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in:蔚来赴港上市,联发科2021Q4手机芯片出货量全球第一
「智能汽车」
-蔚来汽车将赴港二次上市,预期3月10日挂牌
-集度汽车量产车型将于11月广州车展亮相
「半导体」
-最新手机芯片出货统计:联发科稳居第一
-消息称英特尔将在德国马格德堡建新芯片工厂
「新能源」
-松下将在日本工厂建立特斯拉汽车电池的生产设施
-总投资50亿元!清陶新能源固态锂电池产业化项目开工
「医药生物」
-先声药业与Vivoryon合作开发的阿尔茨海默病在研新药SIM0408获批临床
-打造基于SEEG电极的脑电AI平台,“诺尔医疗”获得亿元A轮融资
「元宇宙」
-世界第一台NFT ATM机在纽约投入使用
-耀途资本独投,熹乐科技获数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
「人工智能」
-东京大学用AI开发电极材料,实验次数降至千分之一
-商用服务机器人“穿山甲机器人”完成数千万A+轮融资
「更多硬科技」
-高通联合小米、中兴,发布5G+5G双卡双通新技术
-工信部:计划再培育3000家左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智 能 汽 车
■蔚来汽车将赴港二次上市,预期3月10日挂牌
港交所文件显示,蔚来已申请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作二次上市,其预期A类普通股将于2022年3月10日(星期四)开始在香港联交所买卖,股份代号为9866。此外,摩根士丹利、瑞信和中金公司为此次蔚来IPO的联席保荐人。(来源:盖世汽车)
■集度汽车量产车型将于11月广州车展亮相
百度方面透露,旗下智能汽车品牌集度首款汽车机器人概念车将于今年4月在北京车展发布,量产车型11月广州车展亮相,将于2023年上市。(来源:钛媒体)
■华域汽车与OPSYS Tech签约,共同打造纯固态激光雷达
近日,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第一分公司与以色列OPSYS Tech正式签署协议,共同推进双方在激光雷达业务领域的技术合作。据悉,经前期探索和多轮测试,合作双方明确以“纯固态+2D可寻址”为技术路线,并逐步优化了激光模组的技术性能,将为市场提供多种参数配置的激光雷达收发模组,结合整机优化设计、多场景验证及测试,并通过对多个收发模组的灵活组合,服务于不同整车客户对激光雷达的性能需求。(来源:盖世汽车)
■四维图新旗下六分科技完成6.2亿元B轮融资
孵化于四维图新的高精度定位服务提供商六分科技宣布完成6.2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启迪裕麟、华控基金、鼎晖百孚、元禾重元、渝富资本、海河沄柏、新鼎资本、中信理财、益华资本、泓松物联等联合投资。此外,现有投资人鼎和高达进一步追加投资。(来源:盖世汽车)
■嬴彻科技完成1.88亿美元融资,红杉中国、君联资本联合领投
嬴彻科技宣布完成1.88亿美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红杉中国、君联资本联合领投,跟投方包括周大福企业有限公司、沄柏资本、物产中大集团产业、美团、蔚来资本、斯道资本、博华资本等。此前嬴彻已完成累计5亿美元融资。智慧芽数据显示,嬴彻科技及其关联公司目前共有4件已公开的专利申请,主要与自动驾驶控制相关。(来源:科创板日报)
■中汽协: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预计达到500万辆,同比增长42%
中汽协发布2022年中国汽车市场趋势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汽车总销量预计达到2750万辆,同比增长5%左右。其中,乘用车为2300万辆,同比增长7%;商用车为450万辆,同比下降6%;新能源汽车将达到500万辆,同比增长42%,市场占有率有望超过18%。(来源:36氪)
半 导 体
■最新手机芯片出货统计:联发科稳居第一
根据Counterpoint 的最新研究报告,2021 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 AP(应用处理器)/SoC(片上系统)芯片组出货量同比增长 5% 。5G 智能手机 SoC 出货量几乎占 SoC 总出货量的一半。其中,联发科以 33% 的份额引领智能手机SoC市场。(来源:半导体行业观察)
■消息称英特尔将在德国马格德堡建新芯片工厂
据报道,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英特尔已经选择了德国城市马格德堡作为其新的投资额为数十亿美元的欧洲芯片工厂的地址,该公司将在3月4日正式对外公布这一决定。该公司在去年9月份时曾表示,未来十年可能在欧洲投资最多950亿美元,并在2021年底前宣布两个主要的欧洲新芯片制造厂的位置,但是截止到目前他们尚未公布工厂地址。(来源:新浪科技)
■成立不到一年,“图灵量子”完成第三轮融资,元禾原点领投
在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3个月后,国内首家光量子计算公司“图灵量子”近日又宣布完成了第三轮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元禾原点领投,无锡滨湖国投等国内知名投资机构参与,老股东君联资本、琥珀资本等持续加码。所融资金将主要用于打造光量子计算与智能产业化应用生态。(来源:摩尔芯闻)
■芯片提供商“沐创”完成A1轮融资
近日,可重构安全芯片和智能网络控制器芯片提供商“沐创”完成A1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电科研投基金领投,德开元泰及老股东清控银杏、励石创投等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沐创可重构安全芯片和智能网络控制器芯片的规模化交付。(来源:36氪)
■射频与无线感知芯片公司“科默罗”获数千万种子轮投资
近日,射频与无线感知芯片公司“科默罗”完成凯旋创投和启承资本投资的数千万种子轮融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芯片产品研发和算法技术推进。据官方介绍,科默罗致力于利用无线电信号和传感器技术,提供以芯片为载体的多源融合感知技术整体解决方案。(来源:36氪)
新 能 源
■松下将在日本工厂建立特斯拉汽车电池的生产设施
据报道,日前,松下表示将在日本的工厂建立特斯拉汽车电池的生产设施。(来源:新浪财经)
■总投资50亿元!清陶新能源固态锂电池产业化项目开工
日前,清陶新能源固态锂电池(10GWh)产业化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0亿元,达产后预计新增年产值超80亿元,新增年税收约6亿元,届时将成为全球领先的固态动力电池产业基地。(来源:苏州日报)
■中国卫星电源迈出国产化的重要一步
陆地探测一号01组B星27日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该卫星采用了长寿命、高可靠、平均光电转换效率大于30%的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片。针对太阳电池片的最重要元器件——锗衬底,进行了国产化替代。(来源:中国新闻网)
■“十四五”装机约2亿千瓦,第二批风光大基地规划落地
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出以库布齐、乌兰布和、腾格里、巴丹吉林沙漠为重点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第二批风光大基地规划落地。业内人士表示,第二批风光大基地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更加关注消纳,更多以外送为主。(来源:中证网)
■工信部:2021年全国动力、储能锂电池产量分别为220GWh、32GWh
2021年全国锂离子电池产量324GWh,同比增长106%,其中消费、动力、储能型锂电产量分别为72GWh、220GWh、32GWh,分别同比增长18%、165%、146%。锂电四大关键材料产量增长迅猛,据研究机构测算,正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增幅接近100%。锂电全行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来源:全国能源信息平台)
■电池回收市场将从2025年的26GWh增长到2040年的1606GWh
市调机构SNE research日前透露,全球报废的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数量预计将从2025年的54万辆增加到2040年的4636万辆,预计这些电动汽车的电池废弃物将从2025年的42GWh增加到2040年的3455GWh,增加80倍以上。其中,电池回收市场将从2025年的26GWh增长到2040年的1606 GWh。(来源:科创板日报)
医 药 生 物
■先声药业与Vivoryon合作开发的阿尔茨海默病在研新药SIM0408获批临床
先声药业与德国Vivoryon Therapeutics 联合宣布,双方合作在中国开发的阿尔茨海默病(AD)在研新药SIM0408 (Varoglutamstat,原代号PQ912)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批准在中国进入临床试验。(来源:雪球)
■打造基于SEEG电极的脑电AI平台,“诺尔医疗”获得亿元A轮融资
脑科学创新企业“诺尔医疗”已完成近亿元A轮融,由山蓝资本领投,同威资本和深圳高新投联合投资。智慧芽数据显示,诺尔医疗(深圳)有限公司目前共有20件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约占85%,公司专利布局主要集中于深部电极、磁共振设备等相关领域。(来源:科创板日报)
■凌意生物完成近亿元Pre-A及Pre-A+轮融资
基金疗法公司“凌意生物”宣布完成近亿元Pre-A及Pre-A+轮融资,其中Pre-A轮由经纬创投独家投资,Pre-A+轮由红杉中国独家投资,浩悦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融资资金用于推动公司罕见病动物模型平台完善及多款领先的基因疗法管线的临床前研发。(来源:36氪)
■“祺欣药业”完成300万元融资
“祺欣药业”宣布获得了来自陕创投旗下汉中市绿色循环发展科技投资基金管理企业(合伙企业)的300万元融资,本次融资将用于技术研究、新品开发和市场拓展等方面。据官方介绍,祺欣药业以银杏叶提取及银杏系列产品为主打,团队长期深耕于中药及药用植物提取物开发领域。(来源:36氪)
元 宇 宙
■世界第一台NFT ATM机在纽约投入使用
基于Solana的NFT交易平台Neon推出了世界第一台NFT ATM机,并在纽约投入使用。目前该ATM机位于华尔街附近,全天候运行,接受美元信用卡或借记卡付款,可使用户无需加密货币相关知识即可购买NFT。购买后,ATM机会交给用户一个包含所选NFT唯一代码的盒子,然后在Neon平台上兑换。Neon联合创始人Jordan Birnholtz表示推出该款ATM机意在为NFT吸引更广泛的受众。(来源:PANews)
■耀途资本独投,熹乐科技获数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
分布式云服务开发商Allegro熹乐科技获得30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由耀途资本独投。本轮资金将投入在开源项目YoMo的研发及社区运营、分布式云研发及市场化推广等方面,加速在元宇宙基础设施领域的创新。(来源:科创板日报)
人 工 智 能
■东京大学用AI开发电极材料,实验次数降至千分之一
日本东京大学准教授长藤圭介等人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了结合人工智能(AI)分析和机器人、面向燃料电池和蓄电池高效制作电极的技术。利用AI筛选约3万种实验条件,仅通过40次实验,就制作出了裂纹较少的材料。利用AI和数据提高产品制造工艺效率的做法被称作“过程信息学”。长藤圭介正与日本大型材料厂商进行共同研究,推进社会使用。(来源:科创板日报)
■商用服务机器人“穿山甲机器人”完成数千万A+轮融资
近日,商用服务机器人企业“穿山甲机器人”获得数千万A+轮融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研发和扩大生产基地。据官方介绍,穿山甲机器人共有三大系列的产品:迎宾机器人、送餐机器人、室外无人车,主要用于展厅、新零售、医院、政务、公共服务、学校、餐厅酒店、银行等场景。(来源:36氪)
更 多 硬 科 技
■高通联合小米、中兴,发布5G+5G双卡双通新技术
在2022年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高通公司宣布,联合中兴通讯和小米公司,使用搭载骁龙 5G 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的小米演示手机,利用并发连接至中兴通讯网络设备,实现全球首个独立组网 5G+5G 双卡双通(DSDA)现网呼叫与数据连接。据了解,借助骁龙 5G 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5G 手机能够最大程度地连接至不同的网络,使手机能够同时兼容多种双网配置。(来源:钛媒体)
■工信部:计划再培育3000家左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推动中小企业在“专精特新”上下功夫,支持更多的中小企业成为“单打冠军”和“配套专家”。今年,计划再培育3000家左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动各省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5万家左右。从数据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销售总额、利润总额、创新能力和一般企业相比都有明显提升。(来源:中国网)
硬科技 │ 今日最in
关注与硬科技各大领域相关的每日最新资讯,让读者纵览市场热点、技术动态、公司新闻、投融资信息、知产热点等全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