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M工程鱼雷艇,苏联设计建造的大型水翼鱼雷艇

1972年,苏联开始建造一款造型独特的大型水翼鱼雷艇,这款名为206M工程“Shtorm”的鱼雷艇是从206工程“Shershen”鱼雷艇改进而来,北约将其称为“Turya”。

206M工程是苏联时代最后设计建造的大型鱼雷艇之一,它的前一级206工程满载排水量172吨,艇长34.08米,宽6.72米,使用3台M503A柴油机驱动,最大航速45节,尽管206工程产量并不算低,使用国家也很多,但是它应对恶劣海况的能力相对较差。

206M工程对船体最大的变动就是安装水翼,在舰桥位置两侧的船体水线安装了水翼,鱼雷艇在高速航行的时候能抬高船首,动力为3台M503 B2柴油机,总共输出15000马力,它的航速比206工程稍慢,开足马力能达到44节航速,不过却能在4级海况下维持40节的速度,在5级海况下依然可以保持35节航速,按照海浪划分级别表的规范,5级海况海浪高度在2.5~4米,已经属于大浪或巨浪的范畴。

鱼雷艇的主要作战武器依然为分布在两弦的4具533毫米单管鱼雷发射管,它可以使用53-56V、53-65K、USET-80多用途线导鱼雷等型号,在近海或海峡等特殊地形下对大型舰艇有一定威胁。

在艇首的炮塔内安装了手动操作的两门2M-3M型25毫米机炮,备弹1200发,它具备一定的对空防御能力。为了回应西方安装的奥托.梅拉76毫米舰炮,206M工程在艇尾安装了一座尺寸更大的炮塔,内装57毫米AK-725两用火炮,该炮使用MR-103 Bars火控雷达。艇尾还携带10枚深水炸弹,可以攻击潜艇。

艇上安装了MG-329 Sheksna声纳、MR 206导航雷达,以及Dozor-1作战信息系统。艇员总共25人,其中军官4人,携带的物资可供鱼雷艇在海上坚持5天,以14节航速行驶可以航行1450海里,以较高的37节航速行驶时则可以航行600海里。
苏联在1972年至1976年间为苏联海军建造了30艘206M工程,也有说法是29艘,另外还建造了22艘用于出口,其中越南5艘、柬埔寨5艘、古巴9艘、埃塞俄比亚2艘、塞舌尔共和国1艘,这些出口的鱼雷艇都是阉割版本的,它们没有声呐设备。继苏联之后俄罗斯继承了3艘206M工程。

206M工程标准排水量220吨,满载排水量约250吨,艇长39.6米,宽7.6米,吃水1.6米,最大航速44节,艇员2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