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斗理念的分歧
这几天打ggst(罪恶装备新作),有几位老玩家提出了不同的战术“指点”:
先练最大连段
先练个差不多的连段
天赋高的在实战中练习连段
游戏先解决进攻
多用系统rc招
......
这是不同的发展方向,背后是不同的格斗理念。敢于指点,就是默认为自己更高,怎么证明自己的原则、理念就更优呢?
先看看理念的概念,百度百科:人类以自己的语言形式来诠释现象——事与物时,所归纳或总结的思想、观念、概念与法则,称之为:理念。
这里提到的理念,都是指格斗游戏中的理念,格斗理念——是在各自游戏实战中总结出的多种观念、想法、原则的集合。
“想赢”算是默认游戏规则,可算为信念,不能算是格斗理念,没有打竞技游戏的想输吧?
“防着就要搓嚎”是心理猜测,已经具体到招式,理念更加抽象。
在一款新的格斗游戏中想取胜,用什么角色,先练什么,后练什么,应该如何打,这种不同的想法,已经是不同的格斗理念了。格斗游戏是有生命周期的,几年就出新作,加上很多不同系列,如何在短时间内体验游戏,并获得一定胜率,由此归纳总结的理念。
个人格斗理念:在很多个格斗游戏中,可以提炼出一个共通的打法原则,简单实用,“一招制敌”。摈弃花俏连段,在实战中,找到游戏系统的特征,只需使用基本的几个套路,即可有效演化。同时这个原则的玩法是可积累的、可穿越游戏的。
技术是理念的延展,有了基本的准则就去实战,在实践中发现不足,再去弥补。不同的理念,从选角色参战时就开始了。如果认为技术不行,实现不了理念,那可以先找水平差不多或弱些的“软柿子”捏。“弱时找软柿子”不是我的原则。反倒希望对手比自己强。还认为一定水平之后,格斗理念是完全相反的。
连段不熟悉,招式看不懂,这些都属于游戏知识,在这方面指点如同给书籍挑错别字,同时带点“剧透”,探索的乐趣全无,还打断了演化。正确的做法是等待别人主动请教,再开心的解答。人之患好为人师,自己也一样,哎~。
有的说你想跨越游戏,不应该每个游戏都发明轮子,如何定义轮子呢?又不是闭门造车,街机时代或许会有些没见识过的招式,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任何招数都很容易了解。轮子是车的基础,简单的连段就是轮子,简单的打法就是轮子,高手的套路是轮子升级后的“车”。
对于简单的打法,有拿飞机大炮与棍棒对比的,有拿石头与坦克比喻的,这有些夸大了。如果那样,应该是局局perfect,没那么大的差距,而是同类别武器火力程度和熟练度的不同。找机会打到对方,不被对方打到,更重要。
肥大师说理念歪了(诶?怎么又是他),那是认为有不歪的呗,围棋国手柯洁在败给人工智能“阿发狗”后感叹:“人类几千年的发展,还没摸到围棋的边啊!”。格斗游戏生命周期顶多才几十年的发展,哪能比啊。据说围棋很多"不歪"的走法都要改一改了,以前认为臭手的走法,现在也变的香了。
那可能会说不一样啊,格斗游戏是有反应成分、即时决策在里面的,那你看看近期拳皇97的外挂风波,(拿97举例是因为在国内的影响力及演化程度)97里的机器人打法,人或许达不到机器的那种反应,跟人类的打法比是歪没歪呢?就不用说机器人,拳皇97开发到目前(基本是完全信息博弈),被压制住就会“动不了啊”。在大门bug开发出来之前,哪有这么强悍,各种鬼步、无限练、bug等各种招式开发出来前后,打法,角色强度完全不同。
《罪恶工具奋战》,这代游戏作品发行一年左右,以后开发出什么打法,角色强度排名,都是未知啊,而且还在不定期升级改版。窗户内看不清大楼,理念在持续演化。
老邓
202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