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游园惊梦》与国际大奖 (一) 闺门旦研究者
香港电影《游园惊梦》与国际大奖 (一)
闺门旦研究者
香港电影《游园惊梦》于2001年4月上映,便在当年举行的第23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获大奖。主演宫泽理惠获最佳女主角奖,电影《游园惊梦》获国际影评人奖。
本人认为,该影片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这些成为它获得国际大奖的原因。
1.故事情节比较新颖。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苏州,这个时空很重要。当时,日本入侵的战火还没有烧到这个江南古城,小城还处于宁静闲适的状态。苏州是昆曲的发源地,昆曲戏班众多,这又为主角的出场做好铺垫。
翠花原为得月楼歌妓,拥有闭月羞花之容貌,擅长演唱昆曲。她后来嫁到荣府,纳入豪门为妾,表面风光,实则受尽冷落,就像活在鸟笼里的金丝雀,再也看不到外面的世界。
荣家老爷的表妹荣兰是新式女人,剪短发穿洋装,在教堂里教孩子们读英文,立志要为国家社会做点事,做个时代女性。荣兰女扮男装,陪着表哥在得月楼听唱昆曲,翠花演唱【懒画眉】时,她被翠花的演唱所感染,不由自主地起身,两人合唱一曲【懒画眉】。自此,两人都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在翠花面前,荣兰露出真性情,她们性情相投,心思默契,沉醉在昆曲的浅唱低吟和彼此的惺惺相惜中。
荣兰后来碰到了学校里新来的教师邢志刚,偶然间双方擦出火花,迅速相爱。后来他俩在看风景时被翠花碰见,这让翠花伤心不已。最后,荣兰与邢志刚分手,回到翠花身边。两个女人的爱情都没有结果,只能靠时而甜蜜时而苦涩的回忆来打发时光。影片最后,翠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她虚弱地倒在荣兰的怀里,荣兰翻着旧相册,给她讲着昨日的故事。
2.不仅电影剧本写得好,而且导演还导得好,电影手段运用得精妙。
现代电影早已不满足早期的蒙太奇即剪辑拼接技术,而是大量运用现代电影手段,创造了一幅幅美的画图,因而这样的电影具有较高的美学意义。
《游园惊梦》正是这样一部运用各种电影手段,展示出自然和社会形态中各式各样美的电影。从电影的美学角度来说,杨凡导演有较高层次的思考——崇尚唯美风格。在他的指导下,有人物外形的美,比如两位主角各有自己独特的美。还有那个时代体现出的品德之美,如那位暗恋翠花却最后为国捐躯的二管家。有景物的美,那倒影似的枫叶和缓慢的推进的滤光镜头,再配上忧伤缓慢的音乐,使得呈现在人眼前的不是一个平面的景象,而是一种似梦似幻的感觉,让人赞叹。
从透明的池塘和滤光镜的缓推,可以看到该影片借鉴了西方电影的技术和手段。此外。两位女主角的化妆和服装、布景道具、外景的光影交错,以及与之有关的镜头的取景构图等,都体现出导演具有极高的美学眼光。
香港电影有其独特的韵味和手法,它不像传达强烈价值观、心理解构式的美国电影,也不像带着浓烈文化底蕴气息的欧洲电影,只是静静地用画面讲着一个故事,穿插着主角平淡的自白式叙述,一切都不说破,只待观者自己来解析。两个女人的故事,表现在壁炉火光的温暖,靠在沙发里看相册回忆过去,依偎在枫林里看风景这样的镜头中。整部电影都充满着这样的情调:诉不尽的柔情蜜意,唱不完的春花秋月,深沉的悲哀,暧昧的情欲,欲说还休。
这部电影就像散文,没有要说明的社会意义,意在感伤,在情怀的倾诉。在看似很美的画面中,显出设定的那个年代“忧郁、颓废、压抑、病态”的基调。
3.主演演技高超。
首先,日本影星宫泽理惠身材娇小,容貌秀丽,具有东方女性最令人心动的神情,与影片中扮演的人物在神态气质上十分契合。不仅外貌姣好,而且秀外慧中。众所周知,昆曲的入门是最难的。她不会中文,更没有丝毫的昆曲基础,只短短地跟昆曲演员学习了几天,就初步掌握了昆曲基本要领。人们看她举手投足,做功身段,都像个戏班的演员。唱昆曲时,她神情、动作、身段都很熟练、自然。尤其她颔首浅笑,像一朵悄无声息地散发幽香的花朵。可以说,她得奖原因之一是其东方传统魅力打动了西方人的心。
香港演艺明星王祖贤扮演的荣兰也为了该影片添色不少。虽然青春不在,但中年的成熟更增添了她的魅力。在演绎这些情节中,王祖贤都发挥得自然而真实,演技游刃有余。尤其在扮演女扮男装的荣兰时,她一改过去的温柔、体贴,变成大胆、泼辣的形象。
为了拍这部电影,她专门跑到杭州,跟昆剧名角学习了五天的小生身段和唱腔。人们看到她在影片中唱昆曲时的表现,就可以评判出其模仿的能力有多强。当在得月楼翠花演唱【懒画眉】时,荣兰女扮男装第一次露面,被翠花的演唱所感动,不由自主的起身,两人合唱一曲【懒画眉】。在这段中,王祖贤的表演堪称优秀。她还有几段表演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如拿着相机给翠花母女照相,不住地提醒她们靠近点并露出笑容。男儿的英气,女子的柔肠,眉梢眼角都是情。
4.影片复古主义的色彩十分浓厚,从美学角度说为影片增加分数。
影片重视服装道具的古香古色,片中呈现出各式各样的老式台灯、老式座钟和古画真迹等,增添本片的复古色彩。
影片为此投入巨大。据知情人士透露,女主人公身上的旗袍都按照30年代的式样设计制作,服装布料也极为讲究。服饰、色彩由中国传统的因素与印度、泰国的因素混合而成,形成独有的美感。片中的珠宝等首饰是向苏富比拍卖行借的,以达到表现奢华、颓废的目的。片中道具多由香港运往拍摄场地,其中多款红木家具更属博物馆级别之古董,由私人收藏家借出。
总之,影片在布景、服装、摄影方面采用复古风格,为影片添色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