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22软磁合金热处理工艺
1J22软磁合金(带材)是高饱和磁感应强度的铁钴钒软磁材料。磁饱和强度较高(2.4T),各向异性较小,在制造功率相同的电机时,可以显著减少电机的体积。此外,由于内部温度相对较高,合金可以在普通软磁合金无法正常工作的高温环境中继续工作,并保持良好的磁性能。所以,该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用作航天同步、扭矩等电机的电枢冲片。近几年来,一般1J22软磁合金(带材)的真空退火处理,厚度0.2mm和0.35mm都采用同一工艺进行处理。此时,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0.35mm厚的1J22软磁合金(带材)真空处理后的磁性能远低于0.2mm厚的磁性能。因此初步判定该工艺可能仅适用于0.2mm厚的1J22软磁合金(带材),而不适用于0.35mm厚1J22软磁合金(带材)。若仍采用一般1J22(带材)热处理工艺规范对其进行退火处理,已不能保证良好的磁性,将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电机性能。由于该合金的含钴量(50%)较高,故其价格比较昂贵,更不能马虎对待。鉴于此,我们重新对1J22(带材)真空热处理工艺进行了各种试验和方案论证。通过几十个炉次的实验,我们发现了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工艺进行了重新优化,然后结合产品处理,进一步稳定了热处理工艺,使1J22(带材)热处理后的磁性能达到预期水平。

通常我们使用的1J22软磁材料(带材)是钴含量在50%左右的铁钴钒合金。该合金组织结构为体心立方晶格的单相固溶体,在900℃附近发生一相转变,当温度低于730℃时,产生有序化转变,形成FeCo超结构,无序的a相转变为有序a相。而且这种合金具有很大的脆性,容易氧化。
经过咨询材料进货方,发现进货厂方为了满足我们对0.35mm厚1J22软磁合金硬度和提高切削;加工的要求,故在冶炼时加入了少许杂质。材料成i磁分对比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0.35mm厚1J22软磁合金的杂质多于0.2mm,成分变化了,当然热处理工艺也必须相应地做调整。经过实践和试验,在保温温度上发现了问题。由于0.35mm厚1J22软磁合金中加入了较多的杂质,因此它的最高退火温度必须降低。经过几十炉的摸索,找到了最适合0.35mm厚1J22软磁合金(带材)的最高保温温度,即在850℃附近进行保温才能获得良好的磁性能。而原先所采用的工艺保温温度在890℃附近。原工艺与850℃工艺处理后所测得的磁性能对比如表2所示。

由此可见,由于化学成分的变化,热处理工艺的变化,特别是保温温度的重新优化,是该材料热处理工艺的重中之重。经过多炉次的试验和探讨,证明了优化后的1J22软磁合金(带材)真空热处理工艺是科学合理的。应用于产品中也已取得了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