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3.11教资笔试科目三】(全学科)新版重点笔记已出 重点直接背!教案直接...

2023-03-06 13:30 作者:努力再努力的阿呆  | 我要投稿


01:30


21.【参考设计】

活动方式:拓展阅读、师生问答实施步骤:1活动导入

导入语:“自古逢秋悲寂寥”,中国诗人的悲秋情结自古有之。同学们回想一下自己学过哪些“悲秋”的古诗词。

学生小组合作,回忆归纳与“悲秋”有关的古诗词句,小组代表展示,教师点评。

引导语: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的作品中,都郁积着浓浓的悲秋情结。悲秋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现象但是,《登高》一诗“悲秋”意味更加浓厚。

2.诗句研读

引导语:南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曾就“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分析出八层“悲”意。①联系之前学过的一些诗句和意象的深层内涵,小组讨论,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②小组合作探究,小组代表回答。教师点评并相机延伸。明确:

一层:“万里”,表明远离故乡之悲。

二层:“悲秋”,表明季节给人以悲凉之感。

三层:“作客”,显示出游子漂泊无定的羁旅之悲。四层:“常作客”,表明长期漂泊的孤苦凄凉。

五层:“百年”,意指年纪大,表明老年游子的悲凉。六层:“多病”,指身老多病终年漂泊之悲。

七层:“登台”,表明身老多病终年漂泊者,平日悲秋不及登台眺望满目萧然时悲秋。

八层:“独登台”,表明登台眺望满目萧然时,有亲友在旁者不及孤独一人独自登台时悲秋。(相机补充古人关于“登高之悲”的诗词)

八层合一,层层递进,可见作者功力之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③展示罗大经的评论原文,加深学生的理解。④课外延伸。

PPT出示明代人胡应麟在《诗薮》中对《登高》的评价,进行拓展阅读。

这只是模板 但是可以学着逻辑这样写哦

【3.11教资笔试科目三】(全学科)新版重点笔记已出 重点直接背!教案直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