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铃芽之旅
首先铃芽之旅的作画与制作上并没有太大缺陷,采用了一贯的新海诚式画风,制作相对精美,也是铃芽之旅评价能够达到及格线的主要原因。但是优秀的作画也难以掩盖铃芽之旅剧情与人物刻画的缺失,这也是为什么我在电影院观看时会哈欠连天,觉得很无聊的主要原因。 之所以我认为铃芽之旅的剧情与人物刻画存在硬伤,相信观影的观众也能大致感觉出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铺垫过于平淡。当我们回到电影本身的内容上时,可以发现,电影花费了将近一个半小时讲述了铃芽和草太在一次问路之后,由于铃芽的过错,导致要石出逃,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铃芽踏上追逐大臣的旅途。看到这里其实并不能说明前期铺垫十分平淡,因为对任何作品进行概括时,难免会让其枯燥乏味。就以天气之子为例,前期故事铺垫也就是讲了叛逆少年帆高与阳菜相识,并且结伴旅行。以概括的剧情来论证其铺垫过于平淡是极具偏见的。因此,之所以说铃芽之旅的铺垫过于平淡,原因主要便是由于剧情前期铺垫缺失,导致观众难以接受剧情。实际上在前期铺垫中,铃芽的过失造成灾难出现,这应当营造一个十分紧迫的氛围,因此将这部分叙事拉的过长造成的最直接的观感就是让观众难以共情。在我看来实际上影片主要凸显的部分就是前半段铃芽从九州老家到东京这一部分,这也与片名铃芽之旅相同。因此在这段旅途中着重凸显的是一片祥和欢乐下隐藏着危机。这种叙事手法也是业界的惯用手法,诸如混沌之子、命运石之门、air、kanno等等我们耳熟能详的神作也不免采用这种方式。但是当我们回到铃芽之旅上时,却能发现他运用的并不合适。以混沌之子为例,混沌之子的游戏与改编动画口碑两极分化严重的最主要的原因。 高潮剧情之所以精彩,离不开前期大量的铺垫。凶真三千跳看的人热泪盈眶,是因为在lb生活点点滴滴的日常深入人心,是因为观众将感情代入到了凶真身上,无论是谁都不想失去;情强哥与世莉佳的诀别让人不舍,是因为世莉佳在破解新世纪疯狂再临案件中寸步不离的陪伴,让玩家在感情上已经同拓留一样,将世莉佳视为重要的伙伴;在团长消失时,观众与阿虚一样紧张,是因为在漫长的故事中,观众早已把团长视为带领自己摆脱无聊现实的希望。 当我们回到铃芽之旅时,我们就会发现由于铃芽之旅前期的铺垫过于随意,导致观众实际上很难将感情带入到铃芽身上。难以体会到铃芽的心情,做错事想要弥补的焦虑;遇到草太的心动。因此在剧情的高潮部分时也很难体会到铃芽的心情,观众仍然只是在看故事,而并非体会故事。而之所以观众会觉得铃芽之旅高潮部分剧情很老套,也是因为前期铺垫的缺失。我们就以最经典的p5为例,在怪盗团与圣杯决战时,借助民众对于他们的期待,完成了绝地翻盘。实际上这个情节已经老的不能再老了,诸如龙珠,圣斗士中都有过“汇聚大家的力量来完成决战”这种情节的出现,但为什么并没有人指责p5情节老套,无代入感呢。是因为在游戏的大段时间中,玩家已经将感情带入到了雨宫莲身上,在被圣杯拖入绝境时,就如同自己被逼上绝路一样。p5在前期安排了大量的剧情,就是为了让玩家能够代入雨宫莲这一角色,能够认同怪盗团希望匡扶正义,惩恶扬善的初衷。 在上述中我们举了一些动画与游戏领域的例子,其实在小说中,也不难发现铺垫的重要性。我们就以纪德的短篇小说《窄门》为例。在我个人看来,这篇小说只有五分之一的部分是高潮,也就是阿丽莎死后,其日记本被交到杰罗姆手中这一部分。这在全篇的占比非常小,作者花了将近所有的篇幅,来铺垫这一部分。作者在杰罗姆成长的日常中不断书写他对阿丽莎的倾心爱慕,而阿丽莎的迷人的回应,更是让读者很容易便进入杰罗姆的角色。在杰罗姆眼中,阿丽莎成熟、温柔、聪慧,是一切美好的代名词,这一点也充分的让读者体会到了。因此当我读到阿丽莎不断推延与杰罗姆的订婚,当杰罗姆结束军旅生涯后见到思念已久的阿丽莎却不欢而散时,心情与杰罗姆一样低落。正是这种代入感,才能让读者在阅读阿丽莎的日记时潸然泪下。“杰罗姆,我的兄弟,我离你越远便越想念你”“圣洁的幸福之门容不下两个人并肩”。 主题的升华并不是为了升华而升华,是剧情的铺垫已然到位,自然而然的抒发感情。正是因为在旅途中薰子单纯、羞涩,所以在最后分别时才会让读者感受无限惋惜。之所以《伊豆的舞女》能够凭借短短十几页的内容,书写最唯美的初恋,正是因为剧情详略得当,离别时无限悲伤之情水到渠成,并不需要过多的描述。而之所以铃芽之旅的剧情给人平平无奇之感,也皆是源于前期铺垫的缺失。给观众造成了两种感觉。第一,难以带入铃芽的感情,无法体会焦急与急迫感。第二,对于铃芽与草太感情无法理解,在我看来铃芽对于草太更多的应该是歉意,而并非爱意,纵观全局,草太所展示出来吸引人的魅力便在于愿意牺牲自己阻止灾难发生。但是由此便引出铃芽的爱情过于牵强,难以让观众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