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347【工业与组织心理学】方向培养方案|心理学考研
一、专业简介
01
应用心理专业学位教育涉及的应用范围广泛,涵盖诸多应用领域,包括组织行为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安全管理与危机应对、压力管理、人员选拔与测评、经济决策与投资管 理、心理治疗与辅导、情绪调节与训练、心理危机干预与防御、灾害救助与心理康复、工业 与工程设计、产品质量评估、环境设计、儿童青少年及特殊人员教育、家庭与职业辅导、老 年心理关爱、人口健康管理的心理学研究与应用等。
我校应用心理专业特点与优势如下:
1.整合资源,健全“国际-社会-学校-学院”四级合力育人机制。
邀请 20 余位国内外优秀 师资及行业专家参与教学规划与实施,提升实践问题转化能力。明确入选条件,建设学校、 司法、企业等多样化优质实践基地 70 余家,遴选 30 余位行业专家为实践导师,共同制定实 践内容与考核标准,加强学生实践训练。
依托导师主持的研究项目,强化研究技能与实践技 能训练,提升研究与应用的结合及转化能力。
2.强化协同,构建“学校-学院-行业”监控体系。
以实践能力达成为宗旨,规范课程学习、 专业实践和学位申请,实施过程性管理,强化上海及长三角地区行业专家智库作用,将一线 需求与质量监督融入到教学环节,协同提高培养质量。
3.强调成效,形成“招生-培养-就业”良性循环。
学生就读期间超 50%学生获得心理辅导 与服务能力、教师资格证、上海市学校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职业资格证书。毕业 生就业于党政机关、教育单位、国有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等,主动服务上海及长江经济带发展 重大战略。
响应国家号召,多人服务于基层单位和边远地区。优秀的育人成效助力生源质量 逐年提升,报考人数年均增长 28%,2021 年双一流学校生源为 58%。
二、培养目标&模式
02
(一)培养目标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响应国家和上海高速发展需求,发挥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 科深厚底蕴优势,以心理学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为核心培养内容,建立“科学家+实践者” 的国内一流、长三角地区引领示范的育人模式,培养适应社会各相关职业领域要求、具备从 事某一特定职业所需心理学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热爱祖国,遵纪守法; 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素养;具有仁爱之心和严谨的职业操守。
2、掌握心理学基本原理、知识和技术,并能综合应用于某一领域,以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安全与公共危机应对、市场心 理应用、心理治疗与咨询、心理危机干预及预防、工程与环境设计、学校与社区心理辅导等。
3、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专业外语文献,具有较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同时 具有良好的资料调阅与分析能力、实践创新能力、项目申请能力及演讲表达能力。
4、身心健康。
(二)培养模式
1、实行班级教学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班级教学主要以课程教学形式实行, 个别指导主要以导师制形式实行。
2、采用论文导师+实践导师的双导师制对学生进行培养,聘请行业专家参与到学生的培 养过程中。
3、实行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结合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策 略;实践训练以实习为基本形式,实习环节内容明确,实施过程管理。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方向】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 年。工业与组织心理学方向基本学制为 2 年。
三、培养环节与学费要求
03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方向研究生在培养环节审核前应完成 42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 专业必修课 17 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 10 学分(不超过 13 学分),专业实践 10 学分。
(一)学术道德与规范教育
学术规范是研究生在开展研究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研究生参加院系组织的相关专 题工作,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研究生培养系统-培养环节的“学术规范测试”,测试合格且 拿到伦理审查批准函方可进行论文开题。
(二)课程
1、课程概述
以国家和上海重大战略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学科特点和行业认证标准,建立“理论 -技术-实务”三级课程体系,突出理论与实践技能并重,强调跨领域问题解决和行业标准对 标,增强学生职业能力养成与获得感。
①纵深“3+3+X”理论-技术课程模块,增强行业岗位能力厚度。设置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 /人格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社会心理学和学位论文写作等 3 门基础课,强化理论知 识;
设置应用心理统计、应用心理测量、心理学研究方法和实用技术等 3 类技术课程,强化 实践技能;设置团体中的心理成长、心理危机干预等领域性与实用性特色课程,强化知识技能转化能力。
②设计“课程-讲座-工作坊”跨学科训练模块,拓展行业岗位能力宽度。设置多方向课程, 增强多学科思维;配合课程,邀请国内外优秀学者及行业专家举办领域讲座及工作坊,鼓励 学生跨方向和跨领域卷入,丰富其专业视野和技能,强化专业知识与技能为行业赋能的意识。
③融合“课程-实践-认证”能力获得体系,提升行业岗位能力精度。结合上海市学校心理 咨询师、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职业标准,建立课程内容、实践考核与职业认证有效衔接, 实现学习—就业无缝衔接。近年来,超 50%的学生毕业时获得相关职业资格。
2、课程设置
①公共课(通识类) 全日制开设通识类公共课,无学分要求,由学校统一安排。
②公共课(5 学分)

③专业必修课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方向专业必修课 17 学分

④专业选修课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方向研究生专业选修课不少于 10 学分,不超过 13 学分。

(三)专业实践
1、基本设置及学分
①专业实践学分: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方向专业实践共 10 学分,具体分布如下表:

②专业实践方式: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③专业实践时间:工业与组织方向为二年制,从第二学期末开始集中的专业实践。
④主要实践单位:主要在与我院有实习协议的实践基地进行实践,包括但不限于:华 东师范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南嘉心理咨询中心、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中智关爱通 (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同馨济慈健康咨询有限公司等。
2、成果与评价
专业实践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应按个人专业实践计划进行实践学习,并在实践的基础 上,撰写《实践工作日志》、《案例报告》 ,专业实践结束后统一安排答辩。 《实践工作日 志》由专业实践单位、研究生所在专业领域的实践指导老师进行审核评定。《案例报告》由 学院安排的评审老师进行审核评定。专业实践的评价指标可参考下表:

四、培养环节审核
04
培养环节审核 学校层面培养环节的审核包含学术规范测试、课程审核、专业实践审核与学位论文开题 审核四部分。各环节应随时完成、随时审核,不得晚于基本学习年限内倒数第二学期末完成。
学术规范测试通过的条件:通过培养系统测试。
课程审核通过的条件: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获得学分。
专业实践审核通过的条件: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专业实践工作并通过考核、获得学分。
学位论文开题审核通过的条件:获得伦理审查批准函,通过学位论文开题答辩,提交开 题报告。
培养环节审核通过者,且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审查阶段。

其他注意事项: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专业(非心理学)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参加统一安排的 4 门本 科课程(如下表)补修考试,考试通过可以免修对应的本科课程,考试不通过须补修相应大 学本科课程,课程考试须取得合格的成绩。补修课程不计学分。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专硕347针对性课程
:
*2023年华东师范大学347备考咨询欢迎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