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伍子胥小传

2023-05-02 18:44 作者:人间凡庸客  | 我要投稿

   曾经看过一出京剧《文昭关》,讲的是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了头的故事。那时候觉得伍子胥对楚平王掘墓鞭尸的做法很是极端和狠毒,实在是倒行逆施之举。     楚平王听从了佞臣费无极的馊主意,违背礼法,娶了太子的未婚妻,而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此时正担任太子太傅。费无极担心有一天会被报复,就在楚平王面前进谗言加害太子阵营的人,致使伍子胥一家老小三百余口人都被杀害,只有伍子胥一人保全了性命。此时,仇恨的怒火在伍子胥心中熊熊燃烧,复仇是活下来的唯一信念,这样的君主何必为他卖命,此仇不报非君子。我们没有办法和伍子胥感同身受,就不要对他叛国的行为过分指摘。

    伍子胥连夜逃离楚国,准备投奔吴国。这一路上他遇到了好几个人搭救,老渔夫和浣纱女帮他摆渡和果腹,他俩为了给伍子胥保守行踪,都选择了自尽。谈“一将功成万骨枯”有些过了,似乎这些无名小卒就是服务于这些彪炳史册的人,他们是历史舞台上的小配角,他们的使命就是来成就主角的。

    伍子胥来到吴国后,受到了吴王阖闾的重用,他开始谋划破楚之计,吴国虽然是小国,但是几次大败楚军,成功攻入了楚国都城。这时,仇恨蒙蔽了伍子胥的双眼,他对楚平王鞭尸三百来解恨,即使会失民心,他也顾不得了。

   伍子胥在吴国得以施展自己的才华,他辅佐了两位君主,吴王阖闾和吴王夫差,这两位都是有点战绩就容易膨胀的主。在吴越之战中,越国惨败,越王勾践成为俘虏,伍子胥提议杀掉越王勾践以绝后患,吴王夫差却得意忘形,将勾践留在身边,也为以后埋下了祸患。伍子胥和夫差的很多政见不合,夫差渐渐疏远了伍子胥,也厌烦他干预自己的决策。伍子胥本可以归隐山林,可是他为了报答吴王阖闾的知遇之恩,尽心辅佐夫差,直言进谏,他还想为国家做点什么。

    天不遂人愿,伍子胥遭到了大臣伯嚭的诽谤,说他里通外国,夫差赐剑让伍子胥自刎。他重蹈了父辈的老路,又是被奸臣迫害致死。他心中无比愤懑,为国家用尽心血都抵不过佞臣的一句谗言。他的遗言是让人抉下双目,悬挂在城楼上,要看到吴国的灭亡。他的尸首被夫差装进鸱夷皮里,投进了湖里。堂堂一个英雄,落得个如此的下场。

    每每看到历史中的忠臣被奸臣陷害,我就义愤填膺,埋头苦干的人不会花言巧语来讨得君主欢心,巧舌如簧的人通过溜须拍马就可以步步攀升。忠臣往往是敢于说真话,不懂语言艺术的人,这样的人在社会上势必要吃一些苦头,可是怎能够向世间妥协,怎能够压抑心中的正义。那些宵小之徒纵然可以翻云覆雨,懂得钻营取巧,可他们终将被埋葬在历史的灰烬之下,历史会证明一切,什么样的人会被铭记,什么样的人注定是“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伍子胥小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