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再战江湖
曾经红极一时的运动智能手环,颇有再火一次的劲头。前几年,智能穿戴设备市场如火如荼,运动智能手环是最“耀眼的星”。 然而好景不长,“鸡肋、伪智能”等差评层出不穷,短短几年时间Jawbone倒闭、小米智能手环销量下滑,智能手环市场资本自危。“刘旷”注意到,如今伴随着智能技术快速革新以及用户认可度上升,运动智能手环市场爆发出了新的能量。
智能手环卷土重来
1) 研究显示,通过华米科技智能手环两项功能判断房颤的准确度达90%以上。这意味着,智能手环更有助于监测人体健康,对人们的健康生活起到积极作用。在此舆论下,人们又重新燃起对智能手环的热情。
2) 根据Canalys最新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环出货量达到4550万件,同比大幅增长了65%。小米、苹果、华为、Fitbit、三星占据出货量前五名的位置,前五大品牌的市场份额合计已经逼近70%。
3) 无论是从健康出发还是从时尚单品出发,智能手环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挖掘空间无限大。
Fitbit的前车之鉴
1) 2009年Fitbit推出了著名的Fitbit Tracker,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Fitbit不断深化可穿戴市场,奠定了智能穿戴“霸主”的地位。
2) 同一年Fitbit由盛转衰,Fitbit新款智能手环Charge出现了部分用户皮肤过敏的现象,Fitbit口碑狂跌,销量下滑。
3) 2019年12月3日,Fitbit彻底走向尘埃里,被迫卖身。谷歌官宣:Google将以21亿美元收购健身追踪器和智能手表公司Fitbit。
4) 业内人士认为,谷歌收购Fitbit是个双赢的抉择。不过消费者并不这么认为,一些Fitbit用户表担心谷歌收购Fitbit后会泄露个人健康数据,打算完全放弃Fitbit产品。
华为、小米们的智能手环时代
1) 2014年是国内智能硬件元年,也正是这一年市场掀起智能手环浪潮。小米、华为、360等互联网巨头纷沓而至,意图抢先占领智能手环市场。
2) 即使,小米、华为等智能手环品牌,不断推出新品并强调新品更强大的功能,但涉及到消费者关注的健康领域,智能手环还是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 毕竟,智能手环离医用级智能穿戴设备差一些,但比普通的手环多了健康监测的功能。可以预计,长此已久功能上没有突破,设计上没有创新,智能手环又会被冠上“鸡肋”的标签。
4) 一个品牌或一个产品的消亡,就会有新的竞品补位。在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没有不可取代的产品也没有长久屹立的品牌,随时警惕其他品牌的竞争依然是生存法则。
5) 当然,作为智能手环品牌,深研先进技术,创新产品功能,增加多样设计玩法,满足用户不同需求也十分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