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不失本心去回应世界
不得不说这种以游记形式,主角更多作为目击者的表现手法有着独特的观感体验。旅途中的伊蕾娜体验着未知世界的快乐,创造着幸福的回忆,同时见证着或深刻或扭曲或炙热或病态的感情,时而幽默,时而沉重。无论是阅读小说还是观看番剧,这种单元剧形式的讲故事对于阅读门槛的要求无疑是友好的,甚至只需简单了解基础的设定,就可以和伊蕾娜体验着伊蕾娜游记的悲喜,而这些单元剧的表现又逐渐堆积起这个可爱有趣,时而腹黑时而善良的魔女形象,当不知不觉阅读了那么多故事之后,在惊叹于白石定规老师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的同时,也一定会被伊蕾娜和她的友人所吸引。
当然,作为一部还是更面向于有一定阅历和心理承受能力人群的故事,故事简介也表明了这并非是一个完全欢乐向的故事。如果说那些诙谐有趣的故事引出了伊蕾娜的小恶魔属性,那么这些或多或少让人感到沉重压抑的故事,便让我看到了这样一个18岁初出茅庐的魔女,不失本心去回应这个世界的复杂情感。而作为一个旅行者,顶多一个见证者和旁观者,白石定规老师对于这样一个度的把握可谓是恰当好处,伊蕾娜对于一定会发生的悲剧注定是无力的,正因为不是第一当事人,纵然可以做出一定的行动,无法挽回的一定无法挽回。尤其是第九话,事件结束,薰衣魔女舍弃了这份记忆,她数年来的执念随着愤怒的魔力倾泻而出燃烧殆尽,她已然是空虚的,之前的努力灰飞烟灭甚至雪上加霜产生了更大的心结,纵然失去记忆心中的裂痕似乎一直存在。而这对于伊蕾娜也是残酷的,她独自承受着这一事件的负能量,以无助的哭泣吞下泥潭一般的恐惧,以对自己尚且青涩无力的自责消化难以散去的阴影。观众也终于意识到这个独自旅行了那么久的天才魔女,独自照顾自己那么久,帮助了那么多友人而自信满满的少女,也还是一个18岁的少女,依然珍存着内心的率性和善良,看到愤怒失去理智的同行者将再度手刃友人,会毅然褪下供给魔力的戒指,面对内心支柱轰然倒塌的委托人,平时的财迷也对桌上的重金视而不见。目前几个已经动画化的比较刀的剧情,伊蕾娜最后都是默然离去,无国的王女陷入了病态的疯狂,伊蕾娜无法做什么也没有做什么的义务;地主家的少爷向女仆展示了瓶中的幸福,伊蕾娜不忍继续目睹似曾相识的悲剧,虽然是注定发生的悲剧;面对和情人一起被花海吞噬的卫兵,伊蕾娜只能默默祈祷转身离去,已经用花朵布下的死亡陷阱,一切都无法挽回。伊蕾娜的选择,没有否定世界,否则她不会继续踏上旅途邂逅更多人和事;也没有为此踌躇不前,因为心里有着完成和妮可冒险谭一样旅程的信念,她一定会继续骑上扫帚前往下一个国家;这份选择即使脆弱,也仍不失坚强(即使再度复刻卖火柴的小女孩(狗头));这份选择也依旧藏着内心的善良,所以今后的旅途更多是欢乐的回忆。这些无一不是我喜欢伊蕾娜的原因。
当然尽可放心,伊蕾娜和友人之间的欢喜日常,依旧是热闹的百合营业。总之各种各样的原因让我喜欢上了这种有趣的叙事形式。作为小说或是番剧本身,我也同样认为,讲好一个故事永远是摆在第一重要的位置,这既是观众所需所爱,也是番剧和小说的生命活力,至于发掘深层次的内涵,也一定是建立在好的故事框架之中的。
那么开始提问,在这片幸福满溢充满欢乐的美好世界里,留下鲜花一般绚丽痕迹的可爱魔女,到底是谁呢?没错,就是我老婆,灰之魔女伊蕾娜です!(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