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字布局的爆改欧文:澳大利亚科科达Kokoda冲锋枪
关注老枪备忘录,了解那些被遗忘的老武器!
说起T字布局冲锋枪,你听过以色列的UZI、美国的英格拉姆、奥地利的TMP,但你可曾知道澳大利亚的科科达Kokoda冲锋枪?

其实,早在二战就有许多这种T字布局冲锋枪了,就连远在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也试过这种设计。为了取代英国人手头的斯登冲锋枪,拥有欧文冲锋枪的澳大利亚可谓是整出了一个“优秀设计”。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1943年5月,澳大利亚陆军向1500名有战斗经验的士兵发放了一份调查问卷。调查问卷重点询问了轻武器的设计,比如士兵更喜欢让拉机柄位于哪里,以及他们是否觉得刺刀是必要的。埃里克·霍尔少校研究了调查结果,并利用从中提取的信息和他的团队设计了一支冲锋枪。
科科达第一型(MCEM-1)
这支冲锋枪名为“科科达”,它长相让人眼前一亮:弹匣从握把插入,妥妥的T字布局。此外,枪口还有个前握把,看样传承了欧文冲锋枪的设计精神。

“科科达”这个名字源于1942年发生在澳大利亚属地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科科达小径战役。该枪大体基于欧文冲锋枪,但根据士兵的要求将弹匣改到了下面。

在澳大利亚测试过后,科科达被提交给了英国陆军试验,并于1947年9月在彭丁进行了测试,与帕切特机关卡宾枪(斯特林)、BSA机关卡宾枪、恩菲尔德MCEM-3冲锋枪和斯登Mk V相对比。

在测试期间,科科达冲锋枪被授予了代号MCEM-1(MCEM意思是军用卡宾枪、实验型号,恩菲尔德MCEM-3前身也叫MCEM-1,但那是英国本土的设计,和科科达不是同一把枪)。它射击没多久就过热了,机匣和焊接零件发生了断裂,这使得它在BSA和帕切特机关卡宾枪面前完全没有胜算。
科科达第二型(MCEM-2)
在这个灾难性的结果发生后,科科达被送回了澳大利亚等待进一步改进。第二型被称为MCEM-2,外观和第一型(代号MCEM-1)非常相似,但不同之处在于拉机柄换了位置,还改进了机瞄和消焰器……

此外,第二型还增设了刺刀座,位于准星座的右侧。但是这个长度实在不知道拼起刺刀来会有什么优势……

1951年5月,它被重新提交给英国测试,但在泥沙测试中表现非常糟糕,还出现了抛壳故障。随着MCEM-2(第二型科科达)被英方拒绝,科科达冲锋枪的发展终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