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身如一瞬,转身亦一生。
一念而起,一往而深,无法转身。 多少人在执念中迷惘,在纠结中摸爬滚打,失望中声泪俱下,循环往复中消磨殆尽,不断的自我催眠,不停的自我暗示。宁愿相信,不愿转身,成为最后的自我叮嘱。 最初的一瞬刻在心尖,纵使“如果、假如、要是…”等等一系列的词语和造句不停地在脑中盘旋,仍想不出什么别的新意,恨这种措手不及的感觉可又无能为力,眼看着抓到的救命稻草无非只是海浪翻滚的波纹,就这样任凭冲刷,无力也无心反抗,闭上眼慢慢地沉到海底,可明知转身即可拥抱光明。 走进一段很长很长的隧道,任你疾走还是快跑也仍然被黑暗笼罩,明明知道前方一定有出口,但仍会被黑暗吞没的极度不安,越是憧憬着出口的光,越是难忍目前的黑,一段黑暗,一片迷茫。 怎样的美好才会念念不忘,怎样的情绪才会战战兢兢,又是怎样的心理才会无法释怀,得来不易的惜重才会有小肚鸡肠的计较,知情达理的自我宽慰终究敌不过直来直去的失笑落魄,如此的掩盖,今后的憧憬与担忧,既是意料之中的也是意料之外的。 经文难念,步步亦趋,蝼蚁之溃,摇摇欲坠;羡其所有,日损心耗,人无完人,重为所归;若如初见,侧步相让,回望陌路,今日何况?喜其作为,愿尝苦泪,这就是人生吧。 说和做总归不一样,说是身体反应,做是精神反应,是意志力的体现。能说到做到的人才会有非同凡响的让人仰望的人格魅力。 这个世界瞬息万变,谁都无法预见未来,再好的城堡都会有轰然倒塌的那一刻,谁又能为谁轻易担保?习惯性依赖的结果就是失去自我的独立性,使大脑处于被行动驱使的状态,剩下的无非是一个毫无思想的躯壳。 不经意的发现总会带来附属的额外收获,娇艳欲滴的花朵也总要经过常年累月的浇灌,没有谁从一开始就会懂得关心和无微不至,多久的时间,多少的唠叨和争吵才培养得出面面俱到,原来是失去过才学会了珍惜。 转身如一瞬,转身亦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