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笔记】技术社会学
(直播讲座,脑子和手跟不上,只能记个大概)
技术社会学
1.人开始逐渐成为高智能,低生活的存在。
2.海德格尔与西蒙东的争论(技术悲观主义和技术乐观主义)
3.技术决定论,认为技术有自主性,代表人物埃吕儿与温纳,核心观点:“技术已经成为一种自主的技术”,技术循其自身的踪迹走向特定的方向;“技术构成了一种新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体系又构建了整个社会”;技术悲观主义和技术乐观主义是技术决定论的两种思想表现。
4.black box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5.技术统治论,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哈贝马斯,核心观点:科学的发展,启蒙由批判意义的理性变成了技术工具理性和统治工具。
6.技术的统治是技术的异化,技术的异化就是人的异化,即人的物化。
7.技术官僚的存在,技术统治论在今天依旧有意义。
8.同时期的技术史,主要侧重在科学内部,侧重研究科学理论发生、发展、更替的内在逻辑和过程。也就是说,把科学看作是一种自主的科学体系,从内部考察科学的发展,忽视科学的外部因素。代表人物:撒顿和格瓦雷
9.技术哲学和技术史的交互。
10.萌芽期的问题与超越:侧重对思想层面的哲学思潮;内史观导向和技术哲学的批判立场,使得视角既未进入技术本身,又无法理解技术与外部要素的勾连。
11.过渡期奠基:两种交汇
12.外部视角与科学史的交汇:默顿,技术哲学与科学史的交汇:库恩
13.成型期,1.SSK/STS(科学知识社会学/科学技术研究)爱丁堡学派和巴斯学派,2 .SCOT(社会建构论),3.SST(技术的社会形成过程)巴黎学派
14.SSK(科学知识社会学)
15.SSK爱丁堡学派:强纲领,反自然主义,认为知识本身并不存在客观规律,而是依赖于一种社会建构,依赖于社会博弈。
16.生物统计学认为生物繁衍是可知可控制的(与优生学密不可分的关系,理论基础是进化论,代表新兴中产阶级的利益);巴特森的孟德尔主义认为是不可控的,代表保守主义的立场。
17.统计学构成了优生学的知识基础,其是在阶级利益的博弈中超越了学术层面。
18.SSK巴斯学派:经验相对主义纲领,弱纲领,假定自然世界与人们关于自然世界的信念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主张对“相对主义”的自然科学进行“经验主义”的社会科学解释。
19.巴斯学派分析转基因食物,解释中医和西医之争。
20.技术的社会建构研究框架(SCOT)
21.SCOT讨论的自行车的例子,自行车的发展历史很好解释技术的社会建构研究框架的案例(1860年自行车在演变过程中,法国工程师的设计,使自行车突然“变异”出巨大的前轮)。在传统观念中,技术的发展往往依赖于天才的灵光一现。STS学者认为自行车大前轮的出现是因为当时的自行车的使用者是欧洲的青年贵族,当时的欧洲意在通过自行车彰显男子气概、展现勇气,因此致使出现了并不安全的大前轮的设计。而自行车的回归在于十九世纪末期,出现了橡胶轮胎(外部技术因素的引入),推动自行车回归原有的设计路线。
22.技术的社会形成SST
23.ANT
24.超越期:超越技术与社会的二分
●内化(当下技术和社会的弥合:技术就是社会。)
●外扩
●回炉
●转向
25.技术是社会不可避的一个维度。
26.案例延展1.控制论,1948美国数学家韦纳提出的自动化过程。最开始被用来制作自动化的机器,之后控制论本身形成了一种比较有影响力的体系,嵌入到了社会中去(苏联的计划经济,中国的计划生育)。
27.技术思想的演化决定了技术体系的演化,决定了社会体系的演化。
28.技术与社会有着不容忽视的联动的关系。
29.玻璃延伸2:红旗汽车,红旗车形态的演化过程从社会主义阵营的神车吉尔转向欧美式的审美,名称的变化从东风到H7也代表了技术与社会的交织,以及标志上的变化……各类演化的过程是通过技术看待社会变迁的一个具体案例。
30.技术和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某种社会形态的体现。技术是社会的一个部分,而应该透过技术去看到更宏达的一个思考。
(讲座简报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