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7月】时政热点梳理丨持续更新最新考点串讲,都是重点【含2023年1-7月pdf

2023-08-04 20:21 作者:林林要上岸丫  | 我要投稿

2023年7月时政热点精选

完整版时政月报+模拟题库,三连私信领取

科技成就

(1)我国新一代数字地球技术平台发布

7月6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数字地球技术平台——星图地球智脑引擎发布。该系统基于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等单位联合研发的遥感智能大模型,深度融合地球大数据、分析解译算法与超级计算机,将为地球科学研究、遥感行业应用等提供支撑服务。

(2)朱雀二号成为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

7月12日上午,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按程序完成了飞行任务,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至此,朱雀二号成为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在新型低成本液体推进剂应用方面取得突破。

(4)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开启科学试观测

7月14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的标志性设备——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正式开启科学试观测。望远镜位于四川稻城,由313部直径6米的单元天线构成,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将对太阳开展连续监测,同时探索脉冲星、快速射电暴和小行星监测预警方法。

(5)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开始首次试航

17日上午,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解缆离开码头,开始首次试航。

(6)我国成功发射天目一号气象星座07-10星

7月20日11时2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目一号气象星座07-10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提供商业气象数据服务

(7)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

7月20日21时40分,经过约8个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六号乘组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此次出舱活动中,航天员景海鹏在机械臂的支持下,与在舱壁自主攀爬的航天员朱杨柱密切协同完成了多项任务,航天员桂海潮在舱内配合支持。这是中国空间站的第12次出舱活动。

(8)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六号卫星

7月27日4时0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遥感三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80次飞行。

(9)我国首款使用柔性太阳翼的平板式通信卫星升空

7月23日,银河航天灵犀03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银河航天灵犀03星是我国首款使用柔性太阳翼的平板式通信卫星,此次发射也是我国首次在轨对多星堆叠发射技术进行验证,将为我国低轨通信卫星星座的快速部署提供技术支撑。


地方要闻

(1)甘肃首列“中阿快线”公铁联运国际货运班列开行

7月5日,甘肃首列“中阿快线”公铁联运国际货运班列开行。班列从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出发,到新疆喀什出境,最终抵达阿富汗,全程约3125公里,总时长预计15天,相较传统海运路线可节省7天时间。

(11)第3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开幕

7月27日,第3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山东济南开幕。围绕“奋进新征程,书香润中华”这一主题,将举办书画展、访谈等活动750多场。本届书博会吸引全国1700多家出版印刷发行单位参展,主会场设8个展馆,展览面积达10万平方米,线上线下展示出版物超70万种。

(12)我国重要输电通道卫星巡视首次在江苏完成

我国重要输电通道大规模常态化卫星巡视首次在江苏完成。本次巡视历时一周,实现江苏全省1600多公里特高压及密集输电通道共9类11种隐患的排查,巡检效率提高10倍以上。

(13)香港首家卫星制造中心开幕

7月25日,香港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ASPACE香港卫星制造中心在将军澳科学园开幕。该中心是香港首家卫星制造中心,也是全球最大的卫星智能制造工厂之一。中心开幕是香港航天科技领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重要文件

(1)《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出台实施

近日联合印发了《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在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等方面作出安排部署,明确7个方面的主要任务,为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的持续推进提供指引和保障。

(5)市场监管总局公布《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

市场监管总局7月12日公布《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将从今年12月1日起施行。管理办法增加并细化了单位食堂承包经营者、食品展销会举办者等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对解冻、简单加热、冲调、洗切等食品安全风险较低的简单制售行为,可适当简化审查内容。

(7)《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发布

近日联合印发《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规划》提出将全面实施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化黄河文化研究发掘、提升环境配套服务设施、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加强数字黄河智慧展现等五大重点任务,加快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8)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管办法发布

市场监管总局7月22日发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办法》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规定市场开办者履行入场销售者登记建档、入场查验等管理义务,销售者履行进货查验、定期检查等主体责任,将承诺达标合格证列为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的有效凭证之一。

(9)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

《意见》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使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引导民营企业通过自身改革发展、合规经营、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

《意见》在七个方面提出要求。

一是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包括: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全面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制度,完善社会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市场化重整机制。

二是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包括:完善融资支持政策制度,完善拖欠账款常态化预防和清理机制,强化人才和用工需求保障,完善支持政策直达快享机制,强化政策沟通和预期引导。

三是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包括: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构建民营企业源头防范和治理腐败的体制机制,持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监管执法体系,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

四是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包括:引导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支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鼓励提高国际竞争力,支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依法规范和引导民营资本健康发展。

五是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包括:健全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建设机制,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强民营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完善民营经济人士教育培训体系,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六是持续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社会氛围,包括:引导全社会客观正确全面认识民营经济和民营经济人士,培育尊重民营经济创新创业的舆论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七是加强组织实施。

其他要闻

15.粤港澳大湾区首列“中吉乌”国际公铁联运班列发车

7月4日,粤港澳大湾区首列“中吉乌”国际公铁联运班列广州国际港发车。班列以铁路运输方式到达新疆喀什后,转公路出境,途经吉尔吉斯斯坦,最终抵达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该班列相较传统路线可节约5天时间。

17.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举行

7月4日,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以“数据驱动发展、智能引领未来”为主题。其间,举办论坛、“数字之夜”城市地标点亮仪式、中国数字音乐会和多项主题活动,推动全球城市交流合作、共享开放互利市场环境、加快城市数字转型进程等,共同培育发展新兴数字产业、激发数字消费潜力。

18.我国首个跨省区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在广州投入运行

我国首个跨省区分布式源荷聚合服务平台日前在广州投入运行,这是一套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可将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相对分散的分布式电源、负荷和储能进行集成调节,有力支持电力供应迎峰度夏安全。

19.中国赴黎维和官兵获“和平荣誉勋章”

4日,中国第21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410名官兵被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授予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和平荣誉勋章”是联合国授予维和人员的最高荣誉。

30.滇藏铁路哈巴雪山隧道施工完成

滇藏铁路丽江至香格里拉段最后一座隧道——哈巴雪山隧道7月8日完工。哈巴雪山隧道全长9.7公里,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为一级高风险隧道,隧道完工为滇藏铁路丽香段年内开通运营创造了有利条件,届时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将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

39.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新发现古人类顶骨化石

日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团队应用CT扫描和3D重建等新技术,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中成功识别出一块距今约20万年左右的人类顶骨。这是近50年来在周口店遗址区域首次发现的人类化石,为探索东亚地区乃至世界人类的演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标本材料。

41.2023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

7月18日,2023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福建省厦门市举行。

本次大会以“网聚文明力量 奋进伟大征程”为主题,由中央网信办、中央文明办、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互联网企业代表、专家学者等约800人参加。

42.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发布

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等6部门向全社会发布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马依彤、邓景辉、刘中民、李桂科、李德生、陈章、范代娣、柯卫东、袁守根、唐立梅等10位来自科研生产一线的先进典型人物,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展现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良好精神风貌。

57.中国科考队员进驻北极黄河站

中国3名科考队员24日下午进驻位于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中国北极黄河站。未来7个多月,中国科考队员将在黄河站展开多项科研考察活动。2004年7月,中国在北纬79度的斯瓦尔巴群岛新奥勒松小镇建立了首个北极科考站——黄河站,中国因此成为第八个在该群岛设立北极科考站的国家。

完整版时政月报+模拟题库,三连私信领取

【7月】时政热点梳理丨持续更新最新考点串讲,都是重点【含2023年1-7月pdf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