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专栏】登峰造极 9
这是一个全新的、技术为主的专栏。以问答的形式。答疑的神秘人物为:不愿透露名字的两位前国手及一位退役省队选手(都是资深教练)。他们只想岁月静好,安稳睡大觉,不想出名。
黑马君觉得与大家分享这些技术心得,是颇有价值的。也是对“黑马聊乒乓”的一个补充。
于是,“登峰造极”栏目应运而生。

平时跟他打差不多,到了比赛他就发疯,该怎么应对?
也就是对手是比赛型对手,越到大赛越兴奋,发挥得更好,球质也比平时高。
一般有两个处理办法。一是,尽量控制住对手,比如打一些他难受的落点,或者有意识地让对方上手,但拉不出质量那种(自己好防守);一是,自己在击球节奏上要做出变化,快慢要结合,让对方难以顺畅发力。因为你们本身很熟了,球速、线路和角度、旋转,包括假动作,都可能作用不大。主要还是得有节奏的改变,不要跟平时一个节奏。
对手发勾手发球过来后,我摆了一板过去,对方拉吊,这时要怎么贴防,怎样控制落点和稳定性?
贴防是初级的防守。是万不得已才用的。是对对方的旋转强度判断不清楚,不敢发力时,才使用。技术要领是:要抢点(上升期),板子立些,用身体重心顶住来球,手臂轻轻贴防,手腕微微调整(根据来球旋转和力量)。
最好的办法其实还是等球比网略高一点点。用重心顶住手臂,轻轻前推压送,用手指微调角度。这样子几个球下来,你也能比较好地感知对方的旋转强度了。
马龙的反手是怎么以柔克刚的?
节奏、力量、长短、速度和角度,不停在变。
马龙的反手非常有特点,看似质量并不高,但仔细观察,每一板跟下一板之间的变化,包括节奏变化、球长短的变化、左右落点的变化,以及力量大小的改变,都让对手有些对不上点,需要不停地调节自己身体。
能做到这一点,说明马龙心态非常放松,同时也把对手的回球算得很到位。樊振东、梁靖崑这种重炮选手的单板质量比马龙高,但相对较死,各方面的变化不够丰满,所以大赛对上马龙,有些被控制住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