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解密】六十分之一的自我满足

2019-05-09 21:23 作者:dorions  | 我要投稿

准确的讲应该是:pro的“六十分之一的自我满足”。
在前台,偶像自然是可以的,可以随便跳跳,随便唱唱;当然也是可以的,可以做出很努力的样子表演,很投入的样子表演。
pro的工作就是pro,pro不会因为工作的对象是偶像就降低自己的标准,从pro的级别降格为素人或者偶像的级别。但是另一方面,pro又不会要求偶像达到自己所在层次,毕竟偶像是偶像,pro是pro——决定偶像工作内容的是运营,不是pro。
pro如何在工作对象是偶像时,实现自我价值——即,不是对他人的而是对自我的满足——也是pro能成为pro的地方。因为同行是不会因为你工作的对象是偶像就用偶像的标准评价你:销量再高也都是是运营安排的讨巧,偶像努力和握手的结果,和pro的工作内容没什么大关系。同行只会用pro自有的标准去看同行,所以实现了自我满足,也就满足了同行的好评标准——除非自己还没达到pro那个阵营,自我的标准还不够高不够好。
------
好了,让我们想象一下,来到拍摄现场,pro们用了大概3分钟时间(舞跳了一半)就知道了这群目前很红火的偶像团的歌舞水平很渣渣,也就理所当然的打开流水线制作模式——这是只能带来工作疲劳而不能带来自我满足的商业模式。
但是,作为解密,我们从观众视角,通过回放可以看出一些奇怪的地方来。既然是流水线模式,为什么还要精心设计一些事情:这里说的精心设计并不是一般饭所理解那些个美颜镜头和pose,而是他们绝没有注意到,但是能为pro们所体会到的——也就是pro的自我满足的部分。
看图

现场机位


来到mv的3分27秒处,这是当时机位和成员们的站位。
镜头有3个:a,b,c;
其中a'是a的初始机位。b、c都是固定机位(在这小组编舞里)。

注意一点就是:所有的机位拍摄对象都是事先决定好了的连续拍摄,mv只是各个机位拍摄结果的剪辑,所以不存在“偶然性”。
虚线代表镜头视野范围。b、c用的都是长焦距,所以范围比较小。
a镜头向左方移动,并有一定旋转,保持画面中心基本不变。
接下来通过回放了解一下pro怎样运用的镜头。


即便不看回放,只看机位就能知道,我们不太可能知道渡边的情况,毕竟只有一个机位在拍她,又或者她的舞蹈动作少而且简单。但不管是哪种情况,她虽然站在三个人的中间,但并不是要表现的主角,这就是镜头要表达的事情:镜头语言。


第一个镜头是a',井上位于画面左侧边缘,中心是渡边,久保右侧但是偏向中心。这是因为a'并未正对三人组成的三角(未垂直于井上和久保连线)。在第一个镜头里,左方的久保完成了跳跃和180度的旋转,并出现了一定的停顿,所以镜头交代的很清晰。在第一个镜头末尾,井上只完成了跳跃,旋转完成了大部分,但体态上可以看出并不处于停顿状态;相反,她处于一种无法停顿的“不稳定”状态:这是一种镜头留白方式,强迫你在下一个镜头里去寻找之前的“不稳定”状态的后继发展。用通俗的话来讲,这是分镜狂魔干的事儿。我们先不管它继续往下看。


第二个镜头是b,它的长焦镜头焦点在久保身上。那么这不就和上面的分析矛盾了吗?没矛盾,所有的机位怎么拍都是事先决定好的,我们看到的mv是前期拍摄+后期剪辑的共同结果。我们先跳过b,继续往下看,回头再说它。


第三个镜头是c,它的长焦焦点再井上身上。现在我们结合b一起看c,这样就能解释a'留下的疑问了。b焦点在久保,但是b这个镜头的运用和a'以及a是一样的,在单个镜头里交代完整的舞蹈动作小节。b镜头对于小百合来说是虚焦,虽然是虚焦,但是也基本上交代了她的旋转动作的后继。其实针对a'的后继,比起虚焦这个问题,更大的问题是画面内容交代的不多,而且也很短暂;只能看到背面肩部以上的转动,在加上是虚焦很模糊。这样一方面交代了一定的内容,另一方又有所保留,继续吸引观众注意力,小百合处于心理上的视觉焦点得到延续和进一步加强。

这样当镜头切换到c位时,她的表情特写就得到了极大的强化效果:舞蹈一开始到这里终于“看清了”这个人!此时舞蹈动作处于第一次旋转的末尾,反向旋转的开端,正是似动非动的临界状态。这也是小百合为数不多的镜头里的明确的表情的镜头之一;而且c机位用了全mv里唯一的一次柔焦镜头:对镜头焦点的主体进行柔化特效——这和b位的虚焦不同,前面已经说了,每个机位都是事先安排好的,我们看到的mv只是剪辑结果 ,pro是不会在固定机位跟拍时意外跑焦的——这些都是事前就决定好怎么拍了的。

小百合在做这个动作时,表情平淡中流露出从容,随意中带着专注,透过柔焦镜头时变得朦胧,清晰却又无法完全把握:就这么几帧就构画出了全mv里最富于美感的部分。c镜头也和a'镜头一样,没有交代完全小百合的动作,一方面是留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小百合的整套动作连贯性非常高,没有停滞点:即便是这c机位的由正转(顺时针)到反转(逆时针)时的瞬态也充满了动感,就像太极阴阳轮转的分界,静止之处也是动的极致,蕴涵着动的爆发——这种由动转静、再转动的过程,通过小百合的舞蹈,通过机位镜头的运用,表现出来就是上述的这种顺畅和统一,充满了东方式的哲学意味。

另外,镜头的轮转是顺时针的,小百合的第一次旋转也是顺时针的270度;如果把全部镜头加在一起看做是“全景之眼”的话,那么镜头的轮转则可以看做是被小百合的旋转所带动起来的结果,而机位轮转一周归位到a,小百合也从正转中反转回来,刚好抵消掉镜头正转轮转的“眩晕感”,画面感得到了稳定和平衡。


第四个镜头是a,实际上a镜头从一开始的a'位置就在向左——也就是井上的方向缓慢移动。等镜头再次切回a时,为了保持画面中心在渡边身上,它开始旋转,而旋转带来的另一个视觉效果是进一步的靠近了井上。
让我们再次回到总体的机位图上,之所以这样布置机位,就是要造成一种井上由远及近的效果。说到这里其实不用我总结,结论也自然出来了:那就是这段舞蹈,从机位的安排,镜头语言的运用,以及后期的剪辑,都是为了围绕井上小百合这个焦点来描述。同时在一般观众可以理解的层面上,又不能让他们直观意识到。所以小百合既不是solo,也没有站在三人的中间,而是非常合理的站到了画面的最边缘——这和她的选拔最末位非常“相称”——这就是一般观众所能理解的层面。


======
在做完了上述工作,pro们对自己的这次工作很满意。虽然mv里它很短,但是它并不是流水线工作。pro们发现了可以进行自我满足的资材。
这段小组舞只有短短的5秒,整个mv长度是5分半。这就是题目所说的“六十分之一的自我满足”。

【解密】六十分之一的自我满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