行为,是改过呢,还是忏悔呢?请普天下有慧眼的人,共同监督我吧。
癸丑年九月,我偶然经过栖霞山寺,见寺里的墙壁上有我的老师题的词,原文如下:合掌作膜拜,听我忏平生。三吴妄男子耳,少小得狂名。第一读书成癖,第二爱花结习。余事谱新声。因此堕尘梦,棒喝不能醒。仗吾佛,施法力,转金轮。从此不识一字,倒看《相牛经》。人遇鸠茶嫫母,地禁词章乐府,到处少逢迎。面壁十年后,陪侍上瑶京。这首诗是老师还未悟道时写的吗?那就应该是儒家的改过法,是老师悟道之后写的吗?那就应该是佛门的仟悔法。不知老师认为如何。受业郏镕谨志。
谐铎(乾隆五十六年刊本)·卷十
89,道人神相

江阴某翁,富甲一乡,四十多岁还没有儿子,买了一个姓李的小妾,一年后生下一个男孩。有一天,某翁听到门口喧哗,出来询问得知,是一个道人要进来,门人阻止。那道士对富翁说:“我是山村野人,早就听说您的大名,今天来拜访,不过是想讨顿酒饭。门人为什么不允呢?”某翁请他进来,命仆人安排了酒饭,道士连喝三十多杯都没有醉意。某翁很诧异,说道:“道人有什么异术吗?能否赐教一下?”道士说:“我没有什么异能,只是会看人的贫贱,非常准确。”某翁就摘掉帽子,请道士相面。看了好久,道士说:“您遍体俗骨,五官上带着浊气,脸上有狗毛,是个富贵相。但是额头上有一股清气,隐约有饿纹,恐怕以后会饥寒交迫。”某翁说到:“呵呵,你的话恐怕不对,我的产业即便坐享其成,子孙也吃不尽。”道士笑着说:“这是定数,破产的详细过程我怎么会知道呢?”某翁接着让他给家人看相,挨着看了一遍,道士都没说什么。正好乳母抱着儿子过来,道士惊呼:“就是因为这个孩子破的家。”翁问:“我儿子的面相怎么样?”道士说:“从脸上看,他十二岁入学,十五岁成秀才,十六就能中进士,官至翰林。仕途早达,但是不长寿。”翁说:“果真这样的话,这是个兴家的孩子啊,怎么能说破家呢?”道士说:“才学和财富是互相抵触的,您之所以坐拥百万家产,是因为前五六代都一字不识。这个孩子能登翰林,你家就算有百万家财,也都会化作乌有。”某翁随口答应,道士告辞离去。
孩子渐渐长大,找了先生教学,而某翁的生意开始赔钱。孩子十二岁进了县学,某翁的当铺失火。过了三年,儿子举孝廉,老翁出海的商船遇风浪沉没了七艘,遇难的者的家属告到官府,要求赔偿,又破费了很多钱财。等到儿子入翰林,某翁一家已经没什么家产,住在破房子里了。他还寄希望于儿子重振家风,没想到,当官不到半年,儿子就去世了。某翁一家也在饥寒交迫中陆续死去。道士的话都应验了。
铎说:当读书人金榜题名的时候,就是他家里一文不名的时候。读书人的科场中举的报喜帖子,就是令财神望而却步的第一灵符。但富翁为了让儿子当官以光宗耀祖,宁愿破产乃至最后冻饿而死,也依然不后悔,富翁也算是个人杰了。
90,和尚婆心

泰和人真生,年纪二十,容貌极为俊美,但是家里贫困,无半点立锥之地。他寄居在招提寺的东院。当时西院来了一个颠僧,有奇术。真生就偷偷的去拜见他,哭诉自己的贫哭。僧曰:“读书人贫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如果又富而浊,还不如贫而清吧?”真生坚持要求脱贫致富的方法。憎曰:“想要求富,你就会很快就死了。”生愤然曰:“弟子想要苟活,因此望师傅慈悲!本想求生,怎么反得死耶?”僧笑曰:“如果不惜命,那就是致富之术。”就用手摩真生头顶,然后让他回去。真生回去后就病了,不久就死了,魂魄因忆前言,就重新来到西院。僧曰:“你富心未死,我来度你一尝苦趣吧。”把真生魂魄纳入自己的左袖就出去了。当时有个富商某人,相貌极丑但是家资巨万,后房姬妾成群,富商因纵欲过度,得了疾病,气如游丝,还剩最后一口气了,家人环守痛哭。忽然颠僧自外而入说:“你们不要哀伤,我能救活她!”众人罗拜地下。颠僧打开右袖向富商一招,又以左袖拂面,然后长笑而去。没过多久,富商竟然跃起,环视诸姬妾,好像都不认识,就逐一询问之,又问其家事。众人也以为富商生魂未定,因此颠倒,就急忙喂他参汤吃。而其实富商就是真生。真生也暗自庆幸作了富翁,此事也闭口不言。平日则鲜衣美食,坐内堂算计田产,把金银放在桌上摩弄。有时乘骏马,随从奴仆成群,白天遨游于花街柳陌间,夜晚则拥诸姬妾。用西江锦裁大被,覆珊瑚七尺床,左钗右粉,作团圞会。心想前身未经之福,今日尽享于此。一天,引镜自照,见自己状貌甚丑陋,不似前面俊雅之貌,心里也颇不高兴。于是又偷偷到寺里找僧人,先拜谢,接着把苦楚也说出来。僧人说:“你已求富得富,愿望已足矣!又想于声色货利中,要回你本来面目吗?”然后于屏风后面唤一弟子出来。一看,则是真的真生!询问他的姓氏,他笑而不答,只是说:“一领湿布衫,烦君代着了!”僧人拍手大笑。真生也顿悟,即日就剃度投在僧人座下,作为弟子。后来随颠僧入五祖山,后来竟不知所终。
铎说:不入苦海,哪里能到达觉悟的彼岸呢?极乐世界中八万四千佛,个个都是在烦恼场中经历过一番磨难的。那些黄脸和尚,脚都还未踏上实地就到处空谈佛法,岂不是在大梦之中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