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雷的前世今生
2020年9月12日,来自中国上海的鞠泽恩打破了世界纪录,以29.43,3vb=133登顶,要知道之前的记录由波兰人卡米尔保持了十年,各国挑战者络绎不绝,但卡米尔始终独孤求败,在此期间,我国也有不少扫雷高手尝试挑战卡米尔的记录,依旧全部失败,直到上海的12岁少年鞠泽恩。

提到《扫雷》,大部分人印象里的都是自己微机课打发时间的作品,和蜘蛛纸牌,红心大战组成课上摸鱼三巨头,但实际上《扫雷》的故事远比大家想象中还要精彩得多。我们目前所知的《扫雷》,可以追溯到1973年的《方块》的游戏,后来这游戏又被修改,加了个剧情框架,玩家将扮演海军陆战队对一片雷区进行清扫任务,再经过多次修改之后,汤姆.安德森设计出了“地雷”,这是公认的扫雷游戏原型。
就像是著名的蜘蛛纸牌一样,微软的扫雷最开始也是程序员的突发奇想,1981年罗伯特.杜尔和卡特.约翰逊两位程序员首次在Windows3.1的程序里加入了《扫雷》,游戏一经推出就引起了风靡,甚至连比尔.盖茨本人都沉迷其中不可自拔,据说后来他为了戒除沉迷,决定卸载自己电脑上的扫雷,然后他就开始偷偷跑到员工的电脑上玩扫雷,甚至玩到了扫雷初级的世界纪录保持者。

虽然扫雷在很多人印象里就是瞎几把乱点,但实际中扫雷是一套数学逻辑严谨的数学谜题,如果单纯从最优解的角度去思考,能解出很多优秀的结果,这也是扫雷为什么风靡世界的原因,不管在任何时代数学谜题本身都很容易引起一些人沉迷,上世纪90年代,一些玩家开始探索扫雷的更多玩法,把扫雷当成了竞速游戏,进入21世纪,国际扫雷排行成型,扫雷世界背后那个数学的大门开始被一些人撬开。

这样大名鼎鼎的《扫雷》自然也为微软进军游戏行业立下了汗马功劳,虽然玩家总是觉得《扫雷》《红心大战》这样的作品其实是微软的早期游戏,但实际上这些游戏仅仅是程序员的个人恶趣味,有史可查的微软第一款游戏是微软娱乐套,它整合了《扫雷》《纸牌》《国际象棋》《拼词》,如此寓教于乐的作品,销量当然不会乐观,但这也为微软日后的游戏帝国打下来坚实的基石。

当然了《扫雷》的成功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他们就是国际反地雷组织,虽然不知道他们出于何种心态,但他们认为微软扫雷侵犯了所有冒险排雷的勇士,认为这是娱乐化排雷,所以他们对微软提出了这种抗议,微软大受感动,决定放弃扫雷,然后推出了扫花。

但是国际反地雷组织还是没有放过扫雷,他们呼吁人们不玩扫雷,发起了“国际禁止扫雷运动”,微软又大受感动,表示接受了他们的意见,并且决定“既然你们不接受,那么就删了这个游戏吧”,然后微软删除了扫花和扫雷,推出了扫瓢虫。
额,据说受到此运动的鼓励,还有人发起了“国际禁止纸牌运动”来反赌搏,还是希望他们成功吧,或许可以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