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焕庸计划D2:第一天骑车就歇菜,行不行啊?
第2天,2023年3月13日,星期一
所在位置:云南省腾冲市,25°00′45″N 98°29′40″S
今日骑行:29.6km;总里程:29.6km
昨天实在是累坏了,以至于错过了今早的闹钟一个都没听见,一觉睡到十点半,等出门时都十二点了。
今天算是正式开始骑单车旅行的第一天,单车毕竟还得靠两条腿蹬,所以对地形的敏感度远高于汽车或摩托,更能接近没有机动交通方式的古人的心境,虽然,大腿和屁股可能会用酸胀疼痛的方式抗议我所谓的浪漫主义想法吧。
腾冲与云南很多城镇一样,修在一片山间相对平整的坝子里,但又没大理和昆明那么平坦,有的道路依然有些坡度,大概是搬运堆积作用还没彻底平整山谷,人们便在这里建了城。因为城市规模悠闲,热岛效应也较轻,因此天阴和天黑后的降温特别快。城中的树木则是典型的亚热带地区阔叶林特征,譬如芭蕉树和榕树,在林荫道下骑行特别舒服。我这一路向北,也能明显地见识不同地方行道树的差别。
今天的主要目的地是腾冲的地标:热海大滚锅。
热海实际在腾冲城外西南方向,出城后沿县道骑行约8公里,是路况良好的柏油公路。热海旅游公路的入口处有一座醒目的纪念碑——飞虎公园:抗战军民与呼啸而起的P40战斗机,飞虎队最经典的机型。腾冲是抗日战争里滇西抗战极为重要的节点,是滇缅公路与驼峰航线两条重要通道的中转与补给站。飞虎公园纪念碑的右边通往热海,左边即通往腾冲机场,今天腾冲为了纪念这段历史,机场就叫驼峰机场,但即便是技术发达的今天,民航客机也时常因为天气原因降不下去,80年前,飞行驼峰航线的飞行员们甚至可以沿着坠机残骸的反光作为飞行指引,实在难以想象,当年的飞行员们怀着多大的勇气执行这条航线。顺带一提,如今昆明依然有卖的咸奶油蛋糕,就是当年飞虎队留下的痕迹,甚至成了一道昆明的地方特色点心。

告别飞虎公园纪念碑,继续前往热海。地图只告诉我约有8公里,却没告诉我一多半都是下坡,一开始是确实爽,下了三四公里我只祈求别再下坡了,反着骑回去时我可笑不出来。
热海地处一片山谷中,刚进入就明显感到山谷中温度与湿度都比外面高了不少。入口不远处就是一个小博物馆,腾冲地热地质博物馆,我是看见博物馆就走不动道,只可惜来热海的大多是想着来“康养”的大爷大妈,因此馆内观者寥寥,或准确地说,只有我一个。虽然内容是浅显的大众向科普,但看得出来,策展人抓住了紧紧抱住了地热地质这个主题,是正经地做了个博物馆展览出来。
蒸汽与硫磺味笼罩着热海的温泉们,说是“温”泉恐怕不太恰当,因为很多泉眼那是开水。最有趣的是有一处小小的间歇泉,甚至连介绍的牌子都没有,也分不清是人工的还是自然的。我路过时,有个大爷在“啊啊”地对那处间歇泉叫嚷,大爷似乎觉得那是一处喊泉,喊得越大声泉水喷得越高。我想都没想,撩开嗓子便是一声Vincerò,对,就是《图兰朵》里那一嗓子Vincerò,虽说我唱歌的水平可以说是惨绝人寰,但音量还是有保证的。可惜啊,可惜,我那一嗓子把周围的老头老太太吓了一跳,可那泉水却并没有喷得更高,更让我肠子都悔青了的是,我忘了开摄像机,没拍到这一幕。

那一刹那,我感到对于游记而言,照片不如视频,视频不如文字。
热海的标志,大滚锅,是一口蒸汽升腾、泛着淡蓝色的沸泉,直径约3米,站在旁边热得我眼镜直往下掉。大滚锅的传统体验项目是温泉煮鸡蛋,这儿的鸡蛋大多用草绳编成串卖,可能是“云南十八怪”里“鸡蛋串着卖”一条的最后留存了吧。一串鸡蛋有5个,我吃不完,便买了两个散卖的。我本就讨厌吃煮鸡蛋,因为我觉得有股蛋腥味,我称之为“鸡屁股味”,这腾冲温泉煮鸡蛋那才是重量级,鸡屁股味加硫磺味,让本就不爱吃水煮蛋的我更是闻之落泪,品之胆寒。虽说不喜欢,但确实很有特色,倒也开心。
出了热海,跨上单车,刚走了几公里山路,又得骑单车回市区,不出所料,没多久就汗流浃背,双腿发颤了。我想,天啊,这还只是骑车的第一天,这还只是空载,这还只是几公里而已,后面要骑几十公斤的车翻的大山可多着呢,要不不骑了,回家吧。半路上我见到有两人在步行爬坡,正在佩服呢,有比我还狠的人,太阳都快落山了,还有几公里的上坡要爬啊,结果一问,他们住在附近的民宿,还有两百米。在坡顶见到飞虎公园纪念碑的飞机时,大概是我今天最开心的时候了。
第一天骑车就歇菜,这胡焕庸计划,我到底行不行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