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战锤翻译】震旦八版同人军书(4)-历朝历代(2):三国时代 极度生草预警

震旦的三国时代:
在当时的三个帝国中,北方的殷国君王软弱无能,不过是由曹操丞相手中的傀儡,由他组建的议会控制着。西边的蜀国和东边的虞国则是在玉江流域连年作战。这就给了殷国发展的时间,曹操丞相随即迅速向西南扩张。由于之前与虞国的战争消耗,蜀皇帝刘明的军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导致他在面对曹操的突袭时不得不领军撤退。曹操的大军迅速征服了震旦南部的大泰省,随后曹操的骑兵部队开始攻击刘明率领出逃的平民队伍,引发了长坂之战。在这场战斗中,刘明的追随者们成功地挡住了敌人,同时为平民争取了撤退的时间,但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长坂之战结束后,刘明的丞相出使虞国,试图达成蜀帝刘明和虞帝孙欢之间的联盟,以应对曹操的入侵。孙欢起初处在到底是选择投降曹操还是抵抗曹操军队的两难问题上犹豫不决,但最终还是被说服加入刘明一方以击败曹操。
赤壁之战
在仓促组成联盟后,刘明和孙欢的部队召开了作战会议以制定一项计划,以对抗从陆路和水路迅速向赤壁推进的曹操军队。
战斗开始于孙刘联军使用一支轻骑兵部队诱使曹操的先锋队进入联军预设的阵地中。联军成功让敌人进退两难,迅速包围并摧毁了他们。曹操的先锋队被击败了,但曹操对此没有表现出任何失望,而是率领他的主力部队前往联军主营正对面的河岸。当孙刘联军举行宴会庆祝胜利时,联军伟大的兵法家诸孙想到了一个计划:可以潜入曹操的营地侦查,并通过鸽子来与联军大本营保持联系。
与此同时,曹操的军队患上了伤寒,导致他的军队出现了一批死伤。曹操于是命令用浮筏将因伤寒而死之人的尸体送往联军营地,希望将瘟疫传染给敌人。当一些毫无戒心的士兵让瘟疫传入时,孙刘联军的士气遭到了重创。最终沮丧的刘明带着他的部队离开了,而诸孙决定留下帮助虞军。
当曹操听说孙刘联盟已经瓦解时,他喜出望外,确信自己能轻松战胜剩下的敌军。与此同时,他的水军指挥官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战术,即用铁锁将战舰连在一起,以尽量减少在河上航行时的摇晃,并减少部队晕船的风险。
随后,诸孙计划如何消灭曹操的水军指挥官,并尽快为军队生产十万支箭。诸孙用草船假装攻击曹操的舰队。曹操的军队无法透过水面上的大雾看到船只,在联军船只的锣声中,曹操的军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凌空抽射,他们不知道诸孙到底想要干什么。一旦草船上布满了箭,诸孙就回到营地,成功地完成了他的任务。当曹操发现他的水军指挥官就这么把箭送给了敌人时,他立即下令处决他们。然而,马上他就意识到了自己的愚蠢;但为时已晚。现在曹操已经没有水军将领来领导他的舰队了。
联军侦察兵从曹操的营地成功回来,并且带回了关于敌人布阵的地图。孙欢和诸孙决定用火攻消灭曹操的水军,因为他们预计当地特殊的气候条件很快会导致风向转变,由此吹来的东南风将会对他们有利。
最后的战斗开始于一个午夜,当东南风开始刮起时,联军对曹操的水军发动了全面进攻,火船将曹操舰队整片点燃。然而,即使拥有战略优势,联军的数量仍然严重不足,在进攻时也遭受了惨重伤亡。然而,当胜利的希望开始动摇时,刘明的部队返回了战场,开始进攻曹操的陆上营寨。黎明时分,曹操的整个舰队都已经被摧毁了。联军对曹操驻扎于岸上大营的地面部队发动了另一次进攻,尽管伤亡惨重,但联军还是成功地用龟甲阵突破了曹操的防御。曹操就这样被打败了,但他设法逃回了巍京,在那里他将组建起一支新的军队。
内斗
在曹操战败后,刘明与孙欢的关系逐渐恶化。按照诸孙的计划,刘明率领军队北伐殷国,夺下了双溪省。在当时,刘明统治着震旦天朝的大多数地区。
与此同时,孙欢在厌倦了刘明一再拒绝交出土地后,密谋夺取嵩江省。他转而与曹操和好,自愿成为了曹操的附庸,并被曹操封为“东方之王”。孙欢派遣部队迅速占领嵩江省,这是他与曹操秘密协议的一部分。对此嵩江总督,也是蜀帝刘明的兄弟措手不及,在不知不觉中就丢失了该省。接着他撤退到南广,在那里他被孙欢的军队重重包围,而蜀军则在不断损失人数,因为许多部队都被打散或向敌人投降。在绝望中,嵩江总督试图冲出包围,但失败了,被虞军成功伏击捕获俘虏。在拒绝向虞国投降后,他被孙欢处决。
当刘明率领大军进攻孙欢为其兄弟报仇时,殷国曹操试图安抚刘明,让他返回嵩江省。包括诸孙在内的蜀国官员都劝谏刘明接受和平协议,但刘明坚持复仇。在取得初步胜利后,由于刘明的冲动行事,导致蜀军犯了一系列战略错误,最后在晓坪战役中惨败。
刘明在这次战败后不久病逝。在他临终前与诸孙的最后一次谈话中,刘明向诸孙说到:如果自己的继承人难胜大任,那诸孙可自行成为蜀国龙帝。对此诸孙直接拒绝了,并发誓他将为了刘明对自己的信任而对蜀国忠诚一心。
刘明死后,殷国皇帝嬴始政决定进攻西方的蜀国,但天才的战略家诸孙不费一兵一卒地将五支大军全部击退。接着诸孙派出了使者前往虞国,说服孙欢恢复与蜀国之前的同盟关系。
一年后,诸孙亲自率军前往南方的草原大地,在此之前一位游牧领袖奥祖克可汗从南方平原处崛起,威胁着震旦西方的蜀国。奥祖克七次战败被俘,但诸孙每次都放过了他,让他能平安回去,准备好下一场战斗。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他完全归心。当第七次被俘虏时,奥祖克决定不再与蜀国作对,并发誓永远效忠于蜀国。
在安抚南方之后,诸孙率领蜀军进行了五次远征,以进攻曹操。诸孙的目的便是重新统一震旦天朝。然而,诸孙的生命已经屈指可数了,在身体疾病与常年的劳累下,诸孙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与曹操对峙的五丈平原战役的前一天晚上,诸孙神秘失踪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在他失踪之前,诸孙命令他所信任的将军们为自己雕刻出一座木雕像,并用它威慑敌人,以便为蜀军安全撤退争取时间。
嬴始政的崛起
嬴始政,在他在成为皇帝之前被称为耀政,像其他震旦士兵一样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活,但他不会满足于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兵。他是天生的领袖,这点很快就会显现出来。嬴始政很快成为了曹操的宠将,并成为了震旦殷国的军阀诸侯之一。
嬴始政还从事行政工作,帮助曹操管理统治内阁,并渴望为穷人和弱者辩护。作为一名军官,他也严格要求手下遵守纪律。在战场上领导部队时,他从不试图用奉承与报酬来讨好普通士兵,尽管当时的震旦军队中盛行这种习俗。嬴始政以严苛律己的方式指导着军队,并且赏罚分明。就这样嬴始政很快在殷国军队中崛起。在曹操丞相被发现在自己的房间里被暗杀后,嬴始政在士兵们的支持下迅速成为殷国龙帝。当上龙帝之后,他给自己起了一个新名字叫嬴始政,并宣布他的统治是顺应于天命。
西方蜀国,刘明的儿子在接下来苦涩的三十年中继续领导了另外九场进攻嬴始政的战争,但他没有取得任何重大成果。他不过是一个无能之辈,对乱臣贼子颇为信任,这进一步导致了西方蜀国的衰落,最终被嬴始政所征服。
至于东方虞国,自从孙欢死后,虞国贵族之间就发生了内斗,两个最强大的军阀都试图篡位自为龙帝。虽然虞国最后暂时恢复了稳定,但它的最后一位统治者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暴君,他对虞国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东方虞国在经过长期战争之后,最终还是被嬴始政所征服。
至此,震旦天朝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内乱之后终于结束了三国时代。嬴始政是震旦天朝的真命天子与受命于天的伟大龙帝。这就是是震旦殷朝的开始,接下来,重归统一的震旦天朝将会迎来一个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黄金时代,震旦天朝神州大地也将永远作为大一统的帝国万世长存,即使日后震旦内战仍会不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