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机械生物档案:负衍机械 I类蜘蛛群

自机械生物档案:负衍机械 I类蜘蛛群
【档案整理负责人编号:α.0027】
【档案整理时间2013.5.7】
至档案最终整理时间为止,我院共发现完全机械生物共分为,通过陨石放射性元素改变为脱碳机械生物的【自衍机械生物】,以及进行【机械化生物人体结合】手术的个体在理智值清零,机械覆盖面积【70%】之上,此阶段停止生理活动情况下,其机械化身体构造将自然分解为机械颗粒分子,在此阶段将构成【负衍机械生物】
【负衍机械生物】构成中无法预测其最终态,现已收录种类约四十种,负衍机械生物无法繁殖,为保障自身种族繁衍,主要手段为“将手术后个体理智值清空并附着自种族基因编码”,因此对术后个体具有强烈攻击欲,主分为I类、II类、III类与单独、群居,此档案记录目标为I类群居性。
I类蜘蛛群-核心T
核心T是【I类蜘蛛群】思维数据中枢,每个群体仅有一只,类似于【蚁后】。
有两对足,体长25CM-40CM不等,没有头部只拥有作为运算中枢的胸体以及保证储存能量的腹体,其身体覆盖一层约3CM厚度的体甲。
核心T没有构成进行观测、攻击等机体构件,将所有的构成分子完全用于思维中枢的构建,其观测内容完全依据其它个体的数据反馈。
I类蜘蛛群-数据D
数据D负责核心T与子体间的数据传输,同时对核心T的数据进行实时复制,在核心T无法下达指令时负责下达简单指令。整体约5CM-7CM,拥有六对足可以快速移动,没有头体及腹体,头部环绕六只单眼与两只成像构体,整体覆盖一层约2MM的特殊纤维绒毛,具有光学迷彩、平衡体内外温度差、反雷达效果,每组子体分配一只,核心T附近分配三只作为观测仪及信息传输器。
核心T被破坏后对子体群下达“逃离”指令。在确认安全之后,最先成功逃离的数据D将吞噬10-15只子体进行向核心升级,原先作为核心T信息传输器的三只个体负责下达“聚拢”指令。
I类蜘蛛群-子体
子体作为【I类蜘蛛群】最多个体类型,通常以20只一组进行活动,没有独立的思维能力,通过头部信息接收器获取指令,体长10-14CM不等,成灰黑色,拥有三对足及一对螯肢,三对足与螯肢皆拥有独立成像仪及毒腺开口,通过胸体产生的电磁力可在金属上进行爬行,其电磁力为螯肢增加了约1T咬合力,与蜘蛛不同,仅有头部与胸体没有腹体。
总结
I类蜘蛛群为我院最早发现的I类负衍机械生物,其基因编码病毒对契合度、理智值较低的术后个体有不可逆损伤。
在病毒生效期间,会不断降低中毒者理智值使其加速进入高机械覆盖状态,最终在理智清零后,机械覆盖体脱离进行负衍化。
病毒会使完全机械化员工进入“离线”状态,在1-4小时内逐渐恢复,是否对其造成其他效果并未得知。
对三种个体核心进行破坏后发现,全部个体都会在5分钟之内自我分解成液态金属,正常个体对液态金属有回收倾向,在对实验体机械生理结构注射1ml后发现其契合度小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