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近一年来对高木圈的浅浅观察与看法

2022-11-28 23:46 作者:牧丰086  | 我要投稿

虽然我20年入坑,但入圈还是在今年,不算早了。

按理说,像高木这类小圈子,大事不怎么会有(事实也确实如此),可有些“小事”,随着时间推移、群体趋向变化等等原因,从不错,慢慢演成了越发令人觉得眼疼的东西。

仅作为一个后来者,简单谈点相关的东西...

  1. 普遍问题:互动环境变得枯燥乏味。

    看着参与弹幕和评论的人蛮多,可在哪只会发些类似意思的话,诸如“有高木的地方就有我”“看到高木就点进来了”...不是说这些话不好或者怎样,但只会让人觉得,你被人们看见,被评论而加了推荐流量和热度只是因为你是在做高木相关的内容,却不是作品本身的质量等等。

    该如何形容...明明大家都是普通人,却越来越像个机器人,“经验加3”、“至少我来过我看过”。

    23:59增加:曾经的为大家解释一些盲点的科普没了,对作品认真的评论也少了,该说是“庸俗的繁荣吗...”

  2. 基于此,下一个问题:小圈子里收到的反馈大多数却“众生平等”

    我不否认,喜欢在各种关于高木作品下方发评的人让UP们知道还有人看,没有白费功夫。可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因为客观原因等而实际成果算是“低创”的作品。

    一句话,挺无聊的。

    (当然我也知道,刷视频的各位,亦或是被大数据推送把这些作品送到你面前的各位,不怎么想看不过都是高木粉稍微尊重点随便发个评论,这无可厚非。)

  3. 对部分角色的过分强调,比如木村。

    诚然,OVA的水滑道、夏日祭为西片指出高木的方向、剧场版里为高木西片二人找到特等观赏烟花的位置等等,都是木村对情侣们的高情商强力助攻的战绩。

    但,凡事都须把握轻重。

    试想一下,没有木村这类“辅助”,那些情侣们在那几幕场景中的事件就会走向另一面?甚至说他们之间的关系会有不稳定性?

    但凡从剧情中了解到每个人的设定性格品德等等,就可以发现这样的事实:

    “他人的帮助是推进两人关系的催化剂,而不是反应物的一部分。”

    正如在漫画里几乎没有戏份的木村,“帮一把以后便就一笑而过”。

    对于温柔细心、有责任有担当的西片,与优秀、虽然夹杂感情地捉弄但亦有分寸、愿意深入他人心灵的高木这一对,我想,一旦遇见,关系的推进不出意外的话只是时间问题,而不是因为一个“配角”就关系直接原地起飞加buff。

    别忘了,漫画主旨是校园青春喜剧,动画主线是两人的感情推进,主角一直都是高木与西片两人。虽然因为剧情结构等等原因,加入了其他同学增添内容,但主体就一直是这样。

    木村在高能节的助攻毋庸置疑值得铭记,但不至于封神。

    都只是同学,关系好不错,但人生中重要的几层关系的孰轻孰重我想各位应该清楚吧?

    说实话,“神”的光辉都盖过主角组一路发展的不强烈但醇厚的糖,是否是一种本末倒置?

    并非恶意或太多反感,但是,我只是希望各位能保持适度(无论哪方面)

  4. 《高木》与《原高木》的争议

    这个讨论由来已久持续至今,但随着三季+剧场版告终,在如同动画第二季完结后那段时间那样因对未来继续动画化希望渺茫,“《原高木》动画化 ”迅速成为了圈内热门讨论词。

    首先,《原高木》是在当年《高木》的出版社举办的“高木同学杯”同人作品比赛中脱颖而出的其中一部作品,可以算作“官衍同人”(动画中也多次联动),一定程度上有着原作的属性,而作者稻叶老师也一直在原作《高木》设定基础上进行创作。

    争议,一定程度上来自作者对于原作过于尊重,导致不同时间线不同环境的人物设定仿佛区别不大,仅仅是年龄、外貌、人物关系变化了而已。这是公认的问题。

    我再次强调我一直以来对原高漫改的态度,因为对于设定和时间线的弥补是在后期话术中缓慢补上的,以一般的漫改而言,给人的观感必然如对《原高木》持不喜欢态度的同好所言:“奇怪”。因此如要改番,必须要在设定上做调整。

    我认为我们想看到关于高木的更多东西这个观念是正常的,但也需要包容一些可接受的不足之处,而不是在集体“讨论”中变为对立甚至水火不容,这是谁都不愿意看见的结果。

  5. 创作者

    这里指的“创作者”,包括可能不限于同人/二创视频作者、同人文章/小说作者、绘画/同人画/同人漫画画手等。

    在二次元领域,同人作品能为原作生态提供客观原因被局限而无法延展的角度、故事,乃至艺术,及至整个粉群生态。

    受篇幅与了解程度所限,作为一个十八线同人文写手,我在此只想提一个问题:造神化

    对于同人文作者尤其是已经有一定知名度的作者而言,这应该是深有感触的。

    (1)过度膜拜。

    因一个人的作品而对Ta表示支持和喜欢,这很正常。但是,部分人却没能把握好尺度,以至于出现了,在某个群聊或者高木以外的地方出现时就会有人可能自发地组织楼中楼“团建”。谁都不高傲,谁都没把自己看得太高,谁都有其他自己喜欢的动漫、作品、领域、圈子...为何见到Ta如同见到明星一般?真不至于,却依然很多人乐此不疲。对这类事情,各人接受程度不同,但毋庸置疑,这么做的行为有些令人难堪,尤其是自己的评论在围观群众与自己圈内人双重推动下成了热评,只会让路人觉得疑惑。

    (2)极吹极黑甚至是踩一贬一。

    极端粉黑,放在哪里都不好,在这里亦是如此。

    创作者们其实跟高木粉丝群体分布大致相同:年轻人、学生党居多。对社会的了解、情感关系等等都是有不同的看法的。一部作品,一定程度上是作者当时灵魂的化身。质量的好与坏、内容的合理性并不是绝对稳定的。

    大家都需要的、愿意广纳的,是中肯的评价,哪怕是相对尖锐的批评,至少,他们都是从本身出发。

作为今年才开始写起同人文,时常帮忙转发点消息美图、偶尔为大伙出点力的人,我看着这一切,都希望这个小圈子能宁静淡然,和睦相处。

可惜有人就会有江湖,人聚必会生是非。

我能做些什么,大抵只能像现在这样,大晚上写点无关紧要还很容易被喷的话了...







近一年来对高木圈的浅浅观察与看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