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航空发动机取得重大突破,光刻机3年内能否量产?

2021-01-09 18:13 作者:楠竹一  | 我要投稿


图为发动机

近日,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对外公布了在钛铝合金的氧化钇陶瓷材料,一体浇铸成形工艺上的重大突破,在采用新工艺之后,国产客机航空发动机的性能可以有1-2个数量级的提升,完全超过美国同级别产品,这次中国航发获得重大突破,简直怒打美国老脸,看看以后还敢不敢说给图纸也造不出?那么光刻机3年内能否量产?对此有专家表示:下一步中国就是要实现光刻机国产。 

图为发动机叶片

作为传统的镍基高温合金的替代品,钛铝合金是为了适应新式发动机更大的工作温度和负荷,而被研发出来的下一代高温合金,此前运用钛铝合金的相关技术被欧美国家垄断,这些国家也因此把持了客机用大涵道比航空发动机的市场,中国长时间不能在这一领域突破,就是材料领域被人卡脖子的影响,不过,之前被强加在中国头上的阻碍已经不复存在,而南理工研发的单晶合金铸造技术,则让中国叶片的强度超出了欧美产品1-2个数量级。

科学技术如果想要转化为生产力,就必须从实验室走向工厂,而钛铝合金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问题此前一直困扰中国,由于钛的化学性质过于活泼,只有氧化钇陶瓷可以作为铸造成型的模具,但是氧化钇陶瓷的表面非常容易产生碎渣,污染钛铝合金熔液,降低铸件的精度和质量,导致虽然中国掌握了实验室制备的技术,却不能解决工业生产的良品率问题,通过研发一种新的粘结剂,掉渣问题被成功攻克,良品率大幅上升,这项技术成功助力钛铝合金叶片的工业化生产。

图为CJ1000发动机

在传统的铸造工艺当中,铸件各部分冷却的速度不同,先冷却的部分就会先产生晶核,最终让铸件成为一个多晶体,各晶体之间的“缝隙”就会成为影响强度的暗伤,南理工研发的相关技术,则可以让叶片在铸造过程中成为一个完美的单晶体,不存在上述的“暗伤”,其无论是性能指标还是寿命,都可以超出欧美产品几个数量级。

在这两项技术彻底成熟之后,首先将会应用于CJ1000发动机之中,这款发动机已经进行过运行,在运用新技术之后,将彻底消除被国外切断关键零部件供应,被人卡脖子的风险,而最近的消息显示,钛铝合金发动机叶片已通过震动疲劳测试,即将装机,进行实机检测,这是自2017年,CJ1000首次点火以来,中国在客机航发领域取得的最大成就。

图为CR929客机

实际上,CJ1000只是中国一整条科技树的起点,在实现完全国产化之后,就意味着中国也具备了自主设计制造世界先进水平的客机航发的能力,包括C919,和中俄联合研发的CR929在内的大量客机项目都将使用中国自己的发动机。

中国航空发动机取得重大突破,光刻机3年内能否量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