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发展和强大,别人封不住:70年了,一个苹果的故事你可曾听懂?

2022-11-22 23:00 作者:光电科技君  | 我要投稿

神舟十五号即将发射,而就在前几天,他们的“行李”早已随着“天舟五号”运输到中国空间站,其中就有来自延安的大苹果。

这虽然不是第一次将苹果送上空间站,但是你想过没有:抗美援朝时,那一个苹果历经千幸万苦,还是送进了防炮洞;载人航天时,这一摞苹果平步青云,准时送到了空间站。同样是面对封锁,为什么我们依旧发展和强大?

图片

翻开历史,真的想哭,想想走到现在真的是奇迹。

图片
图片

2万个苹果,只有1个送到手

1952年10月,整个抗美援朝战场最为惨烈的一仗开始了。战役打响前,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利特狂妄至极,他计划发动小规模战役,制定了所谓的“摊牌行动”。

范弗利特准备用200人的代价,5天内轻松拿下上甘岭地区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狂妄背后是以后创下世界战史的“。

图片

“联合国军”将300多门大炮拉到了阵地之下,万弹齐发,地动山摇,加上大量的飞机、坦克支援,战场的炮火密度历史空前。

据测算,整个43天里,上甘岭这片面积不到3.7平方公里的阵地,敌军投入了60000兵力、190万发炮弹和5000枚炸弹。

图片

上甘岭地区每秒就要承受敌军6发炮弹,每平方米落弹76枚,小小的一盒黄土,里面竟有70多个弹片。这在人类战争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强大的炮火封锁下,志愿军的补给成了整个战役的最大问题。坚固的坑道虽然可以抵御敌人的炮火,但是没有任何补给,即便是钢铁也会倒下去。

图片

美军占领了表面阵地之后,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7连仅剩的7名战士只得退守坑道,美军的炮火让物资送不上去。

敌人为了占领阵地,对坑道内的志愿军战士采取了许多卑鄙手段,用毒气弹、烟熏、切断水源、轰炸爆破等手段,让在坑道的志愿军战士处境更加艰难。

图片

坑道里缺粮、缺弹药,最要命的是缺水。运输需要容器,但是一旦中弹,水也就流干净。

志愿军们渴了只好喝尿,或者舔石头解渴。后来,由于严重缺水战士们的尿先是黄色,后来就变成了褐色、血色,甚至由液体变成胶体……

图片

军长秦基伟虽然战斗前虽然估计到了困难,提前将所有经费拿出来,在平壤买了有2万个苹果,全部送到坑道的话,每个人还能吃几个。

为了送进去,军长下令:哪位战士能把一筐苹果送入坑道,记一次二等功。要知道二等功在战场上可不是好拿的,能拿到的基本都是战斗英雄。

图片

即便如此,很多战士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还是没能将苹果送进坑道里。秦基伟身边的警卫员王虏申请去送苹果,即便是身体矫健,体力充沛的王虏,也在前往坑道的半路上牺牲了。

最后,135团5连19岁的运输员刘明生,历经万难,终于抵达7连所处的坑道。幸好,刘明生身上除了弹药外,口袋里只剩下一个苹果,看着大家奄奄一息,刘明生将苹果递给连长张计法。

图片

张计发回忆说:大家谁也舍不得多吃一点,我们八个人,整整转了三圈,才把这么大个苹果吃完。

“一个苹果”就是上甘岭战役中团结友爱的真实写照,是生死与共的友情苹果。

最终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在上甘岭山头被削掉2米的情况下,我们取得了难以想象的胜利。

图片

而张计法才能将这一个苹果的故事讲出来,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听一听,一个苹果背后的团结力。

去年6月,《上甘岭》连长原型张计发逝世,红山埋忠骨,英雄已“归队”。他用一篇散文,1500次现场报告,向我们讲述着一个苹果的故事,也在向我们展示着保家卫国赴汤蹈火、勇于牺牲的上甘岭精神。

图片

几十年来,“上甘岭”一直是“精神丰碑”的胜战高度!秦基伟军长在回忆录中说:“上甘岭战役不仅从军事上打垮了敌人的攻势,也打出了我军的指挥艺术、战斗作风和团结精神。打出了国威军威。“以后有人说过:”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是从上甘岭开始的。”

图片

金一南将军说:至今,美国西点军校还摆放着上甘岭两个高地的模型,反复用计算机模拟。他们想不明白,人的肉体是怎么抵抗住如此密集的炸弹风暴,并且取得了胜利?

图片

连一颗螺丝钉都封锁,我们在自己的空间吃上了苹果

图片

有人测算过,送上一个苹果到空间站,光运费就要花好几万。神舟十二号那次带了几十个苹果,有延安苹果、烟台苹果、宝鸡苹果,要不是发射时樱桃还没成熟,也能送到太空去。而之前航天员吃的都是冻干苹果。

之后神舟十三、十四、乃至神舟十五乘组吃苹果已经是家常便饭。可是你可能想到中国航天有今天的成就,靠的都是自己。这些年,老美连一颗螺丝都要封锁中国的航天发展。

图片

要说奇迹,我们的航天发展历史本身就是个奇迹。面对封锁,我们技术全部靠自己。且不说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历经磨难回到祖国,从无到有建立中国航天。

80年代,美苏冷战大背景下,美国罕见邀请去参观他们的航飞局和航天飞机,但是仅限于远远地看一眼,技术方面一概免谈。

1993年,美国牵头搞国际空间站,前后邀请了16个国家,但是却被无情地拒绝。说我们航天技术太落后,对国际空间站提供不了帮助,而且涉及军事机密,拒绝我们参与。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进一步对我国航天事业进行封锁,不准其他国家出售产品给我们。

图片

更可气的是到了21世纪,美国变本加厉,搞出了“沃尔夫条款”,禁止中美航天一切交流,就连“世界宇航大会”都不给我国专家发签证。

各种下三路的招数都用上了,我们连一颗用于航天的螺丝钉都难以买进。失去交流和学习,我们凡事只能靠自己。

图片

1996年2月15日,我国航天史上最悲痛的一次事故,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22秒后在空中爆炸,造成6名工作人员死亡,还有50多人遭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这一次事故也让我们的商用火箭名誉大大受损。没有了商用发射,就意味着没有外来资金,更没有外部交流。

现在,奇幻的一幕出现了,封锁反而是帮了大忙,中国航天不但没受影响,还顺便完成了自动化,北斗系统连一颗螺丝钉都是国产,探月更是首次着落月球背面,探火也是凭借一己之力取得了傲人成绩……

就连之前严重拒绝的空间站,中国航天硬是单手给盘了出来。历史不是简单的重复,一颗苹果跨越70年,从上甘岭到中国空间站,这股香甜只有自己品味才能感受其中滋味。

正如龙乐豪院士所言说:“中国的航天一直以来都是在美国的严厉封锁之下,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但是我们成长起来了,现在想要掐住我们的脖子,有点自不量力。”

图片

教员曾说过:“封锁吧!封锁它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时光荏苒,美国的一次次封锁,换来的必将是我们一次次的飞跃。因为这背后,是我们将“上甘岭精神”写进入了血液。


中国发展和强大,别人封不住:70年了,一个苹果的故事你可曾听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