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35篇【明德自昭】

2023-04-23 14:31 作者:傅小凡讲宋明史话  | 我要投稿

上一篇我们说到,当一个人取得成就之后,无论是否炫耀,都会产生社会影响,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就好比,太阳每天都会升起,没有力量能够阻挡,它也不借助任何外力;太阳会永放射光芒,无论天晴还是天阴,不管有没法有人看到,它是在自我燃烧,而无需反射外来的光源。

其实,这正是人应该追求的境界。自我修养和心灵成长,什么力量也阻挡不了;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不需要提携,一定会有机会发挥自己的社会价值。这世上真有这样的人吗?我觉得诸葛亮就是这样的典型。

据《三国演义》描述,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邓县隆中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刘备到南阳郡邓县的隆中,三顾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就是著名的《隆中对》。诸葛亮分析说:“北方曹操占天时,南方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占荆州,再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在刘备三顾茅庐的盛情之下,诸葛亮答应出山辅佐刘备,那年诸葛亮才27岁。正是在诸葛亮的辅佐之下,刘备得以建立蜀汉政权,与孙吴和曹魏两大政权成三国鼎立之势。

诸葛亮虽然满腹经纶,胸怀大志,有安邦治国之才,但是在汉末群雄并起,军阀割据的乱世,如果不遇到英明的君主,没有一统天下之大志,不能够安抚百姓之仁义之心,诸葛亮是不会出山从事政治活动的。所以,诸葛亮从政为官完全是被动的,因为乱世需要他这样的政治家去治理。诸葛亮为这一天的到来,做了充分的准备。这一点的确没人拦得住,没有力量能阻挡得了。就像东方的太阳,每天都会升起,自我燃烧,放射光芒。

诸葛亮出茅庐的故事告诉我们:要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才干,静静地等待志同道合者,或者真正赏识你的人。如果终生不遇,平平淡淡地过一生,也未尝不可。不必为了所谓“出头之日”去攀缘权贵,摧眉折腰;更无需炫耀自己,以求青睐。

然而,更有可能的是,人生并不平淡,遇到非常困难的环境,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我们下篇再讲。

第35篇【明德自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