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福州台江心理医院:年轻人之间流传的社交冷漠症

2023-07-22 15:06 作者:福州台江心理科  | 我要投稿

最近“社交冷漠症”上了热搜,这原本是前几年诞生的一个新造词。有意思的是,“冷漠”是比较消极的贬义词,并且是病症化的“冷漠症”,但其实你在网上逛一圈就会很快发现,网友们对“社交冷漠症”是网开一面的。

“社交冷漠症”在网络定义中偏向中性,指拥有正常社交能力且不害怕社交的一些人,主动选择减少非必要、不感兴趣的社交活动。它不像“社牛”“社恐”那样,把人们对社交的态度指向两个极端,也不像“无效社交”“有效社交”那样,有明显的褒贬意味。社交冷漠症尽管顶着“冷漠”的帽子,有一些譬如“共情能力差”“对人没兴趣”等误读,但随手翻翻网友评论,很多是“人家爱怎么过怎么过”“燕子说,管好你自己”这类宽容的态度。大家似乎也在默许这种对繁冗社交与虚假人情的适当冷漠。

社交冷漠VS社交恐惧

它的外在行为表现跟社交恐惧症有点像,都是不愿意跟人交流,但两者的本质是不一样的:

1、社交恐惧是害怕参与社交;

2、但社交冷漠型并不害怕社交,相反一般还具备不错的社交能力,只是对别人的事就是一种不关心、没兴趣的态度。

社交冷漠症的28个特点:

如何调节社交冷漠症?

  • 认可状态的合理性

接纳自己的性格,不要拧巴着活,比如你明明是社交冷漠,但非逼着自己热情,只会不断内耗。

其实,无论我们是社交冷漠还是社交牛人,都只是我们的生活方式罢了。

只要自己觉得舒适就好,没必要为了别人的眼光或者世俗的标准改变自己。

  • 本质是一种防御机制

社交冷漠,其实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机制。

当我们对身边的人或事过度共情,让自己变得心累、抑郁时,我们的身体就会发展出一种“冷漠”来保护自己。

  • 如果自己想要改变

如果社交冷漠症确实已经对你的生活造成了困扰,你希望寻求改变的话,

可以通过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探寻社交冷漠背后的心理原因,帮你改变

福州台江心理医院:年轻人之间流传的社交冷漠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