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只有一个订单,为什么不急?华为给我们的启发
1996年,华为开始开拓海外市场俄罗斯。
到了1999年,华为在俄罗斯只收获一个订单,金额是38美元。
四年时间,只卖38美元,这样惨淡的业绩,很多公司一定就坚持不下去了。
但华为依旧坚定地开拓俄罗斯市场,丝毫没有放弃的念头。
坚持最终获得回报,2001年,华为在俄罗斯市场的销售额首次突破1亿美元。
为什么华为前四年这么惨还能坚持下去,而且一点也不着急呢?
华为能坚持下来的原因之一是坚定的国际化策略。
当时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中国与华为等本土企业争夺市场,使得国内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这时华为如果不想坐以待毙,只能是开始开拓海外市场。
情势所迫,所以华为高层非常看重俄罗斯市场。

1999年,华为在俄罗斯电信市场上依然看不到突破口。
任正非对自己的爱将——负责俄罗斯市场的主管李杰说:“李杰,如果有一天俄罗斯市场复苏了,而华为却被挡在了门外,我就唯你是问。”
华为的国际化战略坚定,但驻外人员的工资比国内高好几倍。
这么多人、这么高的成本,四年只有一个几十美元的订单。
外人看在眼里都替华为着急,华为却不着急,原因是它有清晰的项目进度条。
比如第一步,参加展会,第二步,要见到对方某个级别的领导,第三步,把材料递给对方,第四步,跟对方交谈几分钟,第五步,某个级别的华为领导,能够见到对方某个级别领导,第六步,把对方某个级别的领导请到中国,到华为总部看一眼。
在旁人看来,华为在俄罗斯4年毫无成绩。
甚至可能沦为同行的笑柄,花了这么高的人力成本和运营成本,4年就卖了38美元。
但在华为内部看来,他们的项目进度条已经有很大的进展。
只要一步步推进这个进度条,最终销售的好转就是大概率事件。

同样的道理,农民春天播种,夏天耕耘,花了很多时间精力,投入了很多成本,到这时还收获很少,他们为什么不着急。
因为他们心里也有清晰的进度条,他们知道秋天才是收获的季节,所以春天和夏天即使没有收获,也不着急。
很多项目和种地类似,都要先付出才有收获,但很多人没等到收获就心急如焚,甚至打退堂鼓放弃了。
原因很简单,他们心中没有清晰的进度条。
早期的华为,正是因为有清晰的项目进度条,而且全员可见,所以华为心里特别有数,这才是它几年不开张、还能坚持下去的真正原因。
我们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做什么事情,都可以从中获得启发。
我们有没有制定清晰的项目进度条,知不知道自己在项目进度条的哪个位置?
能做到这点,就能成为乔布斯眼中的聪明人。
乔布斯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统观全局的能力。
制定项目进度条的过程,就是通过“缩小”视野来更好地了解大局的过程。
当我们按照进度条一步一个脚印向目标前进时,也就更容易克服焦虑,坚持下去。
每个人,不管在做什么,从现在开始,都应该把目标细化,给自己制定一个项目进度条,然后就可以任凭风吹雨打,笃定地一步一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