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DNA甲基化

2023-04-09 19:15 作者:Meta-Endo  | 我要投稿

DNA甲基化(即胞嘧啶第五位碳原子甲基化,5mC),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参与调控染色质结构和基因表达。DNA甲基化的主要位点是胞嘧啶-鸟嘌呤(CpG)二核苷酸,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大部分(70-80%)CpG位点会被甲基化,5mC主要分布于异染色质区域和基因体,而基因启动子区域的CpG岛通常处于非甲基化状态。DNA甲基化由DNA甲基转移酶(DNMT)催化:DNMT3A和DNMT3B主要负责从头甲基化从而建立DNA甲基化模式,DNMT1则在DNA复制过程中维持DNA甲基化模式。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抑制转录主要通过两种机制,即直接干扰转录因子结合或者通过5mC结合蛋白招募转录阻遏物间接发挥作用。

DNA甲基化对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至关重要,在细胞分化、基因组印记、X染色体失活、维持基因组稳定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在真核生物中,DNA甲基化主要类型是5mC,因此,在表观遗传领域,DNA甲基化通常特指5mC。CpG岛通常指长度为300-3000bp并且GC含量很高的区域,多位于基因的启动子和5‘端非翻译区。

在正常细胞中,CpG岛中的CpG位点一般处于非甲基化的状态。

一般认为DNA甲基化的原始功能是基因组防御,即维持转座元件的沉默以免转座影响宿主基因组的稳定性,随着物种的进化,DNA甲基化逐渐参与其他生物学过程,使其功能越来越复杂。

在哺乳动物中,5mC的分布并非随机分布于基因组序列中,总体而言,重复序列被高度甲基化,包括异染色质区域内的重复序列如卫星DNA,但CpG岛中的CpG位点通常处于非甲基化的状态。


Ref:《表观遗传学》于文强 徐国良主编


DNA甲基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