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享丨什么是社交恐惧
社交恐惧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患者在面对可能被他人审视的一种或多种社交情况时,产生显著的害怕或焦虑。它也被称之为社交恐惧症或人群恐惧症,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
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通常在面对社交场景时会感受到不适,害怕陷入尴尬境地以及被人评判。除了心理上的紧张不安,他们还可能伴有脸红、发抖、心跳加速、不敢对视等表现。这种恐惧反应是患者无法控制的,因此他们会采取回避社交的方式,避免面对这种焦虑的出现。
社交恐惧症通常始于青少年时期,大多数人在20多岁之前就已经发病,但也有一小部分人会在成年后患上这种疾病。患者对任何社交或者公开场合都产生异乎寻常的、持久的恐惧与紧张不安。在陌生人面前,患者会非常的担心、害怕、感到心慌、出汗、焦虑不安等,严重的患者会有濒死的感觉。
社交恐惧症在临床中非常常见,大约占全部恐惧症的一半。它是一种不以患者的意志、愿望为转移的恐惧、恐怖的情绪。患者明明知道自己这种恐惧反应是极不合理的,但是无法控制。因此,他们会尽量避免参加社交活动,从而保护自己免受焦虑的困扰。 需要注意的是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可以治疗的心理障碍。通过专业的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或者是两者的结合治疗,患者可以逐渐克服这种恐惧,恢复正常的社交能力。因此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患有社交恐惧症,建议及早寻求专业的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