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烟阁第二功臣李孝恭如何间接导致“玄武门之变”获得成功?
武德九年(626年),大唐秦王李世民发动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为辉煌灿烂的“贞观之治”奠定基础。有意思的是,“玄武门之变”在某种程度上堪称是天命所归,连凌烟阁第二功臣、中立的赵郡王李孝恭都间接导致“玄武门之变”获得成功。本鬼接下来说说自己的一家之言。

根据史料记载分析,秦王集团发动“玄武门之变”的目标有两个:第一是除掉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第二是夺取皇帝李渊的权力。一般来说,夺取李渊的权力要比除掉太子、齐王更难。但从“玄武门之变”的实际过程来看,夺取皇帝李渊的权力要比除掉太子、齐王更容易。

在整个“玄武门之变”中,只有太子、齐王及其部下与秦王集团真刀真枪地交手。而本应该保卫李渊的禁军要么支持秦王,要么保持中立,从而让秦王集团顺利控制了李渊。说起来李渊在禁军中不是没有忠于自己的亲信。但有意思的是,李渊的禁军亲信当时大多都不在长安。

武德八年(625年),为大唐打下南方半壁江山的赵郡王、扬州大都督李孝恭被诬告谋反,李渊立刻将李孝恭逮捕入狱。虽然后来查明李孝恭是冤枉的,但李渊也没有让李孝恭官复原职,而是任命李孝恭为宗正卿,夺了他的兵权。李孝恭的旧部下属也大多被调离南方各州。

可是刚平定不久的南方地区不能没有得力的大臣镇守,李渊又不愿意把南方的地方权力交给秦王集团。于是李渊只得让时任检校兵部尚书的李神符出任扬州大都督,时任检校右厢宿卫的武士彟(武则天之父)出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让自己的亲信控制南方的地方军政实权。

时任检校兵部尚书的李神符负责皇宫禁军的轮换,时任检校右厢宿卫的武士彟负责皇宫禁军的指挥,李渊靠这两个亲信勉强保持对禁军的控制。可是李渊为了打击以李孝恭为代表的平南功臣集团,将仅有的两个能控制禁军的亲信派到了南方,等同于主动放弃了禁军控制权。

李神符和武士彟外任后,禁军基本上变成秦王的势力范围。“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本应该保卫皇帝的禁军将士没有一个出来为李渊而战。如果李神符和武士彟当时在长安城,李渊或许还有一搏之力。正因如此,李孝恭也算是间接导致了“玄武门之变”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