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和排球的故事——排球社史上球技最烂的社长的内心独白

2023-06-11 17:34 作者:Hollis过客  | 我要投稿

(一)

如果评选学校排球社历史上球技最烂的社长,毫无疑问,我一定高居榜首。

最早接触排球,是在高中体育课上。下课铃一响,几个人抱起球就跑去占场。别人争分夺秒干饭是为了学习,而我只想多打会儿排球。冬雨雪,夏暖晴,只要人类还能站到球场上,我就几乎没缺过席,那也是我高三那段黑暗日子里为数不多的乐趣。

高中排球赛

大学报道当天,我就兴致冲冲地跑去打球,结果接扣球接到手都麻了。要不是有学长安慰一下下,我没准就自闭再也不来了(实际上这个人正是我的前任社长)。整整一个学期,我的心态都在自闭和“我又行了”中反复横跳。比赛在场边喊666,连做饮水机管理员都不配。

比赛的场边啦啦队

20年疫情突袭,上半年的活动全部泡汤。7月社团换届,铭铭突然问我,你想当社长么?

我说当然想,只可惜球技太烂。

后来发现我可能是唯一候选人。

就这样,社长的重任莫名落到了一个菜狗的头上。

(二)

刚接手社团的时候,人员凋敝,百废待兴,日常打球连一队都凑不齐。我感觉自己仿佛是一个望着中原故土,想把兴复汉室的烛光烧成燎原大火的诸葛丞相。没有人知道前路在哪里,包括我自己。

我没有丞相那么天才,我只立了三个工作重心:多招人、多做事、多宣传

我这个人鬼点子多,又有很多幕后工作经历,一年的时间里搞了很多花活:社团招新街边卖艺、超大排球推推乐、原创周边、日常训练、自选礼物、定制版排球入坑指南、排球考试陪练、球场沙雕视频……虽然很累,但是看到自己策划的比赛一场场推进,做的工作得到认可,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来到球场练习,一股成就感就足以慰藉我的疲劳。

做的部分花活(没错,现在还在穿的社团文化衫也是我当年做的,没想到吧!)

一年后退休的时候,出了社团考评结果——第10名,正好挤进一级社团。连我的前前社长都评论说:“有生之年系列——居然能变成一级社团,爷青结!”

看到结果的一瞬间,我觉得这一整年的忙碌都值得。

(三)

其实我的生活远没有上面那段看起来那么顺利。

大二那年,是我最矛盾最迷茫的时候。学习、学生会、社团、生活都是一团糟,每天都在琐事中忙忙碌碌、左支右绌,仿佛一个立志于天下却刚出家门就挨打的落魄少年。

后来我想起来,我是社长啊,我有仓库钥匙啊,一筐子的球我想怎么练就怎么练。于是我也偶尔会去球场一个人孤独的垫球、发球,再捡回来再垫、再发。对于空旷的球场里一个傻傻的身影,路过的人往往都会投来好奇的目光。

某一天晚上,又是一个人练球。累了,收完了球,我跟在另一个城市的兄弟发消息说,一个人练了一晚上球,灰好大,手都黑了。他说下个雨洗洗球吧。他不知道,在屏幕的这边,emo的我只想找个猪肩膀抱住哭一场。我坐在场边看着空无一人的球场,不知道当年的丞相是不是也这样落寞的看着失去的中原故土。

有个“孤独等级排序的说法”,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吃火锅之类的,我觉得一个人打排球,必须榜上有名。

好在这几年经过几任社长的共同努力,一切真的在慢慢变好。球场逐渐热闹起来,三五好友会在打完球之后一起出去喝个糖水,吃个宵夜,甚至还会打打桌游,看看电影,聊聊八卦。

我很珍惜,因为我很害怕又是一个人打排球,那真的很孤独。

21年秋糖水局,照片里的都成为元老级人物了

(四)

我曾问过身边的一些同学,最开始是怎么接触到排球的?

他们跟我讲了一些故事:比如起初以为垫球多就是厉害,有一天连续垫了三百多下,激动到一宿没睡;比如看了排球少年突然抑制不住热情,想自己来打一打,然后深陷其中;再比如冬天在北方凛冽的寒风中打球,打到双手通红,却依然乐此不疲;甚至有个女生说她开始打球是因为喜欢学姐……

我又问,你为什么喜欢打排球?

这回他们的回答就模棱两可了。有说觉得快乐的,有说觉得可以交朋友的,亦或是回答一句“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其实我采访他们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也一直没想明白,我为什么会如此热爱排球。

是因为快乐吗?记得上初中的时候,班级里流行踢足球。没有球门就拿两个书包做门柱,几十个小伙子在操场的水泥地上踢得乐此不疲。有同学吐槽我说我就是瞎踢,我蛮不在乎地回答:“可是我快乐啊!”打排球亦是如此。想来快乐确实是繁忙且苦闷的生活里一味不可多得的解药。

也可能是因为技术进步带来的快感?研究成瘾心理学的专家说,兴趣是微小正反馈的不断积累。从最开始上手发球都不过网,到现在一局比赛在副攻位能打出三个超手球,我开始越来越期待我的下一球会不会更精彩。也正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进步的积累,成了我打球的动力。

前段时间在B站一个叫阿园的up主那里看到了一个新鲜的观点:论瞬间感受。简单来说就是瞬间的、“意象”的感受经过时间的沉淀才慢慢变成“具象”的、永恒的感受。

我深受启发,与其说我在回忆打球的经历,不如说那是一群有共同爱好的人在一段时间共同的经历,我怀念的正是这样一个复杂的整体组合。对我来说,排球好像成了一个情感载体,那些无数个难以名状但却难忘的瞬间所组成的瞬间感受,在经历过时间的沉淀后才慢慢变为了所谓的“永恒感受”——热爱。

陈铭老师说,热爱提供意义感。在这个不确定性横行的年代,总要找一些热爱的东西吧。这份热爱让我立过好几个flag,我说我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二传,结果不是漏勺砸脸就是送探头;我说我想在毕业之前完成暴扣三米线,但是现在只能暴扣六米。尽管我的flag都落空了,但是热爱提供的意义感,也足以让我熬那些段漫长的日子。

虽然这话很俗套,但是确实如此——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2022年新生杯

(五)

有好几个学弟曾跟我说:“学长我觉得自己打得好烂啊,怎么办?”作为这个球场现存的最老的老东西之一,我觉得有必要在毕业滚蛋时写点什么来鼓励新人们。

我觉得自我怀疑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阶段。我也曾经是一个上手发球五十过一、扣球起跳砸脸的菜鸡。打不了好球就急于自我否定,却没注意球在落地之前是怎样飞翔的。我得承认,即便在野球局里来看,我也不算是什么有天赋的选手。但是我还是会很臭屁的在空间里发些“精彩”的打球视频。即便是普普通通的我们,总要给自己找点坚持的动力。如果世界都是天才的话,还要我们这些普通人干什么呢?小白,浩杰,梓豪他们,我也是看着他们一点一点进步,成为各自队伍的大腿的。所以,不要怀疑和否定自己,或许哪一天你就会突飞猛进,然后感谢那个曾经无数次想放弃却坚持走到今天的自己。

(六)

我曾和与我一起打球的同学开玩笑说,我要在我的毕业论文致谢里写上这句话:“感谢与我一起打球的小伙伴们,如果不是你们总勾引我晚上去打排球,我可能早就写完了。”

当然我没有真的这么写。思来想去,我决定这样结尾——

有个爱好真好,疯狂也是心之所向,低迷的时候还有信仰。我不知道毕业之后还会不会有机会再打球,但我会永远记得打球的日子。在球场挥汗如雨的无数个夜晚,是我青春中一抹跃动的底色。

2023年6月

于哈工大(深圳)本科毕业

我和排球的故事——排球社史上球技最烂的社长的内心独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