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传齐社读书笔记——《少有人走的路》二

2023-06-22 22:06 作者:bili_28203501105  | 我要投稿

【内容摘要】

1.问题和痛苦

人生苦难重重。人生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富兰克林说过:“唯有痛苦才能给人带来教益”。面对问题,智慧的人不会因害怕痛苦而选择逃避,他们会迎上前去,坦然承受问题带给自己的痛苦,直至把问题彻底解决。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困难、才能使心灵变得健康。

2.推迟满足感

推迟满足感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在充满问题和痛苦的人生中,推迟满足感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3.子不教,谁之过

要让孩子养成推迟满足感的习惯就必须让他们学会自律,要让他们学会自律,对安全感产生信任,不仅需要父母真心的投入,还需要父母表里如一的爱和持之以恒的照顾,这是父母送给子女最好的礼物。

4.解决问题的时机

问题降临时,势必带来程度不同的痛苦,尽可能早的面对问题,意味着把满足感向后推迟,放弃暂时的安逸或者程度较轻的痛苦,去体验程度较大的痛苦,这才是对待问题和痛苦最明智的办法。现在承受痛苦,将来就可能获得更大的满足感,而现在不谋求解决问题,将来的痛苦会更大,延续的时间也更长。

5.承担责任

这是我的问题,要由我来解决!

6.神经官能症与人格失调

神经官能患者为自己加强责任,人格失调症患者则不愿承担原本属于自己的责任。与外界发生矛盾时,神经官能症患者认为错在自己,人格失调症患者则把错误归替于旁人。

7.逃避自由

大多数人力不从心的根源,在于他们总想逃避自由,不去为自己的问题、自己的生活承担责任。他们感到乏力,是因为他们放弃了自己的力量。

8.忠于事实

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指引自己的道路。为了在人生的旅途上顺利进行,我们需要努力绘制自己的地图。绘制人生地图的艰难,不在于我们需要从头开始,而在于需要不断修订,才能使地图的内容准确翔实。

9.移情:过时的地图

抱着残缺的人生地图不放,与现实世界处处脱节,这是不少人的通病。心理学家把这种情况称之为“移情”。要让心灵获得成长,心智走向成熟,就要竭尽全力,不惜一切代价,完全忠于事实。

10.迎接挑战

完全忠于事实的生活意味着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进行不间断的严格的自我反省。人之为人,就在于我们具有特殊的大脑额叶,使我们有着异于其它动物的反省能力。认识和忠于事实带给我们的非凡价值,将使痛苦显得微不足道。自我反省带来的快乐甚至远远大于痛苦。

11.隐瞒真相

黑色谎言就是彻头彻尾的撒谎,叙述的情况与现实完全不符。白色谎言,其本身或许能反映事实,却有意隐瞒大部分真相。一个人应该有选择的表达意见和想法。永远不要说假话,避免黑色谎言;除非迫不得已,或出于重大道德因素的考虑,否则不说出真相就等于说谎;不可因私利欲望隐瞒部分真相;只有在对对方有好处的情况下才能有选择的隐瞒部分真相;尽可能忠实的评估对方的需要;评估的要领在于,对方能否借助我们提供的事实获得心灵的成长。

12.保持平衡

要想人生顺遂,我们不但要有生气的能力,还要具备克制脾气的能力。目标和责任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自我调整,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

13.抑郁的价值

有时患者只想摆脱抑郁情绪,回到原来的状态,却没有意识到旧的自我已不适应新的情况。

14.放弃与新生

放弃自我,是一个渐进而漫长的过程,我们需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痛苦。如果能完全接受痛苦,在某种意义上,痛苦就不复存在。心智成熟的人大多具有超出常人的爱,这能使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快乐、更少的痛苦。

15.爱的定义

爱:是为了促进自已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爱与非爱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就是当事人意识和潜意识中的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爱;爱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爱需要付出努力;爱是一种意愿。

16.坠入情网

坠入情网算不上真正的爱,因为坠入情网不是出于主观意愿;不是自我界限的扩展,而是自我界定部分地暂时性地崩溃;坠入情网唯一的作用是消除寂寞,而不是有目的的促进心灵成长。

17.爱与自律

自律的原动力来自于爱,而爱的本质是一种意愿。自律是将爱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具体方法。

18.爱与独立

爱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于,爱者与被爱者都不是对方的附属品。付出真爱的人,应该永远把爱的对象视为独立的个体,永远尊重对方的独立和成长。

19.信仰与世界观

一个人的信仰与世界观,只有一小部分属于意识层面,多数患者无法体验到自己的潜意识内容,以及对世界真正的看法和整体的观念。人的信仰来自其文化环境,形成信仰的基本因素来自我们成长的家庭环境。我们无法超越文化、父母和童年经验的影响,只能依据狭窄的人生参照系来待人处事。

20.科学与信仰

科学的信仰,旨在帮助我们从实际出发,采用现实的经验和历史教训去认识世界,更新人生观和世界观。

21.我们不能凭主观意愿创造出恩典,但却可以打开心扉迎接恩典的降临。

我们要把自己变成自律、心中充满爱的人,不求回报地滋养自己和别人,在不知不觉间成为可爱的人,这样爱就会在不经意间降临到我们身上。心智成熟之旅艰苦卓绝,无论是思考还是行动,你都离不开勇敢、进取和独立的精神。你只能自行选择人生道路,忍受生活的艰辛与磨难,最终才能达到上帝的境界。

22.意识的进化

要使心智获得成熟,必须认清自己的偏见和局限。心智的成熟也可界定为“意识的成长”,或是“有意识的进化”。

心智成熟的终极目标是天人合一,即个人与上帝应当具有相同程度的认识。

既然潜意识就是上帝,界定心智成熟的目标:使意识达到上帝的境界,使我们整个人完全成为上帝。

我们代替上帝为人类服务,去播洒爱的雨露,在没有爱的地方创造爱。我们可以让同胞们产生和我们相同的认知,进而推动整个人类的进步。

23.力量的本质

事实上,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可以通过自我反省,最终摆脱迷蒙的状态,这才是应该提倡的做法。找到人生的方向,通常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仅仅依靠投机取巧或头脑中的灵光闪现,很难达到目标。真正的自知自觉,总是缓慢而渐进的过程。我们踏出任何一步,都须有足够的耐心,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自省。我们更应该态度谦虚,脚踏实地。心智的成熟之路,是永不停歇的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24.对恩典的抗拒

为什么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实现心智的成熟和进化呢?我认为,恩典的雨露滋润每一个人,人人都可以公平地分享到属于自己的部分,只是大多数人拒绝承接恩典,不理踩上帝伸出的双手罢了。

原因就在于我们懒惰的天性,我们体内都含有焗的原罪成分。烤的力量促使我们故意对抗治疗的力量,使我们宁可得过且过,不愿耗费任何力气,只想维持当前的生存状态。


传齐社读书笔记——《少有人走的路》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