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说的关于mtf那点事
跨性别女性,或译跨性别女人、跨性别妇女、跨性女、跨女(英语:Transwoman,Trans woman,或Trans-woman),也称为男跨女(MTF),是指出生时为男性的女性。跨性别女性拥有女性,并可能会经历并且进行;该过程通常包括,有时还包括。正如女性一样,跨性别女性也可能拥有任何。
跨性别女性这个术语并不可以与变性人女性或者通用,尽管这两种词汇通常存在交互使用。“”是一个,包括所有社会性别与指定性别不相同的族群[。
跨性别女性在生活中各个方面面临严重歧视,其中包括就业、住房、就学等,并且面临身体暴力、性暴力以及仇恨犯罪。这包括来自伴侣的暴力。在美国,身为的跨性别女性由于身处和的,她们所遭受的歧视尤其严重。
————以上摘自Wiki百科。
说到mtf,如果对NBA了解较多朋友应该多多少少听说过韦德的女儿扎雅(Zaya)的事情吧,网友们在谈论她的时候似乎并没有什么恶意,甚至似乎抱着很大的善意乃至于理解。但是回到国内,真的是这样的吗?我曾经刷到过两个mtf的视频,其中一个后面还在推上稍微互动过一点,但是视频的评论区似乎不理解与恶意的声音并不少。国内很多人总还是会认为:“男孩子就应该有男孩子的样子”。这句话从我们小时候就一直伴随着我们,身边的人也以“男生应该怎么样”这一标准来看待男孩子们,不然就会被打为异类。这样的例子多得甚至不需要笔者去举那些知名的例子,因为笔者就是一个儿时因为“不像男孩”而被打为异类的人之一。而笔者甚至只是因为性格内向不喜打闹又皮肤偏白,便因此遭受了近两年的校园暴力。而这一切的终止自然是笔者也随大流成为了“男生样”。但是那些并没有随大流的孩子呢?笔者没有经历这一切,因此也无法妄下定论,暂且不表。
当时笔者在抖喵的群中活跃了一段时间,也稍稍的了解了其中一些mtf的事情,但是也只是零零碎碎的了解,就在这里稍微讲一讲吧,但无法保证真实。
mtf0:在和家人摊牌后不被家人所接受,遂离家出走。后面在外地认识另一mtf并开始交往,在群中也曾显露过钢琴和外语的能力,如果没有发生这些应该也还是老师家长眼中的好学生吧。在群内多次爆出有轻生想法,服药多次未遂。之后终于被家人联系并被同意做srs手术,原因真实却又令人苦笑:她的父母重新生了一个男孩,这才重新接受了她。后续因为笔者现实生活没再群中活跃,结果未知。
mtf1:fps选手甚至于曾参与过职业(说到这里可能了解的人已经知道是谁了),后续在医院当护士至今。但是她的天赋实在是令群中很多人羡慕,同时也有着一个很不错的对象。可能只是笔者从推特的内容的主观臆断,除了护士的薪水寒微,似乎她的生活还算不错,相较于很多生活于挣扎之中的mtf来说。
这只是笔者稍微了解较多的三个mtf,但是正是因为她们的故事并不算惨,笔者才能从群聊中的闲散对话中逐渐拼凑出她们的故事。那些艰难生活的孩子,会高调的分析她们的生活吗?我想大多是不会的,因此上面的故事不能当作普遍,甚至是远远超过普遍的。很多的mtf因为年龄和家庭等各种因素,开不了证明。在前一阵药物的贩卖又收紧之后,她们的mtf生活只会更加困难。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上面第二个mtf一样即使吃药很迟都会有好的效果的。
而这还只是外物,和家庭的和解才是更麻烦的事情。能够让家长接受这一切的又有多少呢?我看到很多mtf和家长摊牌之后都遭到了家长的抵制乃至限制。这就是一个很难解决的事情:在年龄合适的时候,却无法和家长进行抗争;在可以独立生活的时候,却已经年龄不小了。这或许就是很多mtf选择出走的原因吧(但是笔者并不建议这样做,如果出事后果不堪设想)。
写了这么多,笔者还是希望社区能够对这个群体多一分理解与关爱,因为在现在的环境下,不理解、不认同、不接受的声音仍不绝于耳甚至在某些地方成为主流。
最后,如果有性别烦躁的朋友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