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佩玦逐菟《淮南子》

2023-09-02 05:25 作者:平平静静哒  | 我要投稿

佩玦逐菟 楚王佩玦     《淮南子·汜论训》 【原文】 今夫僦载者,救一车之任,极一牛之力,为轴之折也,有如辕轴其上以为造,不知轴辕之趣轴折也。 楚王之佩玦而逐菟,为走而破其玦也,因佩两玦以为之豫。 两玦相触,破乃逾疾。 乱国之治,有似于此。 【今译】 现在雇车运送货物的人(今夫僦载者),他装载一车子的货物,车子堆得满满,牛的力气用尽了(极一牛之力),造成了车轴的折断(为轴之折也)。 原来是他在车上又增加了一副车辕和车轴,以便备用。 却不知道增加备用的一副车辕和车轴,正是促成车轴折断的原因。 楚王身上佩带着玉玦(楚王之佩玦),而去追赶野兔(而逐菟),因为奔跑(为走),而使玉玦碰破了(而破其玦也)。 为此,楚王再次出猎时,佩带了两块玉玦,来作好预备(因佩两玦以为之豫,“豫”:通“预”,事先做准备)。 殊不知奔跑时,两块玉玦互相碰撞(两玦相触),破碎得更快了(破乃逾疾)。 混乱国家的治理(乱国之治),同这样有些相似(有似于此)。 【赏析】 佩玦逐菟,楚王佩带着玉玦去追赶兔子,会碰坏玉玦,楚王在失败面前不知认真分析,查明原因,检讨佩玉追兔是不合时宜的,反而佩了两块玉玦(预备着,一个玉玦作为预备)去追兔,结果是玉玦之间有互相摩擦、碰撞(两玦相触),玉玦破碎的更快了(破乃逾疾)。 楚王这些增加的手段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使错误越犯越严重。    “佩玦逐菟”本则寓言启示我们,用错误的方法补救过失,会得到更坏的结果。 “玦”一种古代玉器,装饰品,环形,有缺口。 “菟”同“兔”。

佩玦逐菟《淮南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