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定义
工业革命有时又称产业革命,是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厂成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生产力发生质的飞跃的过程。
一.首先从英国开始的原因、条件:
①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②资本: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和圈地运动积累了雄厚的资本。
③劳动力:圈地运动增加了雇佣劳动力(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准备了资本原始积累、原料、廉价劳动力和国内市场条件)。
④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生产技术知识。
⑤市场:圈地运动拓展了国内市场;殖民掠夺拓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2、英国工业革命起迄时间和标志
⑴开始:18C60年代,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首先发生在新兴的棉纺织业)
⑵结束:19C中期,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制造机器)
3、主要发明
⑴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工业革命序幕。
⑵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⑶1798年,美国惠特尼 推动了美国机床工业的诞生和工业生产的标准化。
⑷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蒸汽轮船,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1825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
二.成就:
1.标志性成就:瓦特改良蒸汽机
2.意义:①其广泛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蒸汽动力出现,最终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加速了城市工业化的步伐。
③蒸汽动力带动交通运输业革命,人类进入铁路运输时代和航海时代,加速了工业革命进程,促进了各大洲间的联系。
特点:⑴首先发生在英国,然后扩展到其他国家。
⑵许多技术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⑶首先在棉纺织业。
四.经济组织形式:工厂制度,机器取代工场手工业,进入工业时代。
五.工业革命的影响
⑴经济:①极大提高生产力,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主要是动力:蒸汽),确立新的生产管理形式(工厂制)。
②加速了城市化进程,第三产业发展起来。
⑵政治:①资产阶级建立或者巩固自己的统治(政治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
②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立。
⑶社会关系:阶级矛盾 贫富差距扩大
⑷思想:促进了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产生: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提出劳动价值论反对国家对经济的任何干预,主张经济自由自由放任,实行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经营。
⑸世界:
①密切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②列强加紧对外进行殖民扩张,一方面促进了英美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另一方面殖民扩张给亚非拉人民带来灾难,但客观上传播先进的生产力、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⑹带来了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