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讨论一些事儿
各位朋友,大家好,在下在B站也已经刷了好几年了,虽然我成为游戏UP主,这个时间还比较短,也并不算太成功,但是呢,我比较喜欢历史,经常和别人争论讨论,今天在讨论当中,我和一位朋友经历长时间讨论,最后仍然以决裂告终,说实话,我不喜欢这种一方将一方拉黑的决裂,问题并没有讨论出结果,而以决裂告终,根本就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下自不量力,把我没表述完的看法,按照那位朋友和我争论的点一段一段的表述出来,至于是非对错,我相信大家自有公论。谢谢大家。 我与他的争论是以太子李建成在大唐开国过程中的战功为开端的,首先我要表述清楚的是,我并不是李建成吹。 我的回答的论据,见于《旧唐书.隐太子建成传》,《新唐书.隐太子建成传》,《旧唐书高祖本纪》,《新唐书高祖本纪》,《旧唐书.柴绍传平阳公主附传》,《新唐书.公主传》,《旧唐书刘黑闼传》,《新唐书.刘黑闼传》《周书.稽胡传》,《册府元龟.将帅部.招降》,旧唐书.室韦传》,《新唐书.室韦传》,《旧唐书突厥传》《新唐书突厥传》,《资治通鉴》,《全唐文》《旧唐书.窦轨传》《新唐书窦轨传》 首先,那位朋友的第一个问题如图一 这个问题是认为太子在唐朝建国后没有一点功勋,而我的回答如图二。 我在此将其详细列出,乃至我所回复他的词句的论证逻辑,我也会一并列出。 太子李建成战功如下: 1,平定护乡公祝山海: 旧唐书.隐太子建成传:武德元年,立为皇太子。二年,司竹群盗祝山海有众一千,自称护乡公,诏建成率将军桑显和进击山海,平之。 新唐书隐太子建成传:高祖受禅,立为皇太子。诏率将军桑显和击司竹群盗,平之。 而我在回答中说,他是平阳公主麾下的娘子军的叛贼,也是有依据的。因为他是司竹地区的山贼,而人所共知的是,就在李渊晋阳起兵之际,他的三女儿平阳公主,也正是在司竹地区,聚众起兵,为父攻略关中,号称“娘子军”那么祝山海就不会存在于此地了,他只有两条路可走,不是被消灭,就是被平阳公主纳入手下,而他居然可以挺到武德二年,因此可以断定,在平阳公主起兵时,他一定没有被消灭,因此,他绝对是娘子军中的叛徒。 旧唐书柴绍传.平阳公主附传:公主乃归鄠县庄所,遂散家资,招引山中亡命,得数百人,起兵以应高祖。时有胡贼何潘仁聚众于司竹园,自称总管,未有所属。公主遣家僮马三宝说以利害,潘仁攻鄠县,陷之。三宝又说群盗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各率众数千人来会。时京师留守频遣军讨公主,三宝、潘仁屡挫其锋。公主掠地至盩厔、武功、始平,皆下之。每申明法令,禁兵士,无得侵掠,故远近奔赴者甚众,得兵七万人。 新唐书.平阳公主传:绍诡道走并州,主奔鄠,发家赀招南山亡命,得数百人以应帝。于是,名贼何潘仁壁司竹园,杀行人,称总管,主遣家奴马三宝喻降之,共攻鄠。别部贼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各持所领会戏下,因略地眛厔、武功、始平,下之。乃申法誓众,禁剽夺,远近咸附,勒兵七万,威振关中。 2,武德三年,李建成奉父命率军驻守蒲坂,防御突厥。 旧唐书高祖本纪:(武德三年)秋七月壬戌,命秦王率诸军讨王世充。遣皇太子镇蒲州,以备突厥。 新唐书.高祖本纪:(武德三年)七月壬戌,秦王世民讨王世充。甲戌,皇太子屯于蒲州,以备突厥。 对这件事,我们二人没有什么争论, 3,这第三条也是我们二人争论的集中爆发点,那就是,武德四年,李建成奉父命出征防御奉突厥命令犯边的稽胡。 旧唐书.隐太子建成传:(武德)四年,稽胡酋帅刘仚成拥部落数万人为边害,又诏建成率师讨之。军次鄜州,与仚成军遇,击,大破之,斩首数百级,虏获千余人。建成设诈放其渠帅数十人,并授官爵,令还本所招慰群胡,仚成与胡中大帅亦请降。建成以胡兵尚众,恐有变,将尽杀之。乃扬言增置州县,须有城邑,悉课群胡执板筑之具,会筑城所,阴勒兵士,皆执之。仚成闻有变,奔于梁师都。竟诛降胡六千余人。 新唐书.隐太子建成传:稽胡刘仚成寇边,诏建成进讨,破之鄠州,斩虏千计,引渠长悉官之,使还招群胡。仚成与它大帅降,建成畏其众,绐欲城州县者,使降胡操筑,阴勒兵杀六千人,仚成奔梁师都。 两相结合,旧唐书虽然考证详实,但时常在地名上有些错字,新唐书虽然考证不详,但地点准确,我们可得出李建成击败稽胡的地点在鄠州。 看到此处,必然有人要问李建成的手段是不是太残忍了呢?当然残忍,但是这是他父亲李渊的诏书中所命令的。 全文如下: 令太子建成统军诏 稽胡部类,居近北边,习恶之徒,未悉从化。潜窜山谷,窃怀首鼠,寇抄居民,侵扰亭堠。可令太子建成总统诸军,以时致讨。分命骁勇,方轨齐驱,跨谷弥山,穷其巢穴。元恶大憝,即就诛夷,驱掠之民,复其本业。行军节度期会进止者,委建成处分。(《全唐文》) 那么想了解稽胡,我们就先要弄明白稽胡是什么民族,他在隋末唐初有怎样的发展衰落,是怎样与唐朝为敌的,以及他为什么会从属于突厥。在周书.稽胡传对于稽胡有清晰的记载: 周书.稽胡传:稽胡,一曰步落稽,盖匈奴别种,刘元海五部之苗裔也。或云山戎赤狄之后。自离石以西,安定以东,方七八百里,居山谷间,种落繁炽。其俗土著,亦知种田。地少桑蚕,多麻布。其丈夫衣服及死亡殡葬,与中夏略同。妇人则多贯蜃贝以为耳及颈饰。又与华民错居,其渠帅颇识文字。然语类夷狄,因译乃通。蹲踞无礼,贪而忍害。 新唐书.突厥传:突厥阿史那氏,盖古匈奴北部也。居金山之阳,臣于蠕蠕,种裔繁衍。至吐门,遂强大,更号可汗,犹单于也,妻曰可敦。 以上可得知,稽胡是匈奴的别部,这也就能得出,为什么稽胡会接受突厥的领导,那就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同种。 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位会说稽胡和突厥在隋末就是仇敌? 说回稽胡,其实在隋末唐初,稽胡远远不止一次犯边,李世民的舅舅,后来,在李世民属下担任益州道行台左仆射,李世民即位后又升任益州大都督的窦轨,就曾经击溃过一次。 旧唐书窦轨传:轨,字士则,周雍州牧、酂国公恭之子也。隋大业中,为资阳郡东曹掾,后去官归于家。义兵起,轨聚众千余人,迎谒于长春宫。高祖见之,大悦,降席握手,语及平生,赐良马十匹,使掠地渭南。轨先下永丰仓,收兵得五千人。从平京城,封赞皇县公,拜大丞相谘议参军。时稽胡贼五万余人掠宜春,轨讨之。行次黄钦山,与贼相遇,贼乘高纵火,王师稍却。轨斩其部将十四人,拔队中小帅以代之。轨自率数百骑殿于军后,令之曰:闻鼓声有不进者,自后斩之。”既闻鼓,士卒争先赴敌,贼射之,不能止,因大破之,斩首千余级,虏男女二万口。 新唐书窦轨传:轨,字士则。父恭,仕周为雍州牧、酂国公。轨性刚果有威,大业中,为资阳郡东曹掾,去官归。高祖起兵,轨募众千余人迎谒长春宫。帝大悦,赐良马十匹,使略地渭南,下永丰仓,收兵五千,从平京师。封赞皇县公,为大丞相谘议参军。胡贼五万掠宜春,诏轨讨之。次黄钦山,遇贼乘高丛射,众为却。轨斩部将十四人,更拔其次代之,身拥数百骑殿,令曰:“闻鼓不进者斩。”既鼓,士争赴贼,贼射不胜,大破之,斩首千级,获男女二万。 从这两段互相印证,互相补充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稽胡部落的战斗能力,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认为他们战力低下 对于他们在武德四年的犯边,有人说可以命李仲文加以抵抗,但我要说的是,武德四年,李仲文早就已经被李渊处斩,而原因则是因为在武德三年初的讨伐刘武周的战斗中,李仲文没有能够阻止突厥人进入并州抢掠。 《资治通鉴》:(武德三年)秦王世民之讨刘武周也,突厥处罗可汗遣其弟步利设帅二千骑助唐。武周既败,是月,处罗至晋阳,总管李仲文不能制。 骠骑大将军可硃浑定远告:“并州总管李仲文与突厥通谋,欲俟洛阳兵交,引胡骑直入长安。”甲戌,命皇太子镇蒲坂以备之,又遣礼部尚书唐俭安抚并州,暂废并州总管府,征仲文入朝。 (武德四年)并州安抚使唐俭密奏:“真乡公李仲文与妖僧志觉有谋反语,又娶陶氏之女以应桃李之谣。谄事可汗,甚得其意,可汗许立为南面可汗。及在并州,赃贿狼藉。”上命裴寂、陈叔达、萧瑀杂鞠之。乙巳,仲文伏诛。 我真的不明白,一个死人在不会起死复生的情况下,他如何率兵去阻拦稽胡呢? 而当时的情况,上面已经说了鸡虎,这一次是大举犯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