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围场里的红色魔王——法拉利车队F1征战史(4)——永远的恩佐(1981-1988)
在经历了1980年只得八分年度第十的一个糟糕战绩后,法拉利意识到他们的312T系列赛车已经太落后了。所以新的赛车的研发也被提上了日程,这一次,他们决定使用小排量的增压发动机,他们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机械增压发动机,由瑞典公司Complex提供的机械增压,还有一种是放入了两个KKK涡轮进行增压。两种方案都被进行了测试,第一种方案得到了好评,他们说机械增压既可以比自吸发动机又更大的输出,同时还没有涡轮带来的迟滞现象。但是如果把这个系统装入赛车中会相当高,这样会造成废弃的吸入。因此,法拉利还是选择了后者。


恩佐法拉利在选择了参加了蓝旗亚Stratos Group 5赛车的开发的尼古拉·马特拉齐来对新的赛车进行开发。因为它具有涡轮增压发动机开发的经验,同时还在雷诺——F1中涡轮增压的先行者工作过。他明白涡轮增压的优缺点,经过反复考量他决定使用一个1.5L 120度夹角V6发动机,放入两个比较小的KKK涡轮增压,最大马力可以达到600匹(排位赛,正赛为550匹),这套系统十分有潜力,不仅可以使赛车的性能强劲,同时还可以有很大的后续研发升级空间。新车被命名为126C。在1980意大利大奖赛的测试阶段,他就展现出了比312T5快得多的速度,法拉利也准备靠着它在1981年重新返回争冠行列。


然而,涡轮增压虽然比自吸快得多,但是法拉利也和其他采用涡轮的车队一样遭遇了可靠性问题,在1981赛季的前三站,车手吉尔斯·维伦纽夫和迪迪埃·皮罗尼各自遭遇了三连退的开局,而后续的各种不稳定也使得维伦纽夫在1981年争夺世界冠军的梦想破灭,不过126的速度也使得维伦纽夫在摩纳哥和西班牙取得两连胜。并且在自己的主场加拿大拿到第三。这台车在霍根海姆,蒙扎和布诺伊斯艾利斯的赛道上表现最好,但是维伦纽夫觉得这台车操控起来十分困难,他声称这台车像一台“红色的巨大凯迪拉克”(没事,至少比普罗斯特那句像部货车好太多了)。


随后,他的队友迪迪埃·皮罗尼和来自英国的Harvey Postlethwaite这位在1981年来到法拉利的车队工程师对赛车进行了一番研究,研究发现,赛车的底盘其实没有太大问题,但是空气动力学却极其糟糕,据他们所说,该车产生的下压力只有威廉姆斯和布拉汉姆的1/4,加上底盘的硬悬挂。在过弯时赛车会以一个角度滑入弯道,直到地面效应把赛车拉回来。而在这个阶段,赛车驾驶员会承受比威廉姆斯FW07和布拉汉姆BT49更大的G值,同时还会使得轮胎消耗过快。在涡轮启动的巨大迟滞之后,会突然一下子爆发很强的输出。这样的过程中就使得赛车操控极其困难。不过强大的动力输出也使得这台车成为了一个十分讨厌的对手,在奥地利的Österreichring赛道(后来的红牛环),6台自吸赛车排在法拉利身后几圈无法超过,而在贾拉马赛道,虽然法拉利的速度比较缓慢,但是还是有四台车在维伦纽夫身后无法超过。所以说,影响了该车的发挥的主要因素就是可靠性和空气动力。

在1982年,126C被进行了全面的改造,首先是发动机经过改造,提升了可靠性,并且,底盘和车身的改造让他成为了法拉利队史首台单体壳赛车。相比于126C,这台赛车更小,更灵活,虽然发动机重了不少,但是凭借优秀的空动和底盘,该车的操控性远优于前者,不过受制于发动机重量,法拉利的赛车在弯道中比对手慢,新车被命名为126C2,维伦纽夫和皮罗尼两人在季前测试中创下全场记录。法拉利车队全队上下士气大振,他们有足够的信心争夺1982赛季的冠军。



在赛季之初,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发挥又掉线了,可能是新的赛车故障率太高的缘故,在南非,两车双退,在第二站巴西,维伦纽夫还是没有成功完赛,但是皮罗尼取得第六。而在这场比赛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就是威廉姆斯使用了一个类似于“水冷刹车”的东西,这让法拉利十分不满,所以在接下来的美国长滩,法拉利的赛车安装了一个独特的装置:两个薄的尾翼,每个尾翼的宽度都符合规定,但前后并排交错放置,使其有效地成为一个双宽翼,以报复前一站威队的事情,这是故意利用规则漏洞,所以在赛后,获胜的维伦纽夫被取消成绩。

而随后,就到了1983年那场臭名昭著的圣马力诺,在整场比赛里,法拉利的赛车很快就遥遥领先,1-2带回已经不是问题,然而这时,皮罗尼却违反了车队指令,擅自超过了维伦纽夫,起初维伦纽夫也没有太在意,以为他是给观众增加兴趣,但是随后他却没想到皮罗尼要来真的,本来到手的冠军就被偷走了,维伦纽夫对此十分懊恼和愤怒,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场比利时佐尔德赛道的比赛中,维伦纽夫发誓要绝不手软,他在每一个弯道都拼尽全力,结果在超越一位March车队车手约翰·马斯的时候由于马斯让出的是左侧行车线,而维伦纽夫打算从右侧过,结果两人发生碰撞,在270km/h的速度下维伦纽夫的赛车腾空而起,以200km/h的速度在空中翻飞。最终鼻翼触地,赛车随即解体,而维伦纽夫的头盔被甩出来之后他也被甩出座舱,重重地摔在了护墙上,在抢救了几个小时之后不幸离世。这样一位被法拉利视为儿子的天才车手,就在这样一场悲剧的内斗中离开了人世...为此,皮罗尼也是为之前的挑衅和内斗后悔不已,在随后的德国霍根海姆,他也和普罗斯特发生了类似的碰撞,这一次,他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但是这一场事故,也终结了他的赛车生涯,而在三年后,他在一场赛艇事故中去世。





不过在这个赛季中,法拉利也对126C2进行了升级,包括新的空力套件和车身,发动机也把马力提高到了650匹(排位赛)/600匹(正赛),同时在法国站,一种新的底盘还被引入到了赛车上,这种底盘的摇臂式前悬架改为更为流线型的拉杆式、高速率悬架。还设计和开发了一个更薄的纵向变速箱,以取代横向变速箱,从而促进来自地面效应底盘侧舱下侧的更好的气流流通。虽然失去了两位主力车手,一些比赛也没有参加,但是替换了帕特里克·坦贝和老朋友马里奥·安德雷蒂之后,法拉利还是以74分夺得年度车队冠军,而至于车手冠军,那就要属于威廉姆斯的科克·罗斯伯格了。

在随后的1983年开始F1禁止地面效应,于是法拉利这里推出了126C2B赛车来参赛,这一年,设计师Postlethwaite设计了一个宽大但是有效的赛车尾翼,同时提高排位赛马力到达800匹,而正赛,则提高到了650匹设定。按照1983年的标准来看,这,就是那年的最佳设定。


然而在这一年,有一个特别恐怖的对手,就是搭载宝马发动机的布拉汉姆BT52,那台宝马的四缸涡轮机的马力非常大,应该是围场里最大的。(排位赛特供发动机一圈炸掉,然后到了正赛再换)巴西人尼尔森·皮奎特也驾驶着它和两位法拉利车手以及普罗斯特展开竞争。
但是马力大也是要有代价的,代价就是这车的稳定性真的太烂了,尼尔森·皮奎特退赛四次,而另一位车手里卡多·帕特里斯就除了一个第一和一个第三之外几乎没拿过分。而另外一个对手雷诺车队稳点,但是赛车综合性能不如法拉利。法拉利这边,在上半赛季坦贝驾驶赛车获得了圣马力诺冠军,在比利时,加拿大收获2-3,而另外一位法国车手维内·阿努克斯(René Arnoux)虽然退赛次数太多,但是也拿到两个季军和一个冠军,同时,为了应对竞争对赛车进行了升级,在银石大奖赛,他们对赛车进行了小改,也就是126C3,这台车的可以当作C2B的优化,在德国的霍根海姆,阿努克斯夺得冠军,而在荷兰站,他们实现了1-2带回。最终,法拉利以4冠12领奖台一共89分斩下年度车队冠军。而车手冠军,就去到开着那台疯子车的尼尔森·皮奎特手里了。



在1984年126C3赛车继续升级为126C4,发动机马力进一步提升至850匹,和宝马·雷诺的发动机相当,甚至比迈凯伦的TAG Porsche发动机还大点,但由于迈凯伦的MP4/2赛车的设计太成功加上126C4缺乏抓地力,导致这一年法拉利无法和迈凯伦竞争。(很多时候法拉利甚至要安装套件来保证下压力,然而这样的操作影响了赛车的极速,在南非的第二站比赛中,法拉利在长直道上的速度比宝马动力的布拉汉姆慢了25公里/小时),最终,法拉利在这一年取得了一个冠军(由意大利车手阿尔伯雷托在比利时获得)和一共8个领奖台,得分57.5分位列年度第二。



至此,法拉利126系列赛车的生涯也走到了终点,他们一共获得了10个杆位,10场比赛,两个车队总冠军,总计260.5分结束了他的赛道征战,而这两个冠军,也是1999年之前法拉利获得的最后的两个车队冠军。

在随后的1985年法拉利推出了全新的F1赛车,该赛车被命名为156/85,156的意思是1.5L V6,而85是指的是年份为85年。这台车搭载的Tipo 031/2 V6涡轮增压发动机。和126C4相反,该车的排气系统位于发动机的V型气缸外部,而涡轮增压器都位于V形排列的气缸的外侧,进气室位于V形内侧,输出功率约为750马力。



在赛季初,该车可以说是稳定且可靠,在首战巴西由阿尔伯雷托和阿努克斯驾驶,并且2-4带回,但是后者在赛后和恩佐闹翻离队,随后接替他的是瑞典人斯特凡·约翰逊(Stefan Johansson)取代。接下来的比赛阿尔伯雷托也稳定发挥,除了圣马力诺和法国的退赛之外,他就没掉出过前三。两个冠军(加拿大,德国),四个亚军和两个季军的成绩让他到第11站荷兰都领跑车队积分榜。眼看着很有希望获得年度冠军,但是这法家又是关键时刻掉链子,在赛季最后五场比赛中,他全部退赛一分未得。把冠军宝座拱手让给了“教授”普罗斯特。同时法拉利也在车队积分榜上以82分落后于迈凯伦屈居第二。



在1986年之前那位设计师哈维·波斯特莱特韦特(Harvey Postlethwaite)又主导开发了法拉利的新赛车F1/86,该车搭载的发动机是Tipo 032型,在排位赛可以输出1250马力,到了正赛调回到850匹,该发动机在当年围场里是除了宝马之外马力最大的发动机,同时配合改进的空气动力设计,该车在直道上的速度领先全场,然而在直道之后的弯道,由于其笨重的车身,该车的操控表现不怎么样,以至于常常被搭载本田发动机的威廉姆斯,搭载TAG保时捷发动机的迈凯伦,搭载雷诺发动机的莲花和搭载宝马发动机的贝纳通超越。(感觉法拉利很多时候都这样,赛车的马力很大但是操控性一般般,结果就是直线快弯道慢)总之,这台车的表现并不怎么好,在阿尔伯雷托和约翰逊的驾驶下,该车全年登上了5个领奖台,四个第三由约翰逊获得一个第二由阿尔伯雷托获得,那就是他们的赛季最高光:澳大利亚大奖赛,那场比赛他们2-3带回。






在1987年,一位设计师来到了法拉利,他就是奥地利人古斯塔夫·布伦纳(Gustav Brunner),在技术总监约翰·巴纳德的指导下,他设计了法拉利F1/87,该车是一款全新设计的赛车,外观比前身F1/86要更加流畅,同时新的Tipo 033发动机的气缸夹角也从120度变为90度,在这一年,发动机的增压值被限制在了4.0Bar,在排位赛最大马力950匹,在正赛为880匹。(感觉这时候法拉利和本田差距比较大了,同时期的RA167E在正赛的最大马力为1050匹,不过也是围场第二发动机了)。车手方面则是斯特凡·约翰逊离开车队,而接替他的则是日后塞纳的队友也是挚友:格哈德·伯格。


在赛季的一开始,该车的速度确实很快,但是一直存在的转向不足的问题让他们无法充分发挥。不过总体来说,纯速度上他们是可以和威廉姆斯FW11,迈凯伦MP4/3和LOTUS 99T掰掰手腕的,但是从赛季中期开始稳定性又开始作妖了,从第五站底特律到第十二站荷兰,阿尔伯雷托就没完赛过!伯格也是连续一大票退赛。而且好多时候比如在阿尔伯雷托在圣马力诺和伯格在奥地利都是领跑退赛的!?!结果就是当年法拉利一共只获得53分排在年度第四。。。不过在赛季的末尾,法拉利迎来了一个小高光,在日本和澳大利亚站,格哈德·伯格实现了两连冠,上次做到这个的还是1981年的维伦纽夫在摩纳哥和西班牙。而且在最后的澳大利亚站,塞纳由于刹车问题被取消了成绩,这就让法拉利来了个1-2带回。也算是一个痛苦不堪的赛季最后的安慰了。而与此同时法拉利在这一年推出了纪念法拉利40周年的F40.这台由恩佐亲自设计的最后一台法拉利以他的强大的动力和对速度的纯粹追求让他成为了法拉利最伟大的跑车之一。这或许也是印证了杰里米·克拉克森的那句:当法拉利的赛车表现不佳时,他们的路车往往会是上佳的。




由于本田在涡轮时代的过于强势,同时发动机的马力太大导致车祸和死亡时有发生,FIA觉得在1988年把涡轮增压值限定在2.5Bar,同时准备在1989年开始取消涡轮增压发动机,统一改为3.5L 自吸发动机。所以大多数车队决定把经力转向随后的规则大改,法拉利也是一样,这一年他们的F1/88C赛车也是在去年的赛车上进行了改动,按照规定,涡轮增压值从4.0Bar降低到了2.5Bar,同时油箱载油量也从195L减到了150L,发动机在12000转/分的转速下产生马力约为650–720匹。不过当年的情况相信大家十分清楚了,迈凯伦MP4/4搭载着全新的RA168E发动机在当年16场比赛赢下了15场横扫赛场。他们的年度积分是法拉利65分的三倍多,同时法拉利的两位车手在车手积分榜上位列3-5。



在这一年,一个令法拉利公司上下甚至是全世界车迷都为之悲伤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法拉利的创始人恩佐·法拉利在1988年的8月14日星期天的凌晨,法拉利在意大利加里波第广场上的家中去世。

一切都结束了,法拉利见证了汽车运动的全部历史,最后却不得不匆匆结束了这一切,这时候,全世界很多的作家开始总结他的一生,有人说他是汽车界的先锋,但他不是,也有人说他说伟大的赛车手和工程师,但是他也不是。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一个鼓动者,没错,他一直都是这样。


这个男人的核心品质只有一条,那就就是不屈不挠的钢铁意志,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要那些带着自己名字的赛车赢得比赛。从早年作为赛车手,到后来做为车队经理,公司老板,法拉利一直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他也日日夜夜孜孜不倦的努力,从未想过的放弃。无论是伟大的胜利后众人的狂欢,还是惨烈的失败后媒体的指责,没有谁可以使他停下脚步。每当有人问他最好的法拉利是哪一辆,他总说:“下一辆”

而自始至终,恩佐本人都一直保持着高深莫测的形象。在露面时,他戴着墨镜,高傲而又神秘。

当然,高傲在有时候肯定是有代价的,没错,确实是这样,一个失败的交易使得自己的公司陷入了一场在耐力赛和福特的激烈竞争,同时还因为一句嘲讽引来了自己一生的宿敌,直到今天,这位宿敌仍然在跑车市场上,而背后还有巨大的资金基础。但是,高傲,是法拉利骨子里的东西,缺少了那层高傲,法拉利就不再是法拉利了,他创造了赛车界成绩最棒,底蕴最深的车队之一,他,有资格高傲。

而在三周之后,F1大奖赛在蒙扎拉开序幕,迈凯伦本田车队依然势头强劲,这让法拉利的粉丝和车队一开始就失去了夺冠的信心,但是,正赛中,普罗斯特机械故障退赛,而塞纳则是遥遥领先,但是这时候,比赛还剩下3圈,冲动的巴西选手在超越被套圈的威队车手的时候撞到了后轮冲出赛道。这或许是恩佐的灵魂庇佑,或许是上天的恩赐,伯格立刻追上去获得冠军,阿尔伯雷托则获得亚军!他们又一次在家门口大获全胜。狂热的法拉利车迷冲了上去,伯格也被一群挥舞着红黄黑三色旗帜的人群包围。他们拉开了横幅,上面写着:“法拉利,无论生死,我们永远都追随着你!”
是的,恩佐法拉利,汽车界最后一个伟大的巨人走了,但永远无可替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